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飞  朱平  杨婵荣 《科技广场》2009,(8):100-102
庐山宗教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极富特点,对庐山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在对其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基于对庐山宗教旅游资源特点的分析,从体制、管理、规划等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九江市地处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北倚庐山,曾是我国"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素有"江西北大门"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全国著名的旅游圣地庐山等风景名胜,已发展成为江西省赣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交通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的石灰岩地区,一般都面临着贫困与环境恶化的双重难题。南方石灰岩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石灰岩分布区,其经济社会不能持续发展的深刻根源,就在于现存的以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本文针对当前石灰岩地区存在的问题,依托现存的优势,提出了实现南方石灰岩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相应的实施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安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琛  谢辉 《资源科学》2006,28(1):30-36
作为我国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资源环境安全问题是东北地区21世纪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国家资源环境安全要素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能源5类指标,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以及发展趋势。结论是: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好,资源环境基础优于全国均值水平60%以上,未来开发潜力主要体现在能源、森林资源和耕地资源3个方面,然而,欲开发上述资源潜力则须考虑到与水资源供给潜力的平衡;能源(石油)资源开发潜力和耕地质量的下降将对地区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人地关系演进系数由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0.043增长到本世纪2000年的0.166,人地关系演进趋于紧张。因此,水资源的空间重组、能源开发的接续和耕地质量的改善应成为未来东北地区资源持续开发的核心任务。为有效解决当地社会经济与资源的协调问题,应采取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加强对黑土资源的保护、转变能源资源供给方式、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等措施对地区发展政策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5.
张文开 《资源科学》1997,19(2):67-73
武夷山市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久负盛名。本文根据自然资源的质量、分布、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它地区环境的质量、分布、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它地区环境的关系等,在武夷山市划分出旅游资源保护核心区和旅游资源保护相关区,并提出以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为主要对象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对同时存在资源与环境问题和教育问题的经济落后地区进行分析,出发基点是经济落后源于资源短缺,环境恶劣,教育落后,而引导这些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是教育外部性和资源与环境外部性,以及因经济落后所形成的短视行为,通过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教育外一相对于资源环境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最后对求解问题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济学思考的环境资源资产化管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锴 《预测》2002,21(4):24-27,51
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外部性、公共物品性和自身的无价性。通过“资产“内涵的概述,说明环境资源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必须建立合理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必须研究解决环境资源的计量问题,环境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环境资源的“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由于对土地资源缺乏严格的管理,加上长期掠夺式的生产方式,还加上某些政策的失误,以及迫于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造成了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以及环境的日益恶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挖掘庐山的文化内涵,实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更完整的体现庐山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分析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轴线入手,并对庐山风景名胜区的华夏文化特质进行详细阐述,使之在规划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文化这种潜在的资源,把旅游做得更好,这对中国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导致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要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中的冰川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西部地区国土面积528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56.6%,总人口2.3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是一个开发程度很低的地区,环境恶劣、多变,认识西部大开发中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加强环境与过程的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限制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很多,这里主要谈冰川环境与冰川水资源问题。一我国西北冰川全面退缩西部地区有冰川46298条,冰川面积59406km2,储存冰川水资源5590km3,相当于6条长江和100条黄河的年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冰川开始明显退缩以来,西部的冰川就一直处于萎缩状态。20世…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地区多重资源配置效率?在纳入土地资源新视角下,本文以"十一五"规划中约束性控制污染政策为例,利用29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并使用双重差分法就该问题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主要通过缓解资源的投入过度,提高了城市土地与劳动的配置效率;环境规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区位异质性,相较于东北及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减排指标完成度较高的东、中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对于缺乏流动性的土地而言,环境规制在促使企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缓解了城市土地投入过度问题.对于劳动而言,环境规制促进了劳动力自由流动,优化了劳动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信息环境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本信息化指数方法测算的数据分析了广州市的宏观信息环境,进而比较了广州与日本、香港及国内部分城市与地区信息环境的差异,并结合广州的情况,对信息环境主要因素:信息人、信息资源、信息基础设备和信息政策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众多名山中,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的形成都与地质构造运动——断层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从地质学的角度说,人们称之为“断层山”或“断块山”。由于断层过程对山体的形态起着控制作用,所以这一类断块山一般都具备山峰高耸、山势陡峻、山形奇特的特点,并且多悬崖峭壁、幽谷危岩,如泰山、华山等;在多雨的地区,这种断块山还由于断崖发育,溪涧流水所经之处往往形成瀑布,如庐山。现试以泰山、华山及庐山为例对断块山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作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5.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考察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从区域差异来看,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东部地区农业创新者表现最为突出,中西部地区表现不太理想,面临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各地开发利用程度差别较大,有些地区地下水超采较严重,形成了区域性的水位降落漏斗,并诱发多种环境问题。对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环境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资源地区潜在危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世昌 《中国软科学》2001,(10):100-103
因为资源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使得该类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资源具有耗竭特征,致使地区在利用资源优势的同时,潜伏着经济衰退的隐患,本文通过资源地区的形成,资源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分析,提出了资源地区经济具有衰退的潜在危险,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资源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即在重视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应当重视地区的产业结构问题,防止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化,避免资源地区进入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楼慧新 《资源科学》1995,17(5):58-62
晋陕蒙接壤区是我国资源重点开发区之一。随着区内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区内人口将聚增,劳动力资源将不断转移。人口发展和劳动力资源转移是研究该地区资源开发和环境整治重大课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晋陕蒙接壤区人口和劳动力的历史发展、转移规模及转移类型。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观念落后;科技投入,尤其是高科技的投资不够;资源开发难度大,耗竭速度决,环境恶化;金融体系和制度落后,融资渠道有限。  相似文献   

20.
谈我国新农村资源环境与能源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重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向农村地区的转移,破坏了农村的资源环境,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解决能源利用问题,开发可再生能源,有助于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我国新农村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