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2月1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作秀大王”起诉搜狐一案。这位“作秀大王”叫马献青,河南濮阳人。此前,他曾“秀”出过“卖屁股”“征伴侣”“卖孩子”“大耳怪”等热门新闻。“作秀大王”状告搜狐,缘于他策划的一场“街头求助秀”前不久,为救助一位湖北的大肚女童,他搞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策划”,共募捐11万元。这场“街头求助秀”被媒体追踪报道后,也被网站转载。但搜狐网在转载时,因标题的一字之差,激怒了“作秀大王”。  相似文献   

2.
杨逐原 《东南传播》2022,(2):124-127
在技术、资本、时间和大众狂欢的作用下,短视频发展极为迅速,然而我国的不少短视频都处于靠网红来拼流量的阶段。事实上,短视频靠网红的“秀”来抢占市场的时代已然结束,因为短视频的投资红利期已经过去。在未来的发展中,短视频应该选择社交应用这一坦途,实现与用户及各个商家的“共振”,以此共创更多的价值,这是短视频发展的下一个风口。而要实现良好的“共振”效果,短视频平台就需要采取以下手段来运营:打造“共振”生态圈、筑牢“共振”基石、拓宽“共振”空间、构筑“共振”网络、勾起“共振”欲望。  相似文献   

3.
希腊神话“人神同性”,女神形象个性鲜明,拥有和人一样的七情六欲。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则更有神圣的光辉,将道德提升为一种“神性”,女神不仅拥有美好的外表,更具有高尚的品德。如果说西方神话中的女神是浓墨重彩的油画,重在绘形,那么中国的女神则是一副意境悠远的水彩,重在写意。  相似文献   

4.
张慧 《新闻记者》2005,(10):27-27
在这场“超女”秀中,网络媒体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赵志刚  李薇 《现代传播》2004,(4):116-118
谈话类节目要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把话题说深说透 ,并能保持一定的收视率 ,争议性必不可少。激烈的争论能激起谈话者表达真实自我的欲望 ,引发谈话者多角度地思考 ,从而让话题内蕴含的矛盾冲突得到充分展示和演绎。争议引起的多元观点的交锋让谈话迸发出新的智慧的火花 ,为节目增添“创新”的魅力。“争议性”带来的矛盾冲突模式让谈话过程极富戏剧性 ,以引人入胜的谈话“情节”激发观众的收视欲望。一、争议性的多元化本质体现谈话类节目的特殊形态特征“争议性”是指事物具有引发争论的性质。从传播学角度看 ,“争议性”可以理解为引发大众的…  相似文献   

6.
刘勇 《新闻记者》2004,(11):39-39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因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 心雕龙·隐秀》中提出了 “秀”这一概念。“秀也者, 篇中之独拔者也。”此处 “独拔”意为“引人注目”、 “精彩绝伦”。“秀”可以视 为文章中的“亮点”,即写得 精彩或能激起读者阅读兴 趣的句子、段落。新闻评论 作品也不例外。其中总应有一段(句)或几段(句)能在读者思想上留下烙印,或是问题抓得准,或是揭示本质深刻,或是理论上有新的开拓,或说法新鲜让人耳目一新,并且所有这一切都以精彩的语言为载体。 刘勰提出了“秀”的审美标准、功用:“秀以卓绝为巧”,“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秀)动心惊…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05,(5)
赤水河酒,在“影视大鳄”邓建国翻云覆雨的市场炒作中出名了,但产品销售却一直摆脱不了困境。业内不少行家对赤水河酒充满惋惜,将其市场萎靡的罪过归于“品牌秀”上,也就是“炒作惹的祸”了。  相似文献   

9.
《超级女声》自2004年开播以来迅即在中国电视界刮起了一股超级风暴,得到了受众和一些电视业界专家的热捧,在《新周刊》揭晓的2004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中荣膺年度电视秀奖。人们为这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在中国本土的成功移植欢呼雀跃,认为《超级女声》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秀场,电视媒介为我们提供了梦寐以求的“民主”、“平等”、“参与”。  相似文献   

10.
谈"真问题"与"真道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业界崇实务本的传统进一步得到弘扬。但部分同行为达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而唤起的“写作”欲望,也使本学科论文数量膨胀。在陡然繁荣的表象背后,研究水准问题似宜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关键之一是人们能否直面真问题,讲出真道理。  相似文献   

11.
卜卫  赵金 《青年记者》2004,(5):62-64
赵:卜教授,您好! 2003年底,在国内许多媒体的版面上充斥着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今年4月,媒体又披露了引发公众热论的昆明“美女宴”,加上近两年媒体频频报道的“人体彩绘秀”、人体家具等现象,让人感到现在商家和媒体中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就是拿女性人体作秀,或者说拿女性人体作卖点。其实,我们对媒体报道稍  相似文献   

12.
女主角干颂伊:游走在“女神”与“女神经病”之间的“二千”。悖论式的人物塑造法,即将性质截然相反、自相矛盾的性格特征融合在一个人物的身上。剧中将此法运用得出神入化的角色是女主角千颂伊。剧中的她是韩国演艺圈炙手可热的当红明星,是众人心目中不可亵渎的完美“女神”。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女王的高贵风范。但在实际生活中。她的言行举止和“女神”的形象差之千里。  相似文献   

13.
刘勇 《青年记者》2004,(11):45-45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基于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然而,选择什么样的传播内容进行互动,却被许多媒体所忽略,事实上,这些“细节”往往彰显了传媒的品格。前些日子,央视四套在报道俄罗  相似文献   

14.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2,(12):40-41
“你可以伟大,你可以平凡,但你不可以变得麻木。”55岁的大卫·莱特曼和他主持的《莱特曼今夜秀》是美国深夜电视的传奇节目,莱特曼炙热的智慧和讽刺一切的风格也代表了当今美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经济报道如何从艰深、晦涩、枯燥的窠臼中走出来?将经济现象置于“社会人”这一转换了的视角下,进行透视和解析.然后出之以更为鲜活可感的文本。是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可贵尝试。有人称其为“经济新闻社会化”,有人将之冠名为一种崭新的边缘性新闻文体——“社会经济新闻”,都使得原本乏人问津的“纯”经济报道。变得更有生活味、人情味。如此,才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互动欲望,经济类报纸也才能真正办活。以下,笔者结合自身采写经历及关注到的新闻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王钦 《青年记者》2007,(10):58-59
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追求利润的商业逻辑也被媒介产业所接受。对于数字杂志而言,读成了“消费”,杂志成了“产品”。整个数字杂志行业也在用商业化逻辑指导行业运行,整个行业都在为读需求市场服务。而读需求则根源于人类渴望成功、受爱慕、维护个人利益等强烈个人欲望,这些便是数字杂志读心中的“马斯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自从“脱口秀”脱颖而出,各种“秀”便“秀”起云涌。作秀之事闹在其外,作秀之人乐在其中。现在倒好,连公证也演变出“公证秀”,众目睽睽下作起“秀”来了。 公正本身是一种具有法力效力的行为,公证员本身也必须对法津负责,如果在公证  相似文献   

18.
如今,做“秀”似乎比全民健身还普及,连讨要自己血汗钱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也做起“秀”来了。如网上报上电视上都说《广东农民工讨工钱频演跳楼“秀”》。不肯“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回家之前却非从楼上跳下来,媒体说这也是“秀”。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底,湖北省图书馆开通“读秀”学术搜索及获取服务平台。用户只需访问湖北省图书馆主页,点击“特色资源”栏目下的“读秀学术搜索”即可进入此平台。“读秀”学术搜索是一个面向全球的图书搜索引擎,上网用户可以通过“读秀”对图书的题录信息、目录、全文内容进行搜索,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阅读的图书、  相似文献   

20.
王春泉 《新闻界》2000,(4):49-49
“秀外”这里特指广播节目主持人扎实的语言功底、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慧中”这里特指广播节目主持人掌握政策的水平、厚实的文化功底、丰富的知识积累。“慧中”是“秀外”的前提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功底 ,你的语言才能精彩纷呈 ,产生“妙口生花”的效果 ;“秀外”是“慧中”的结果 ,主持人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功底 ,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方可将内在的才华、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慧中”与“秀外”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缺一不可。广播主持人的“秀外”不仅要求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音质优美、悦耳动听、富有感染力 ,而且要求词汇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