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文化多元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需要。其实现路径包括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政策引导与制度规约相结合;价值关怀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须注意规避四个误区,即思维上切忌两极化,对象上切忌笼统化,内容上切忌庸俗化,方式上切忌运动化。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虽然艾思奇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过这个口号,但是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这还是第一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求理论工作者们切实的将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现状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其思想状况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产生影响,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相一致的,一定意义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实质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普及程度提高的重要途径。围绕实现"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建设目标,从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问题入手,进而探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指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地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对于完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提高认识、振奋精神,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积极构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6.
汤洪俊 《文教资料》2010,(22):126-12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常州大众化的原则主要有:层次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通俗性原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常州大众化实施路径为:从理论认知方面,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从理论情感方面,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使广大群众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理论实践方面,以保障就业为基础,坚持"四个尊重",使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7.
双向互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双向互动与内在统一."理论掌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前提,重在"理论创新";"群众掌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体现,重在"理论武装",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双向互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定位问题的科学界定和阐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这一重大而艰巨的理论大众化战略,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贯彻和落实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0.
11月20-2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领导与学者出席会议.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冯刚主持会议并讲话,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阎春来、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计卫舸与会致辞.  相似文献   

11.
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本身就具有时代化的特质;系统物质世界是差异协同的世界,人的本质属性表现为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借助于人的本质属性及其多样化需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具体体现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大众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途径.切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必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必须用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最新成果,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必须努力造就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不断营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伊始,既开始了它的中国化历程,也开始了它的大众化历程。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潮跌起,积累了一系列的历史经验。认真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完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首要、最根本的任务是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体色、时代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重视区分不同层次,分类指导,努力实现公民信仰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复杂的社会中,为有效地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普及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结合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5W"模式,提出了良性循环的"六环"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16.
胡围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9-20,30
做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必须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其与中国化、时代化的辩证关系,认清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阐明做好这项工作的战略途径。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切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不是普及化更不是中国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凝聚力.其方法是:说理和践行,其有效载体是:认同、接受、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念的党干部和普通党员.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问题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拟从内涵、影响因素、途径与方法等方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下,使人民大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理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加强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活动,用大众化方法手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