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栋 《今传媒》2010,(5):4-6
张昆,1962年出生于湖北省云梦县。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组成员、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  相似文献   

2.
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建院30周年之际,笔者采访了该院院长张昆。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28日,是大学开学第一天.吴廷俊院长却在几天前就开始了他的工作。在接受我们采访之前.他刚刚参加完学校的一个会议。一回到办公室,他便和我们聊了起来。年整60岁的他,以他那特有的求真风格纵谈新闻与新闻教育,做真人与做真新闻、做真学问……我们一一记录下来.希望它能引发更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是全国第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创办的新闻系,多年来一直秉承"特色办学显实力,锐意进取求发展"办学方针,不断地革新课程体系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院取得快速的发展。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张昆,让我们聆听他在新闻传播领域及办学育人方面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5.
张强 《新闻前哨》2014,(6):43-45
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名师群像中,顶着一头白发的赵振宇教授,给学生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印象.在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刚刚出版了第三本新闻评论专著《新闻评论通论》的赵振宇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相似文献   

6.
陈栋  王丽明 《今传媒》2005,(8X):4-6
孙旭培,1944年12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汉族:196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年10月起任《人民日报》记者。1983年6月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代所长,所长。曾任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中国新闻年鉴》编委、中国新闻法起草小组成员。2001年4月起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研究新闻理论和新闻法。出版过《新闻学新论》《新闻侵权与诉讼》《华夏传播论》、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地方新闻网站对中国互联网建设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占据什么地位? 钟瑛:地方新闻网站由于数量多,分布广,犹如神经末梢遍布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在新闻资源、政策资源、本土资源等方面具有多重优势,在中国互联网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晋筠  吴凡 《新闻与写作》2005,(11):40-41
采访蔡铭泽院长时,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对认准了的那件事,就要咬着牙坚持到底,也许正是这份执着和创新的愿望逐渐改变着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改变着如我们一样的学子。  相似文献   

9.
刘媛 《传媒观察》2003,(7):18-20
新世纪之初,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飞速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90年代后期,我国大学中设有新闻或传播学的院、系、专业点不过60多个,而在2002年9月,这个数字已经达到320多个。  相似文献   

10.
木东  力茗  柯根松   《今传媒》2006,(4X):9-10
赵振宇。辽宁人。满族。2001年从长江日报社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团长、新闻媒体研究所所长、新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前,曾任长江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有多篇作品获全国和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特等奖。撰写《应用新闻论》《现代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传播划导论》等作多部。  相似文献   

11.
从事新闻评论实践,他热情满怀,即使在从实务界转人大学任教后仍然笔耕不辍;从事新闻评论教学,他不懈探索,办起全国大学首家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发表了一批新闻评论理论文章,出版新闻评论学专著,探索与媒体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教学新路。  相似文献   

12.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享负盛名的传播教育及研究中心,尤精于国际传播、新媒体、流行文化和大中华传播研究,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广泛聚集海内外学者,极大地促进了港、澳、台与祖国大陆乃至国际华人华侨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合作,为国际传媒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在文化研究领域,他深入亚洲流行文化研究和理论建设,成绩斐然;在媒体全球化研究方面,他注重研究文化产业和在中国与亚洲的跨国媒介企业,建树颇高;在香港本土文化研究方面,他潜心研究香港电影工业在面对好莱坞和其他国家强大竞争下的生存途径,观点独特;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他致力于培养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传播人才,理论创新……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冯应谦。  相似文献   

13.
华科办新闻学院走的是一条不同于人大、复旦、武大的路子,那就是立足于交叉、注重应用、以实践为导向。2006年7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聘请张昆教授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  相似文献   

14.
我热爱新闻工作。学新闻,干新闻,现在又教新闻;并希望自己十几年的记者生涯,十几年在“国台办”的实践历练及在工作中广泛结识的两岸新闻界的朋友,转化为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办出特色的资源。——张铭清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教育要合乎人类实践理性而存在,即不仅要符合新闻传播业发展的理性,而且要合乎社会文化发展的理性,维护新闻传播教育本应具有的人文品质。  相似文献   

16.
传馨 《今传媒》2016,(6):1-3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新媒体、新技术融入创新教学,教育理念翻新重塑,教育模式多位一体,在新的教育时代,这从根本上提升了中国新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新中国天津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的摇篮,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展素质教育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对新时代教育的理解,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闻传播优秀人才。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本院院长孙瑞祥教授。孙教授从事新闻教育工作30余年,爱生如子,待生如友,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肩负着新闻教育的责任,推动着他在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勇敢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孙瑞祥教授和广大学子共同行动,一同思考,为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而不断努力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下文简称“学会”)于2008年10月25日成立。著名新闻史学家吴廷俊教授当选为首任会长。吴廷俊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新闻史和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他还长期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18.
19.
我希望在大众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学博士(当然也应包括教他们的教授们)能够用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剖析和阐释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其中也应包括使用评论这种方式。总之,对于新闻学者和学子而言,是要以社会的需要来研究新闻传播理论,用新闻传播知识来说明和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