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传媒》2010,(6):116-117
学习绘画专业多年,从事过平面设计,插画,服装设计,雕塑等视觉相关工作,为多家国内外杂志供稿,两年前开始专注肖像摄影,以及影像后期业务。被多家媒体誉为捕捉幸福的摄影师,最近更有媒体开始关注其私人高端影像定制服务,称其乃国内视频写真之先河。  相似文献   

2.
人像摄影是最能体现摄影师艺术境界的摄影领域之一。笔者长期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感觉人像摄影在新闻摄影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实例,就如何拍摄好人像摄影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唐凤碧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42-I0042
将人物与环境结合起来,通过环境来更好的表现人像,是人像外拍的一大魅力所在。选择合适的场景作为环境和背景,比如古朴的门窗、石阶、山峰、河流、农田等等,人像作品的表现力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4.
黎文耀 《军事记者》2014,(1):I0002-I0002
一张成功的人像摄影作品,一定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从而给人留下深刻视觉烙印的。“门巴将军”李素芝的人像摄影作品之所以能让人过目难忘,就在于它抓住了人物在形象、气质、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5.
人像摄影除了进行整体的精心设计外,有时注意细节的表现也能收到以小见大的良好效果.细节就是那些细小的道具、饰品或一个细小的动作等等。这些细小的东西看着不起眼,但是放在恰当的位置,就成了画龙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镜头配合摄影后期APP,使手机摄影的功能越发专业和强大。不仅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使用手机记录生活更多的专业人像摄影师也都选择了更为便携的手机进行人像写真的拍摄。在日常生活中,将手机人像拍摄与摄影APP的后期相结合,能够快速展现良好的画面效果和进行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7.
《电子出版》2004,(3):59-59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摄影报承办的"爱普生杯"中国人像摄影年度大赛(CCP)颁奖典礼,于2004年3月10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隆重举行。颁奖典礼中,大赛评委会向评选出的80余幅获奖作品的作者颁发奖品。全球著名数码影像设备厂商爱普生公司大力支持本次比赛,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全部的奖品。对中国人像摄影业数码化的进程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尼康国际摄影比赛7月3日揭晓,来自越南的摄影家TungKhanh—k拍摄的《破浪》赢得了赛事大奖。尼康国际摄影比赛创办于1959年,2006—2007年度赛事是其第31个年头,主题仍然为“影像从心”(At the heart of theimage)。根据主办单位统计,作为一个旨在为专业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提供的一个交流和研究摄影文化的影赛,  相似文献   

9.
10.
世界著名摄影师格里·卡普卢金说:“摄影是我的第二语言。”的确,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或摄影专题,之所以能产生跨越国界的深远影响和超越语言的感染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摄影语言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1.
独立摄影师以其独立的精神、独到的选题和强烈的事业热情,在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领域成绩斐然,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发展困境.而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提升、读图时代的来临和新媒体的发展为独立摄影师事业拓展提供了全新的挑战和突破机遇.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摄影的构成中,自然风光摄影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这与中国传统美学,以及源远流长的中国画的山水和花鸟绘画传统有着根深蒂固的关联。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绘画衍生了中国的风光摄影。所以,在我们创作拍摄风光摄影作品时,就要依据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和观念,从研究中国绘画人手,去破解风光摄影的灵魂——“意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摄影史应被界定为“发生在中国的摄影的历史”,来华外国摄影师摄取的中国影像以及作为“民间书写”形式的个人摄影均应被纳入中国摄影史的研究范畴。中国摄影史的书写应以现存年代最早的中国影像为起点,尝试将纪事本末体作为中国摄影史的编纂体例,旨在清晰地呈现摄影本体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16日下午,第九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在东莞莲花山庄国际会议厅召开,来自各省市的100余位摄影理论工作者、摄影教育工作者和摄影理论爱好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影视摄影和图片摄影同为影像艺术,并且是由图片艺术进一步的发展而得到的影视摄影,这两者虽然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本文主要说明了影视摄影和图片摄影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15日,一年一度的第56届世界摄影比赛(荷赛)终于落下帷幕。在4位获奖的中国摄影师中,浙江占了3席,他们是浙报集团图片新闻中心的储永志、温州日报的郑晓群、都市快报的傅拥军。本刊特约这三位浙江的摄影师撰稿,向读者介绍各自的摄影故事和创作经历。此次,摄影师不用镜头说话,而是拿起笔来,细细叙述获奖背后的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3月25日在上海揭晓评奖结果。30位中国摄影师和34位外国摄影师的78幅(组)作品分别获得8类16个奖项的金、银、铜、优秀奖以及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作为中国主办的国际性摄影比赛,华赛创办于2005年,每年举办一次,评选世界各国新闻记者和摄影师拍摄发表的新闻摄影作品。盖蒂图片社摄影师约翰·摩尔所摄《贝·布托遇害后》获本届华赛战争灾难类单幅金奖;法新社摄影师马尔万·纳马尼的作品《黎以冲  相似文献   

18.
杨杰 《新闻世界》2013,(6):303-304
在当今新闻摄影实践中,有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摄影记者,一支是业余摄影通讯员。专业和业余各自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在哪里,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充分发挥自己潜力,对能否拍出好的新闻图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08,(6):I0097-I0101
罗更前,1984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现任新华社摄影部体育新闻采编室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体育摄影学会副主席。曾采访过三届夏季奥运会;两届足球世界杯;两届冬季奥运会;三届亚运会。1996年荣获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金眼奖”,2003年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体育摄影家。  相似文献   

20.
杨国胜 《新闻前哨》2011,(12):97-97
谈摄影,离不开"发现"和"灵感";谈新闻摄影,离不开"寻找"与"细节"。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得主、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杨发维提出的"新闻摄影瞬间思维"的概念给人们留下的印象颇深。他把摄影者开启快门前的思维过程定义为"瞬间思维",它的特征是靠瞬间的真实形象传递新闻,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