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匮乏与环境恶化等诸多挑战,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成为了各国政府企业的关注热点。基于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经济价值实现的三个主要瓶颈,从旧产品回收效率影响因素,闭环供应链网络设计与渠道选择以及市场竞争与发展三个方面展开综述,总结提出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一个销售商驱动的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用均值-方差刻画风险特性,分析研究低碳产品市场和废旧低碳产品市场均为随机市场需求情境下、零和博弈和集中决策下闭环供应链中,低碳产品销售价、交易价格、低碳废旧产品回收价格等变量和节点企业期望效用及整个链条期望效用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零和博弈下低碳闭环供应链未能实现优化和协调。最后,设计正向渠道收益共享、逆向渠道风险共担契约,实现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并通过数值仿真和灵敏度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考虑政府不同补贴模式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构建政府实施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两种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分析政府不同补贴模式对新产品定价及废旧产品回收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的再制造补贴及回收补贴均会促使制造商和零售商降低新产品价格、第三方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且有利于增加闭环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的利润。较之再制造补贴,政府的回收补贴机制更有利于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当单位再制造收益大于单位回收收益时,回收补贴机制更有利于降低新产品零售价格、提高市场需求。无论政府实施何种补贴机制,制造商总能获得最多的渠道利润,而第三方的获利总是最少。  相似文献   

4.
产品服务系统作为持续生产和持续消费的新商业运营模式,可以应对全球竞争与环境恶化带来的风险。然而随着产品与服务的不断融合,二者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作用却有待厘清。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产品服务系统的内在价值基础,即闭环产品服务链的理论来源,介绍了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闭环循环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闭环产品服务的价值增值环节与价值主体关系,并针对现有研究不足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政府差别补贴政策,在考虑消费者对于新产品和再制造品不同接受度的基础上,建立差别权重补贴下考虑消费者异质需求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进而设计闭环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对闭环供应链决策进行优化。最后,利用算例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差别权重补贴会形成再制造品对新产品的挤兑效应;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度的增加会促进再制造品需求量和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增加;当闭环供应链契约比例系数0.5γ_10.75时,可使闭环供应链系统实现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6.
郑江波  杨柳  程福阳 《科研管理》2017,38(8):143-152
再制造产品的供需情况以及再制造产品二次投放市场的时间会影响再制造活动的经济性。在产品回收价格影响回收率的前提假设下,通过构建存在有限生命周期限制下的产品销售曲线和回收曲线,将产品市场需求和再制造产品供给关系可视化,研究了再制造活动的系统最优成本以及相应的最佳回收价格和回收率。研究结果发现:1)考虑到产品市场需求有限、回收价格和回收数量的正相关性,单纯地追求制造成本最少反而可能会使供应链整体系统承担更大的成本;2)产品在闭环供应链中流动所经历的时间越长,再制造活动获得的利润越低;3)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快速获得市场消费者认可、拥有良好市场基础的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活动能够带来更大的成本节约。上述结论为现实中企业再制造活动的回收决策提供理论帮助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由一个直接从事再制造活动的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假设产品的需求与产品的销售价格、产品的质量水平、制造商的回收努力和零售商的销售努力成线性关系,运用博弈论分析了闭环供应链系统在集中决策和3种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策略。研究发现:闭环供应链系统在VN权力结构下的利润是3种分散决策模型中最大的,在MS权力结构下的利润是最小的。运用两部定价契约实现了不同权力结构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不同权力结构下协调合同的有效性,并对主要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8,(2):44-49
碳限额政策下考虑碳减排技术和政府的碳减排技术补贴,分别建立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分散化和集中化决策模型,将其对比分析并采用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实现协调,然后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与无约束相比,碳约束下最优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产量、碳减排技术投入比例、整个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利润更低,回收率更高;碳限额下最优的产量、碳减排技术投入比例和利润与政府补贴成正向变化关系,与技术成本系数成反向变化关系,而产量、利润与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碳减排技术投入比成倒U型关系,碳减排技术投入比例则与其成反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4,(9)
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竞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两周期及无限周期下闭环供应链产品协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制造商各决策变量随产品可再造水平升降而变化的情况,以及不同形式政府支持对其最优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产品创新效率不高时,企业本身开发生态产品动力不足,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鼓励政策;变动新产品补贴使得制造商有动力提高产品可再造水平,但没有增加制造商参与再制造的积极性;再制造补贴虽然使制造商在产品可再造水平不是很高时开始再制造,但效果不及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认知度增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闭环供应链系统收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君 《软科学》2010,24(3):122-126
在描述闭环供应链系统回收再使用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产品回收再使用过程的马尔科夫性,构建系统收益模型。将整个闭环系统的检测、收集、分类、再销售、再制造和丢弃在内的所有环节联系起来,建立回收产品从转移态到吸收态的最终转移概率矩阵,为回收收益的计算提供转移概率。最后,通过惠普打印机回收收益分析的案例,验证了收益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通过敏感性分析了吸收态转移至销售商的概率与系统收益呈正相关关系,以及吸收态转移至丢弃的概率与系统收益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不确定需求及WTP差异下的再制造回收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华  李帮义  倪明 《软科学》2012,26(4):131-135
在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均为不确定的情形下,考虑了两种产品之间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及第三方回收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并给出求解的优化条件,然后利用数值仿真对三种回收模型进行了求解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第三方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利润最高,制造商回收模式下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均最低,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渠道总利润随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碳排放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有无碳约束2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碳排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了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有无碳约束两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再制造闭环物流网络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目标的问题,在考虑产品市场需求和废旧产品回收数量不确定性和电子商务直销模式对网络设计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成本最小化和闭环网络运作对环境污染最小化的多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模型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仿照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循环模式,提出了革命性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即“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相似文献   

16.
摘S要:考虑基于产品低碳度的消费者低碳偏好,运用变分不等式和均衡理论,构建政府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随后采用修正投影算法,仿真分析了政府补贴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消费者低碳偏好均有助于促进企业回收再制造,但较低的政府补贴会损害消费者利益,较高的消费者低碳偏好增长了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的挤兑效应;政府补贴再制造产品消费者有可能导致制造商与消费者共享补贴,提升闭环供应链网络的经济绩效,但环境绩效降低;消费者低碳偏好较低时,网络及制造商经济绩效较高,但环境绩效较低,消费者低碳偏好较高时,网络及制造商可获得较高的环境效益,但需要以放弃部分经济效益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面向再制造的产品生态创新之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企业进行产品生态创新、再制造能够缓解产品生态设计要求和废旧产品的回收处理责任带来的双重环保压力.借鉴哈耶克的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建立面向再制造的生态创新演化的分析框架,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探讨内部和外部规则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围绕企业股东和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策略选择演化形成的内部规则存在条件性,这个条件可以从外部规则中得到满足,即要求政府承担更高的环保责任,并且激励更多的企业更快地向实施生态创新与再制造的策略演化.对于企业而言,除了遵守法规以外,更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深层次地将产品的生态创新与再制造结合.  相似文献   

18.
以生态效益最大化为决策准则,分析制造商负责回收、零售商负责回收和第三方负责回收3种模式的最优回收率、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得出零售商回收模式相对最佳。在再制造活动经济与不经济两种情况下,对3种模式的整体绩效进行比较,得出再制造节约对系统影响较大,政府应采取措施激励制造商通过产品创新设计出可再制造水平高的产品,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多赢。  相似文献   

19.
在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制造商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考虑系统成员间存在Nash均衡博弈、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和零售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等权利关系,研究并比较三种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及利润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在制造商领导的市场中,零售商的零售价与获得产品的批发价呈正相关关系;在零售商领导的市场中,制造商的批发价和回收率均与零售商的零售价呈负相关关系;回收产品的潜在期望收益是回收行为的驱动因素;在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中,市场无领导者时,消费者获得的收益最多,闭环供应链也越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且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有动机成为领导者,其拥有的权利越大,议价能力会越强,获得的利润就会越多;与分散式决策相比,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零售价最低,回收率和渠道总利润最高。最后,我们设计了可协调三种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  相似文献   

20.
可拆卸再制造产品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可拆卸再制造产品的回收,构建起以制造商为核心,并涉及到回收站、再制造加工厂、外包商、两级产品市场的逆向物流网络,进而建立起一种包含多产品、有能力限制的闭环物流网络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在分析多种回收处理方式,以及产品的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费用收益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该模型确定在不同收益情况下各种产品的自营与外包的配置数量,以实现该类回收网络整体利润达到最大。最后,应用一具体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