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题中的隐蔽条件,常以各种形式匿伏在文字叙述中,本文以初中化学习题为例,谈谈挖掘习题中隐蔽条件的几种途径。1 从化学概念的内涵挖掘隐蔽条件 例1 t°时,将A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去50克水,有12克A晶体析出(晶体中无结晶水);再蒸去20克水,又有8克A晶体析出。如果再蒸去50克水,又有多少克晶体析出? 解析:有的同学可能会脱口而出:“又有12克A晶体析出。”实际上,他忽略了蒸发水时原溶液是否饱和的问题。此题的隐蔽条件是“析晶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抓住这一点,便可列式求解,设第三次蒸发时有x克A晶体析出,则有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学生的主体性已经逐步深入每位教师的理念之中.化学,尤其是在高中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解题能力强了,解题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成就感、满足感.不断的给予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动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主体性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而通过分析近几年化学试题,不管是选修模块还是必修模块,不管是学业水平测试还是高考都有大量题目的关键解题点隐藏比较深.由于部分知识的特殊性,学生在挖掘一些隐蔽条件的时候常被出题者预设的陷阱"抓住",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引导学生敢于挖掘化学题中的一些隐藏条件,从命题人角度去思考,规范的进行分析是这类题型解题的钥匙.经  相似文献   

3.
晓兰 《良师》2003,(17)
有些应用题隐藏着一些条件,你不先把它们找出来,就无法解答。条件隐蔽有一定的规律:⒈藏在语句中例1学校门口左边种8棵树,右边种的树同左边一样多,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这里,另一个条件“8棵树”就藏在“同样多”这个语句中。⒉藏在情节中例2小红、小明、小星做纸花,每人做了7朵,一共做了多少朵?这里另一个条件“3个人”就藏在“小红、小明、小星做纸花”这个情节的叙述中。⒊藏在知识性词语中例3电视机厂每月生产电视机5万台,全年生产电视机多少万台?这里另一个条件“12个月”就藏在“全年”这个词语中,全年是12个月,这是常识。我们解应用题时…  相似文献   

4.
识破试题中的隐蔽条件是个能力问题,也是教与学应注意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深刻含义。另一方面要通过审题去仔细分析、深入推敲一些关键词语,从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变化、理想模型和临界状态中去寻找物理条件。一、隐含在题给的物理现象中题设条件中必然反映若干物理现象,这些现象中就包含了解题时所需要的已知条件。深刻领会物理现象的含义、产生原因和  相似文献   

5.
三角函数中的隐蔽条件常常令解题者防不胜防,会出现增解、漏解和错解.在解题中若能注意下列一些方法,可以预防失误,对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6.
在做题时,首先要详细审题,挖掘出题中的隐蔽条件,让它真相大白,为准确得出答案创造一个先决条件。1从关键词语中挖掘条件例1:在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肌糖元B磷酸肌酸C葡萄糖D三磷酸腺苷题中的“直接”是关键词。肌肉收...  相似文献   

7.
开放性化学题是指构成题目的背景材料、结论、解题依据和解题方法四个要素中缺少某些要素的命题,通俗地说是指答案不唯一或方法多样性的试题.主要特点:①条件的不对应性;②结论的不确定性;③思维的多样性;④过程的非常规性;⑤知识的综合应用性等。  相似文献   

8.
9.
有些应用题的条件很隐蔽,不容易直接看出来。解题时必须认真审题,以免漏掉隐蔽条件。例1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小红和她的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张?分析与解:这道题中的隐蔽条件就是“小红”,小红也算一个条件,和她的4个同学合起来就是5个同学。也就是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张?列式:20÷5=4(张)(答略)例213个同学站成一排,小明的左边有7个人。问小明的右边有几个人?分析与解:这道题的隐蔽条件是“小明”,小明也算1个条件,从小明开始往左共8个人,也就是13个同学站在一排,从小明开始…  相似文献   

10.
有些化学习题所给条件不明显,隐含在题意中,这样的条件叫隐含条件。解好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把题目中所隐蔽的条件挖掘出来。现举例加以说明: 例1 求含乙醇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解这道题目同学很容易忽视“水中也含有氧元素”这一隐含条件,而单纯求解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本题的正确解法为:假设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乙醇的质量为46克,水的质量为54克。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倍数关系确定范围例1某花店出售鲜花,百合每枝5元,玫瑰每枝3元,菊花每枝0.5元。甲乙两人各买100枝上面三种花,正好各付100元,他们买的三种花的枝数互不相同。问:甲乙两人各买百合、玫瑰、菊花多少枝?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含有三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表面看在小学范围内是无法解答的,但是,根据题意我们发现,甲乙两人买三种花所用去的钱分别是5的倍数,3的倍数,0.5的倍数,而且三种花的枝数限定在100以内。因此利用整除知识和倍数关系,我们可以缩小未知数的个数,限制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求得整数范围的解。具体过程如下:解:设买的百合、玫瑰、…  相似文献   

12.
13.
很多学生在解题中常常发生错误,其重要的一种原因是因为未能正确利用题目中的隐蔽条件所致。本文从一些例题说明,如何正确利用题中隐蔽条件来解题,使解题既正确又不失误,且方法简捷巧妙。  相似文献   

14.
题目的隐蔽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在解题时,一定要充分挖掘隐蔽条件。例1%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共植树50棵,如果甲组多植  相似文献   

15.
16.
润圃 《良师》2003,(11)
在植树节那天,梁老师同二年二班的同学们带着48棵树苗到新挖的水塘边栽树。到了水塘边,梁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把这48棵树苗平均栽在这个正方形水塘的四周,水塘四个角的顶点要栽上一棵。水塘每边能栽几棵?”张丽说:“因为48÷4=12,所以每边栽12棵树。”梁老师摇摇头。同学们都愣住了。王悦问:“老师,48÷4=12怎么不对?正方形就是4个边嘛。”梁老师把铁锹插在正方形水塘的一个角上,说:“如果这是一棵树,那么从这边数(shǔ)会数到它,从那边数也能数到它,也就是说它是两边共有的,结果每个顶点的树都被数…  相似文献   

17.
18.
有些应用题的条件比较隐蔽,而这些隐蔽条件往往是分析问题的突破口或者是最关键的一步。解题时只有发现这些隐蔽条件,才能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可是,怎样才能发现隐蔽条件呢?一、结合实际找隐蔽条件例1某人到工厂做短工,工资计算方法为:日工资10元,星期六半天工作工资为5元,星期日休息无工资,已知他打工是从1月下旬的某一天开始的,24天后离厂,共赚得工资190元,这个月的1日恰好是星期日,那么这个人打工结束的那一天是2月几日?(2001年小学数学赛决赛第6题)分析与解答:因为这个人24天后离厂,我们假设他工作了24天,得工资240…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中的物理题越来越广泛,涉及到物理学科中的各知识点中.成为化学中考中的一个热点.现以2001年中考题为例说明,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如何用极值法解化学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极值法是在分析混合物组成时,由于题给条件不充分,采用极限假设的形式讨论未知量的范围,找出两个确定的极值点,再结合题给条件求出结果。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明了、快捷,但关键在于找准极值点。现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