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存在着一个“专”与“通”的悖论,从理想的教育层面上讲,这个悖论的存在是合理的。而现实的困境与矛盾,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教育问题。事实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要“通”还是要“专”,关键还是要实事求是,真正从实际出发,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存在着一个“专”与“通”的悖论,从理想的教育层面上讲,这个悖论的存在是合理的。而现实的困境与矛盾,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教育问题。事实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要“通”还是要“专”。关键还是要实事求是,真正从实际出发,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共同体关系,当前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通专融合”发展符合国家定位、社会需求和人的内在需求,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教育理念认识的偏离、课程设置分野、教学实施龃龉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应树立正确的通专教育理念,构建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推动通专融合发展,进而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党的八大以后提出的"又红又专"模式,修正了苏联专业教育模式,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密切了高等教育与生产实际的关系;红与专的辩证统一,使专业教育有了正确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探索的"通专融合"模式,超越了西方通识教育模式,淡化了通专界限,打破了通专壁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有了灵魂与方向."又红又专"与"通专融合",都是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表达",对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构建新时代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既是教育的本质诉求,也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育人体系,探索在课堂中学习、在环境中熏陶、在生活中感悟的通专结合途径,形成了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半工半读"与职业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国职教界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比较混乱.正确解读它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至关重要.所谓职业教育的半工半读,从广义上说,是指存在于职业教育中的"既工作又学习"或"既学习又工作"的教育形式、学习形式或教育制度.在中国,理想的"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应是指职业教育机构实施"半工半读"教育所应遵循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的总和.历史地看问题,在近现代,"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本质是企业教育文化与社会教育文化的一种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有利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完善和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而且有利于国家教育体系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现代经济与产业结构、体现终身教育及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受教育者及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的服务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短板: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术类大学与专科类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两相分离,互不贯通;基础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现代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现有职业教育只有中专及大专两块"主板",高等职业教育止于专  相似文献   

8.
"通专结合"是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和优化的方向。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中,如何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受到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校教育实际操作者的关注。文章首先廓清了美国通识教育近一个世纪来从通专并存到通专平衡,再到通专融合的演变进程。其次,分析了美国五所一流大学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的特征: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对通识教育价值理念进行再塑造;跨越学科、兼容并包,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再融合;文理并重、巩固基础,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再重整。最后,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给出美国通识教育的启示:以学生发展为基础,构建塑造核心价值观的通识教育价值理念体系;以学生学习为导向,构建激励学习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构建科学评估、协同优化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必须"教育先行,人才先行".借鉴德国的常规教育体系来反思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存在的客观问题.现代职业教育应着力解决教育系统内外之间"立交桥"式的"纵向衔接"和"横向互通"的层次完善性以及个人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多样性难题,实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三者之间的互通,为进一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史锋 《巢湖学院学报》2015,(2):123-127,160
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本”教育衔接的现实背景入手,归纳分析了目前国内“专本”教育衔接模式建设的探索路径,并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本”教育衔接模式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发展的"设计模式"与"内生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以工程学为基础的"设计模式"和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内生模式"两种模式.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一直采用设计模式,这使得职业教育体系事实上一直游离于社会体系以外,并导致了世纪之交中等职业教育的大滑坡.我国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并真正体现其社会功能,必须从"设计模式"转向"内生模式".目前这一转换已在我国悄然进行着,它预示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实施现代学徒制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论与现代学徒制有一定联系。从价值层面上看,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论和现代学徒制的提出都是为了适应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从教育目标和方法上看,杜威强调主动作业,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而现代学徒制也是强调在工作情境下学习,以使学徒习得适应未来职业发展所必要的知识及技能;从特点上看,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论和现代学徒制都强调与真实工作情景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不了解和不理解,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大众特别是学生家长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期望。职业院校是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应该理性客观透过家长意见的"小视角",坚定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格局"。首先,要保持职业教育办学的自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发布各类职业教育促进政策数以百计,职业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从社会大众的切身体会看,仍然存在国家热、社会冷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期政府视职业教育为实用教育和生利教育,于是以民国初期的税制改革为契机制定了"职业教育专项税"。民国初期的职业教育"专税"税源广泛,经费使用独立性强;税由法制,经费使用规范有序;分工明确,税收监管机制健全。以史为鉴,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应该"量能"课征职业教育"专税",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费""税"改革力度,规范职业教育专税的征稽与监管机制;提升"造血"功能,拓展职业教育的经费自给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大学要真正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首先应转变观念,深刻认识"通""专"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通专结合"的大学教育观。第一,改革目标。建立通专结合的人才目标,施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大学教育,既突出"人"的培养是大学的最终目的,也强调对专业能力的高度重视,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携手共进。第二,改革学段。变"分段而治"为"通专并进",让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他针对旧中国的教育现状和社会实际,提出了以"生利"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思想,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界定及其四个要素,主张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教学做合一,将职业教育思想贯穿于生活教育理论中,并提出了职业教育平民化。  相似文献   

17.
为期两天的"上海教育论坛2005"以"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主题,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承办,主要目的是充分展示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悠久历史和现实成就,学习和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先进经验,开放我们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市场为世界提供服务.为此,论坛组委会邀请了美国、加拿大、荷兰、波兰、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四大洲10个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北京、江苏、浙江等省区的政府高官、职业教育专家、企业与行业协会代表与会,围绕"学习型社会与职业继续教育、现代产业与职业技术教育、能力社会与职业资格培训、现代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专题发表演讲,为中国和上海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职普比大体相当"是我国建设技能型社会、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精准扶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巨变以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深刻变革,特别是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全面审视,"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需要通过功能的调适、适度的妥协以及符号的重构等路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从不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向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转变,从职业教育的"平衡观"向职业教育的"均衡观"转变,从狭义的"学校教育观"向"大职业教育观"转变,从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观向"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宗旨观转变,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计划观"向"市场观"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三农"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内涵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职业教育要获得健康发展,必须结合我国社会的发展,审视自身在"三农"背景下具有的新内涵.在服务农业、农村的同时,注意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关注农村人口的人生价值教育,为建立农村和谐社会发挥作用;注意汲取现代教育理念,为教育终身化、全民化发展发挥作用,从而使农村职业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双师型"教师平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师型"教师虽是一个被职业教育界视为当然的概念,但学术界还缺乏深入的研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对职业教育师资笼统地提出"双师型"要求无益于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适应教学实际需要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目标,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