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文化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知识课,又是学习英美文学和其他专业知识的辅助课程,其中基督教又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针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西方文化时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先说西方文化与基督教的关系,然后提出了西方文化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方思想中的个人- 社会 模式及其宗教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社会”模式广泛存在于西方文明之中,与西方整个观念体系有深刻的关系;而犹太-基督教在“个人-社会”两极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圣经》这本基督教的经典,本身就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对西方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持久且深入的影响。《圣经》与西方文化艺术碰撞融合的过程勾勒出了一段西方灿烂的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记文学并非源自基督教文化,但基督教文化对西方传记的发展和自身传统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基督教经典文献是西方古典传记的重要成就之一,也蕴含着丰富的、将在后世充分展开的传记传统。“圣徒传记”是中世纪西方传记文学的最主要形式。在西方传记走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基督教文化是重要的推动力,并为传记解释提供灵感。借助基督教神学解释学视野,某些传记理论问题的结构和层次也能够得到更清楚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源远流长,几乎所有的西方作家和文学巨匠都曾从中汲取过养料,形成了以其为"文化元典"的创作与思维模式,也成为我们今天破解西方文学传统的"密码"。无论是在基督教神威远播、一统天下的时代,还是在人性张扬、神性贬抑的当下,基督教文化的穿透力都无所不在。基督教文化在滋养西方文学外在形式的同时,也构筑了西方文学内在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6.
西方文学中宗教因素的演变与隐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思想对欧洲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哲学、科学、文化、艺术、法律、道德无一例外。在文学方面,教会直接通过语言文字来传教布道,于是形成了宗教文学;作家进行创作时常常表现出世界观上的矛盾,其中一面即是宗教意识,这种意识往往渗透于他们作品的始终,乃至影响到一个时代文学的风貌。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品生产选择的社会关联与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品的意义是社会关系的建构,在文化产品服务对象差异的基点上所进行的"高雅"与"通俗"的区分,实际上是意识形态构建的一个产物,它所履行的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社会差别合法化的社会功能"。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已把两个具有形式对立的要素整合进总体性的经济生活之中。在文化产品生产的社会约束基点上可以看到,所有的文化产品既是商业化的文化存在,又是真实的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8.
一些对世界进行文化反思的西方学者,提出人类需要的,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尽善尽美的霸权帝国,而是要有一个以文明开化的联盟为基础的“公民社会世界”;要达到这一目的,人类精神需要发生一次跃进,这不是在技术和科学能力方面,也不只是对复杂性的认识上,而是指人类心灵内在性的巨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以其典范、楷模和启迪之功,被称为西方古典文化,成为西方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然而到罗马帝国后期,随着罗马奴隶制危机的全面爆发和基督教在帝国境内的发展传播,曾经辉煌的古典文化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而日趋衰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以信仰为基础的基督教文化取代了以理性为基础的古典文化,古典传统在欧洲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0.
徐小斌的《羽蛇》以犀利冷峻的笔锋建构了一部隐匿在男权社会之下的神秘诡异的女性历史,作品在母系家族血缘的统摄下展开,以玄溟和若木,若木和羽为核心,剖析了母女之间自我复制相互依赖又彼此恐惧和仇恨的复杂关系。传达出作者对以“爱”之名的血缘法则的困惑以及对以“美”贯之的女性生存的追问。作者更将这种审视置于“末日审判”的宗教文化背景下,展开了对“爱”与“关”等问题的终极思考。  相似文献   

11.
社群主义是个人主义极端发达的产物,是对个人主义不足的弥补。社群主义强调社群优先于个人,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善优先于正义。社群主义认为,道德是维系社群的根基。社群主义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是:要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公民教育、公德教育和基本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类人格。  相似文献   

12.
道德悖论既是一种认知结果,又本质地涉及了人的道德实践(行动),因而有其特殊性及由此决定的复杂性:导出矛盾性结果的出发点涉及不同的道德原则;只有将遵从不同道德原则形成的道德判断付诸道德实践,才会产生道德悖论。始终坚持从道德实践出发,将导出悖论性结果的不同道德原则进行辩证把握,既可推动伦理科学的发展,又将在实践层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道德社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西部的小康至关重要。加强道德建设对于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显得尤为迫切。既体现了西部小康社会建设的题中要义,又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应根据以人为本的要求建构道德体系,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的最根本、最核心和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必须符合以人为本这一标准,必须是以人为本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作为许多的综合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无论是和谐社会本身还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都需要道德方面的努力。为此,必须加强执政党的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建设、不同领域活动主体的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并通过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道德健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完善各项社会制度固然十分重要,但无论何种制度归根结底要靠人去执行。实践表明,个体道德健康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公平正义制度的安排与实施。大学生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道德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道德健康,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道德社会,它应当构建于坚实的道德基础之上,借助于道德的功能作用运转.因此,打造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必须从引领社会价值目标、营造正常道德氛围、培育社会道德风尚、健全长效道德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政治发展提供的制度保障、科教发展提供的智力支持,更离不开人所独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状态等思想道德力量的支撑。有鉴于此,认真审视和谐社会发展中的道德精神文化层面,深刻领悟和谐社会对思想道德等文化精神的诉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动力作用,对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就是不同文明形态更替的过程。在不同文明形态的更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道德信仰危机现象。我们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毫不例外也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现象。要消除这种现象,关键是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和如何进行道德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从道德认知转变为道德行为的机制看学校德育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行脱节是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时存在偏重认知而忽视道德思维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的指导。因此,学校德育的改革要转变教育思维方式,给学生以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