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巍 《科教文汇》2009,(9):236-236
《拙庵韵悟》是清康熙年间的一部音韵学著作,卷首“十要”一节,是本书的理论基础,有大量的音韵术语。赵氏用“十要”来统摄语音,“十要”包括:呼、应、吸、声、音、韵、经、纬、分、合。其中呼、应、吸表示一个音从发生到完成。  相似文献   

2.
作为英语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之一,词汇始终是英语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词汇的掌握程度对于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例证明,语义韵对英语词汇的正确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合理地使用英语词汇.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夏 《科教文汇》2008,(12):187-188
“韵”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更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的研究一直得到历代艺术理论家们的的热切关注直至今日,但通过翻阅大量研究成果,发现对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韵”进行专题研究的目前国内几乎没有,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本文仅对声乐表演艺术中“韵”的分类进行论述,并希望能成为这一研究课题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4.
江海生 《科教文汇》2008,(33):229-230
气和韵是我国古代文论尤其是画论中的重要范畴,不过从二者诞生的现实基础和历史渊源看,二者最初都是由人衡量自身质态的尺度推衍至艺术质态的尺度。气典型地体现了人之性格刚性的生命气象特征,韵则代表了人之性格柔性的生命气象特征。从二者的性质看,气恰好赋予沉伦、低落的颓废人生以外现的动力,韵则调和了野蛮人生无休止的心灵躁动,所以气和韵是挽救当下具有野蛮和颓废心理倾向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5.
秦建华 《科技风》2012,(14):213
词汇语法理论指出,语言描述单位是词汇意义和语法形式结合的意义单位,词汇学习要学习这种包含语法、语境信息的意义单位.语义韵是词汇知识的一部分.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数据驱动学习来学习语义韵.  相似文献   

6.
刘亚玲 《内江科技》2009,30(10):20-20
基于BROWN、LOB、CLEC语料库的对比研究发现,在本族语语料库中,terribly具有明显的错综语义韵,而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terribly仅仅具有消极语义韵,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单词的掌握具有片面性,应在教学中引进语料库,借助语料库的大量语言使用实例来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本文以“我”在各方言中的不同读音为线索,分析该字的语音演变过程。简要说明了它是如何由“A”转变为“u□”的。并以此为纲,兼谈了中古歌韵字的语音流变。  相似文献   

8.
李曼曼 《科教文汇》2013,(14):209-209
“气”、“韵”是中国舞蹈美学理论的一大特质,“气”与“韵”不是相互平行的两个不同属概念,而是相互交叉、密不可分的。笔者剖析了“气”与“韵”二者的内涵与外延,并且探讨了二者结合对于舞蹈质的飞跃的促进作用,使得舞蹈达到“灵”与“形”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儿化韵是新疆少数民族普通话正音的一大难点,本文在阐述学习儿化韵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发音机制入手,探究语音偏误的根源,试图根据学情的个性制定出有效的正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郑涤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149+80-149,80
转喻已经是认知语言研究中逐步升温的热点。本文介绍并评述了国内外认知转喻研究的主要人物及其研究方向,并提出从钛知转喻视角下研究语义韵的新思路,以期对转喻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曾明慧 《科教文汇》2014,(19):140-141
中国古典舞身韵传统组合“驯龙”采用了以人物设置为前提的方法,由于其编排的原型是盖叫天的一套拳法,编排成身韵组合后,降龙伏虎之势的英雄形象鲜明活脱。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将风格性融入一切舞姿与技术技巧中,表现在节奏处理、起始连接、点线处理、动势渲染、内在修养等诸多方面,以达到以神带形、以形传神的目的。它是沟通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身韵传统组合"驯龙"采用了以人物设置为前提的方法,由于其编排的原型是盖叫天的一套拳法,编排成身韵组合后,降龙伏虎之势的英雄形象鲜明活脱。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将风格性融入一切舞姿与技术技巧中,表现在节奏处理、起始连接、点线处理、动势渲染、内在修养等诸多方面,以达到以神带形、以形传神的目的。它是沟通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在各方言中的不同读音为线索,分析该字的语音演变过程,简要说明了它是如何由“A”转变为“u□”的。并以此为纲,兼谈了中古歌韵字的语音流变。  相似文献   

14.
“以押韵为工”是山谷体的典型特征之一,其特点主要为:数量多,而且难度大,好用险韵、窄韵,并且决不敷衍,必求用韵工稳精当。而在用宽韵方面,则讲究韵脚灵活自如,毫无拘束,从中可以看出黄对于艺术技巧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也充分表现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浅谈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剑 《科教文汇》2009,(1):263-263
通俗的讲,中国古典舞身韵是指这个舞种所体现出来的身体韵律感:由内——形、神、劲、律至外所体现的形式美感。它的每一部分均围绕看解放身体,增强表演意识,提高舞蹈表现力来展开科学采用元素、短句、组合的循序渐进,细致训练手、眼、头、胸、肩、背等以往被人忽略的部位,并强调身与心、形与身的高度结合。正确运用呼吸、控制劲力,用规范的外形,充分表现不同的情感、人物,达到完美。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地处北半球,利用卫星影像数据制作的各类卫星影像图,按照人们的视觉习惯一般看到的是反立体的图像。根据制作卫星影像图的特点和经验,本文尝试着提供一种处理TM卫星影像数据,制作正立体效果的卫星影像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一、研究简史《切韵》是中古音代表,成书于601年,作者是陆法言。《切韵》原本失传,自唐朝以来关于《切韵》音系性质的研究一直未断。传统音韵研究主要是考究《切韵》音系的真实性及音系的来源。唐朝李涪认为,《切韵》是吴音;清朝以戴震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切韵》韵类是陆法言主观分出来的;以陈澧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切韵》音系是符合实际的;以章太炎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切韵》音系兼有古音成分和方音成分。到清朝为止,《切韵》音系性质研究涉及的问题形成了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藏语语音数据库的研究现状,针对藏语方言土语语音资源建设的薄弱状态,提出构建藏语方言语图标注库,详细探讨了数据库的结构框架和藏语方言语料的采集及标注方法,通过藏语方言语图标注库的建立可以系统地记录保存藏语方言语音,对语料进行科学的切音标注,绘制出语图。  相似文献   

19.
语音是语言的外衣,是意义得以流动的最原始的载体。婚礼主持是一种高级的口语表达艺术。婚礼主持不像日常谈话那样话题不一,它往往达到祝福新人和调动来宾热情的目的。从业者情感表达异常丰富,从业者会充分利用语气、语调等语音因素,很好地表情达意。主要体现在音节相称、声调协调、用韵和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王群芳  李守贵 《科教文汇》2010,(14):66-66,69
语音是语言的外衣,是意义得以流动的最原始的载体。婚礼主持是一种高级的口语表达艺术。婚礼主持不像日常谈话那样话题不一,它往往达到祝福新人和调动来宾热情的目的。从业者情感表达异常丰富,从业者会充分利用语气、语调等语音因素,很好地表情达意。主要体现在音节相称、声调协调、用韵和谐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