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1世纪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新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关于图书馆的最经典的理论论述,然而,随着21世纪图书馆信息环境的改变,图书馆学五定律应有新的解释搜集与整序能优化人类文明的信息资源,以人为本,向一切现实与潜在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追求创新与高效,实现图书馆的整体功能,发展着的图书馆应探求出自己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2.
浅论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与现代图书馆用户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对现代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工作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论述了阮冈纳赞的图书馆生涯、五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形成及对当今图书馆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图书馆学五定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学五定律”的内涵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笔者结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群的特点,阐述了在读者服务创新过程中借鉴并进一步发展阮冈纳赞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入手,论述图书馆新时期读者服务应在馆藏理念、服务方式和图书馆自动化服务等方面的改进和拓展。才能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即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的每一条都闪烁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  相似文献   

8.
张少茹 《考试周刊》2012,(60):20-21
本文通过阐述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中的指导意义.对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所面,洛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了图书馆2.0的基本概念及在该环境下图书馆学五定律的演绎。  相似文献   

10.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被认为是图书馆的最经典的理论.本文以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个定律为理论背景,论述了它在泉州师院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此说明阮氏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甄薇 《华章》2012,(13)
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拟结合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所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谈谈公共图书馆应遵循的服务原则.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学五定律与21世纪图书馆读者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冈纳赞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节省读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学五定律对指导21世纪的读服务工作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直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同样有其指导意义。从图书馆学五定律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这一共通点入手,着重分析图书馆学五定律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21世纪的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从新世纪献信息资源的发展,献信息服务手段的转变,不断培养提高献信息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很有必要,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应开拓多种服务方式,由单一服务向多元化服务转变;开发馆藏资源,建库上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广阐述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现状,分析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围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思路,提出做好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跨入新世纪,献信息的开发利用非常重要,本就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献、信息服务功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试论21世纪图书馆员的素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信息革命的浪潮伴随新世纪的到来席卷全球,作为与信息资源息息相关的图书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预示着图书馆必须增加新的职能和手段以适应新的时代变革。图书馆已不再只是存储图书的场所,而是以其聚散信息的能力,以其加工、形成传递信息的能力为依托的信息服务机构。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