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语武侠大片中的情理冲突与中国文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俊香 《现代传播》2005,(3):105-106
近几年来,随着李安的《卧虎藏龙》以及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等大片的上映,华语武侠片引起了世界影坛的关注。这三部武侠大片在制作规模、电脑特技运用和追求唯美的、强烈的视听冲击力等方面与好莱坞大片相仿,而其人物包装、影片格调、文化氛围和思想内涵等,却又无不打着中国传统的印记。本文拟以上述三部华语武侠大片为例,从情理冲突的角度分析华语武侠大片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理想。上述三部华语武侠大片所体现的传统民族文化意蕴非常丰富,不仅有民族画卷式的江南竹林、大漠风光、高墙深院和民族服饰,以及…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一部为新中国60华诞精心摄制的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在全国热映;两个月后,一本长达60多万字的《启示——〈建国大业〉解密与剖析》出版。影片卷起的飓风被电影界称为奇迹,而那本厚厚的《启示》,则利用影片创作的原始档案,多角度全方位地剖析了这一奇迹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顾长卫的新片《最爱》着手,并与《孔雀》、《立春》两部影片比较分析,探讨了顾长卫电影的空间设置、人物塑造和主题价值.顾长卫的电影以其贴近现实的创作态度,在喧嚣的商业大片洪流中,因其稀少而尤显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4.
中国最新拍摄的科教影片《宇宙与人》采用了大量的电脑科技制作.被评价为中国第一部“科教大片“。这是不是意昧着中国科教电影已经升级换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影片《英雄》开启中国"大片时代",迄今已近十年.在大片的整合营销之中,传播推广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部分,其对于影片的传播、扩大知名度及其现实票房业绩等,常常具有决定性影响力.2010年末,由著名导演姜文执导并主演的影片《让子弹飞》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6.
李琳 《视听》2016,(6):65-66
2016年2月上映的影片《美人鱼》是"喜剧之王"周星驰的又一部力作,是一部融浪漫与惊险于一体的爱情大片。上映四天的《美人鱼》票房冲破了十亿大关,书写了华语电影又一传奇。《美人鱼》的高票房离不开其独有的视觉美,导演借助画面构图之寓意深刻美、新奇造型之喜剧戏谑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南方某省会城市的两家都市类报纸在报道国产大片《英雄》未获75届奥斯卡大奖的消息时,一说“中国导演张艺谋的武侠大片《英雄》最终惜败于德国影片《何处是我家》”,一说“《英雄》被德国的故事片《无处为家》击败,痛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同一城市的报纸上德国影片却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又到年终岁尾,《三枪拍案惊奇》《花木兰》《十月围城》《越光宝盒》《风云Ⅱ》《未来警察》《大兵小将》《苏乞儿》《孔子》《锦衣卫》《刺陵》《花田喜事》等一部部贺岁大片相继推出,令人应接不暇。而这些贺岁片为争夺票房收入难免一拼,必然要大造声势,以夺人眼球,吸引观众。对贺岁片进行必要的宣传是有益的,但任何事物都应有一个度。有的剧组在对影片宣传时着实有点儿过头,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符号学的原理,针对一部充满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从电影剧本、技术手法、影片风格、受众心理四个方面入手,对影片的成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中符号学在电影创作的具体运用,阐明了电影创作过程中充分运用本土化符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梁香伟 《东南传播》2012,(11):148-150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主要讲述了男孩寻找父亲的故事,中国影片《剑雨》讲述江湖人士寻找"宝物"的故事。两部影片都涉及到了"寻找"母题,但呈现出不一样的内涵和价值追寻:前者通过表层"寻找"深入到精神、宗教信仰等终极价值的探索上,后者主要表现了表层的"实物寻找"及个体复仇的价值追求,艺术质量相差较大。通过比较,希望能引起我们对国产大片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在全球引起巨大的反响,导演表示他试图表达对伊拉克战争的反对,而在中国,《阿凡达》却被很多人解读成为一部有关拆迁的影片。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采用释读、重构的视角,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和爱德华·霍尔的语境与意义的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邹崇 《视听》2016,(7):138-139
本文章从主题、故事、特效和影片本身阐述的战争意义,浅析《天将雄师》这部向好莱坞大片迈进的大制作电影的成功和不足,以期为中国商业大片制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04,(42):77-77
★《无人知晓》(日本)韩国选送的《太极旗》虽然是部战争大片,宏大的战争场面营造得也颇为真实,但是故事太过薄弱,而且对《兄弟连》的模仿抄袭太过明显,所以入选可能性很小。但《无人知晓》则很有可能替亚洲电影挣回一点面子。这部影片的导演是枝欲和是个拿奖高手。本片风格绮丽,惟一的缺点便是“东方色彩太浓”。★《会飞的乌龟》(伊朗)这部电影虽然制作方是伊朗公司,但实际是由库尔德人导演讲述库尔德地区的故事,所以应该算是一部伊拉克电影。本片故事不错,导演虽然够不上一级水准,但这部影片今年10月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上已得到…  相似文献   

14.
蒋小龙 《新闻世界》2009,(4):125-125
“中国大片”可定性为超出国产影片常规投资规模的中国商业电影。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到2008年的《梅兰芳》《赤壁》,6年间,中国“大片”为探求自己的道路做出了种种尝试,票房上取得空前成功,然而“卖座不叫好”的怪圈却始终未能走出。  相似文献   

15.
《红旗谱》这部电影,拍摄时间是1959年.正好是大跃进、大炼钢铁的时候。为什么要拍这部影片呢?就是给建国十周年献礼,当时有谢芳、于洋的《青春之歌》,有孙道临、于蓝出演的《革命家庭》,还有《邻家铺子》等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片,当时不叫大片,叫重点电影片。  相似文献   

16.
杨铮 《青年记者》2016,(5):97-98
英国电影行业在全球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无论是《指环王》的史诗巨制、希区柯克的悬疑大作,还是《哈利波特》魔幻电影、《007系列》谍战大片,多元化的风格、优良的品质使得它们在世界电影中脱颖而出.根据《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4》 (DCMS_Annual_Report 2014),每年英国出产超过90部影片,产值高达8亿多英镑,其中既包括自产影片,也包括海外合作片.①优秀的导演、出色的演员、深厚的文化基础、高超的电影拍摄技术和深刻的主题,这些元素的组合,使得英国电影早已成为世界电影界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在国产大片和进口商业影片的双重压力下,中小成本电影创作的突围在近两年来成了广受热议的话题。2011年度的中国影坛也涌现出了《观音山》、《最爱》、《失恋33天》等一批中小成本影片,在美学取向、影像语言和商业化叙事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同类影片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可谓是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元年,在春节贺岁档上映的《流浪地球》,一夜之间刷爆了国人的朋友圈,正式在中国电影历史的长河中以里程碑形式成为现象级大片,这不仅改变了我国国产科幻大片长期没落的现状,同样也刷新了我国在影视特效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的技术短板。这样一部耗时4年的科幻电影巨著,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中国团队之手。当影片在首映排片第四位的情况下,不出半天便赶超同期上映的《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和《新喜剧之王》,一度逆袭成为票房冠军,病毒式的口碑炸裂,让该影片成为贺岁档当之无愧的票房黑马。本文将从对原著的深掘改编、电影特效制作以及电影主题意蕴的表达这三方面全面分析电影,探讨这部科幻电影外壳之下的中国科幻电影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19.
1987—2001年,高潮迭起的合拍片与进口分账大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电影的生产与创作。一方面,《少林寺》等合拍片的成功,激活了内地曾一度中断了几十年的武打片生产;另一方面,《亡命天涯》等进口分账大片所带来的强烈刺激,则直接催生了《秦颂》、《兰陵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相对大投资、大制作的一系列影片。可以说,合拍片与进口分账大片已对这一时期整个中国电影的生产与创作及中国电影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彦会 《声屏世界》2013,(12):35-36
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部充满着友情、爱情、梦想、信仰的交响曲。《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两部青春题材的影片,上映后引起了较大反响。两部影片中的音乐更是为影片故事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