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和谐观念,是在新世纪新形式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推进剂,是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保障。本文就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不仅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论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今后投身和引领四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否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高校构建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高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是构建和谐高校的主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他们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与完善程度。和谐高校构建的目标是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拟在分析大学和谐校园、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关注弱势大学生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贯穿到学生的管理中去,关注高校中的弱势大学生,给予他们高度的重视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主要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四个关系,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以及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首先,必须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区别的。我们对“小康社会”的提法比较熟悉,并一直认为小康社会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目标。而“和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我国现代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合理配置、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资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伟大事业提供人才保证,就需要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这对学生、社会、高校以及企事业用人单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通过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现有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四个方面着重提出了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促进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人大学学习,他们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高校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方向性和导向性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积累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和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然发挥着重要功能。全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缘起和重大意义入手,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更应该深刻认识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确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它们的价值精髓、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等进行系统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的共性和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更加和谐”,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把和谐社会摆在重要的位置,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至2020年要达到的一个阶段性目标,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理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目标方向,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目标与理想方向”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就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而言,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为了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而言,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在社会管理体制下不断创新和安定有序的社会。高校和谐文明建设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高校中建设和谐校园尤为重要。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在于从大学生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更加强调各项事业和各方面要素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进步目标,也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宗旨的社会境界;坚持经济建设和化建设的同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新问题不断涌现,影响着和谐校园的建设,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研究高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促进政治和谐、经济协调发展、弘扬先进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加强高校校园的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要求,是满足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保障,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之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在安全理念倡导、安全教育渗透、安全活动实施、加强硬件建设等方面构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避免出现安全评价体系不健全、安全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高校安全文化教育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高校作为社会有机构成的一部分同样担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在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谐校园的过程中,高校学生社团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