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龙是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聪明能干,可就是与同伴相处不好,经常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有时甚至还动手打人。老师批评他,他还有一大堆理由替自己辩解,真拿他没办法。有一次,玩角色游戏,龙龙为了争当小司机的角色,又和小朋友发生了争吵。我劝说了老半天,也没奏效。龙龙歪着脑袋在一旁发脾气,其他小朋友做游戏,他还有意地去捣乱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怎样才能让他愉快而又友好地参加游戏呢?我灵机一动,走过去对龙龙说:“龙龙,你做老师的‘孩子’,好不好?‘妈妈’带你出去玩。”“好呀!”龙龙马上露出了笑脸,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孩子,你想到哪儿去玩?”“妈妈,我想去动  相似文献   

2.
在做“影响大班幼儿对表演游戏选择的因素”研究访谈中,小雨说:“我喜欢表演游戏。”我问:“那你为什么不选表演游戏呢?”他说:“我不敢选,以前玩‘逃家小兔’,就是能干的小朋友才能玩,我不能干,所以我不敢选。”我愕然,没想到自己的错误做法过了半年的时间仍然对孩子产生影响。上学期,因阅读活动而产生的“逃家小兔”表演游戏,我班有二十多个孩子想参加,面对这么多热情高涨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我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解决的办法。有孩子提议分成几个小组共同表演。这个建议事后想想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满足所有想参加游戏孩子的愿望,又…  相似文献   

3.
所谓混龄游戏就是由幼儿自主选择玩伴、自主选择游戏和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共同玩同一个游戏的活动形式,这种游戏形式打破了常规的同一级的幼儿在一起由教师统一组织玩同一个游戏的模式,让游戏真正回归到幼儿手中,让他们自主游戏,不再使幼儿在教师的监督下,限制在一个游戏里无聊地、机械地在玩自己不喜欢的游戏。这种新型的游戏模式让学前教育的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前的由教师说"来玩这个游戏",发展到幼儿说"我要去玩那个游戏",真正意义上让幼儿做了游戏的主人,让学前幼儿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到朋友家玩,他的孩子问我:‘阿姨,你有几个罗?’我开始没听懂,便问:‘什么几个罗?’他解释说:‘手上都是圆圈的手指有几个?’我好奇地说:‘我不知道呀!’‘我帮你看看。’这孩子说着就认真、仔细地扳着我的手指看一个数一个。看后,他说:‘阿姨,你有五个罗,五罗骑白马,命还好的。我有八个罗,八罗磨刀枪,命不太好。’接着他还念了什么‘一罗穷、两罗富’等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很长的作用。家长与幼儿同游戏,还有其特殊的意义。与孩子一起游戏,是父母观察、了解孩子的最好时机。当孩子全身心处于游戏活动中时,他们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等等,往往会毫无保留地反映出来,如有的孩子缺乏毅力,有的孩子较任性等,从而使家长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身教二得     
一天早晨,一个幼儿挂着眼泪来到班里。我问他:‘你为什么哭了?’孩子天真地告诉我:他来幼儿班前对妈妈说:‘小赤佬,我上学去了?’妈妈一听生气了,教训了他一顿。我说:‘你怎么能叫妈妈‘小赤佬’呢?谁知他理直气壮地  相似文献   

7.
老师,我不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经常会利用一些小游戏来吸引幼儿,既愉悦了幼儿的心灵,又使他们从快乐中学到知识.但总有个别孩子,不怎么"配合"老师,无论多有趣的游戏,他都没兴趣.倘若要他参加,你得到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老师,我不玩." 我班的文玥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记得有一次,我教孩子们玩"萝卜蹲"的游戏,我先把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给大家,然后找来几个幼儿做示范,等到大家熟悉了游戏过程后,我问谁愿意参加,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把手举得老高,生怕老师看不见他.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对游戏种类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双边互动活动,这样才能使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在自主游戏开展时,我们是把所有的东西预设布置好?还是让孩子自主地参与这个过程呢?我更倾向于后者,在本学期的自主游戏开展过程中,我就让孩子在游戏中真正自主起来。第一:自主确定游戏主题——你说玩什么  相似文献   

9.
下午,我正带孩子在游戏场玩.汉非(外籍孩子)的妈妈笑咪咪地来接汉非了。汉非用英语叫了一声妈妈,又同小朋友一起玩起来。我和汉非的妈妈简单地交谈了几句话,汉非的妈妈便要带着他往外走。不知是谁问了一句:‘汉非,你家住在哪儿呀?’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杨红、珊珊几个小朋友在发问,她们的脸上显出好奇的神情。当时,我  相似文献   

10.
一、游戏是小班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玩对于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有其特殊意义,可以说玩是小班孩子心目中的头等大事。孩子的玩和成人的玩是有差别的:对成人来说,玩是消遣、娱乐,它与工作、学习对立;而对孩子,特别是小班孩子来说,玩本身就是一种自发性、自由性的行业,它是孩子的本身选择而非外在强迫,玩本身即目的而非达到目的的手段,因而玩的对立面不是学习、工作,而是不玩。玩能给孩子一种愉快的体验,它也是孩子最自然,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孩子来说,玩与学习只能是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事件的两面。玩在幼儿生活中占据极高的频率、极长的时间,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巨大影响。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看,小班幼儿还处在游戏期,游戏是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是解决他们身心发展与需求矛盾的主要形式,游戏又是区  相似文献   

11.
有位父亲谈起儿子,说出一段令人心痛的话:“如果问我儿子‘世界上最恨的是什么?’他肯定会回答‘是钢琴’。现在我们一转身,儿子就用脚踢钢琴。”这个男孩喜欢动物,养猫、狗、乌龟的热情确实大于钢琴。孩子的天性是玩,玩是出自兴趣,发自内心的喜欢。不让他玩动物,非让他弹钢琴不可,这与他的天性相  相似文献   

12.
活动要求 1、丰富幼儿词汇(学说“一起玩”、“滚过来,滚过去”等短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学会与老师一起编儿歌。 2、培养幼儿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兴趣;会用礼貌语言来解决活动中的纠纷。 3、在不同的距离内,学会滚接球。情况分析小班幼儿词汇还不够丰富,语言表达力不强,缺少和同伴交往的能力,总喜欢各自抱着玩具一个人玩,很少与同伴融洽地在一起活动。我班还有个别孩子会抢夺别人手上的玩具,也有少数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找朋友玩,但总是不欢而散,他们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各自的意见,一遇矛盾只会争吵哭闹,因此班上孩子在游戏中的纠  相似文献   

13.
长期来,同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使我看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即有的体育游戏生命力很强,经久不衰,孩子们百玩不厌。特别是从民间游戏演变过来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官兵捉强盗”等等。有的游戏则一玩而过,有的甚至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这些事实促使我把孩子爱玩的游戏进行归纳、分析,发现了一些共同特点,即孩子爱玩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指向性,它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向导。兴趣可以给幼儿以情绪的满足,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运动积极性可以  相似文献   

14.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小班儿童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大班儿童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成长使我收获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游戏材料的添置与投放 游戏材料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教育因素,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我在投放材料时认真考虑幼儿实际需要和兴趣.  相似文献   

15.
小班幼儿在脱衣服时经常将衣袖脱反。我给孩子们讲解了怎样掏衣袖 ,可许多孩子还是说“不会” ,不愿意自己动手。也有一些幼儿只知用手抓着袖口往里塞 ,却怎么也翻不出来 ,原来他们不知道该从哪个袖口伸手去掏。一天 ,在午睡起床后 ,我对孩子们说 :“咱们今天玩一个‘火车钻山洞’的游戏好吗 ?”孩子们一听要做游戏 ,都来了精神。这时我拿起一件衣袖脱反了的小罩衣 ,把衣服正面对着幼儿 ,说 :“你们看 ,这衣服上面有两个‘山洞’,现在我的手是火车头 ,我要钻山洞喽。”然后 ,我将手伸进“洞口” ,嘴里发出“呜———轰隆隆”的声音 ,一直将…  相似文献   

16.
正游戏案例前一阵子,我组织小班幼儿学习了双脚向前行进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个动作他们完成得很好。一天,我看见草地上的轮胎(轮胎厚度为16.5cm,内径为33cm)后突发奇想:能否让幼儿尝试玩跳轮胎游戏呢?游戏开始时,我告诉幼儿:"彦子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找‘宝石’,找‘宝石’的路上有一个‘大坑’(轮胎),只有跳过‘大坑’才能找到‘宝石’。"接着,我引导幼儿观察我的示范动作,摆臂,双脚并拢,跳进"大坑",再跳出来,立刻找到了一个"宝石"。再看幼儿,一个个脸上早已露出跃跃欲试的  相似文献   

17.
生成游戏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兴趣、需要,及时组织与引导幼儿开展各种相应的游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问题和发现去探究、拓展与延伸活动,丰富和深化有关经验,来促进幼儿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生成游戏“儿童乐园”中,我尝试和幼儿一起构建游戏网络,下面,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捕捉兴趣,诞生游戏主题在自主性游戏中,哪些游戏更适合孩子?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游戏主题?我认为:l.游戏主题要新颖、有创意,能引起大多数幼儿的兴趣。2.是否注重幼儿创造性、主动性、独立性的培养,是否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  相似文献   

18.
生成情景:一次游戏活动时间,我让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是一贯当老鹰的韩配群小朋友却迟迟不动,很委屈似的低着头,问他怎么了,他竟然说:"老师,我想玩‘小鸡捉老鹰’的游戏!""为什么?"我急忙问道。韩配群仰着小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研究专家李世正曾在他的书上这样写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只要父母善于发掘,精心培养,善加引导,多多支持,任何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毕加索’,任何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爱因斯坦",任何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莫扎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园应以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为重要目标。幼儿园应该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不仅要纠正幼儿的基本动作,注意其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还应培养幼儿坚强、  相似文献   

20.
王芳 《少年世界》2014,(2):18-19
“玩色”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之一。中班幼儿对颜色更是有着特殊的喜爱,特别容易被一些色彩鲜艳的颜色吸引。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一名幼儿无意中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颜色的改变顿时让他无比惊喜,于是其他几名幼儿也纷纷效仿,可是即便是相同的两种颜色,不同的幼儿混合后变化出的颜色也是深浅不一的。而且我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由于操作工具不同、颜色分量比例不同等,所变化出的颜色也是不同的。这次的观察让我受到启发,于是我设计了‘悔绵宝宝来跳舞’的活动,就是想遵循兴趣性原则,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大胆作画,真正将颜色“玩’’起来,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及美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