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张诗莉 《教师》2012,(19):83-8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表明:要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上课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 学生: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三年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和实践,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选准教学切入点,确立有效教学目标,能够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韦德珊 《中学理科》2007,(9):86-86,111
生物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生活中的一些生命现象和生物学事实,都可以体现在生物教学中.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并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融环境教育、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和创新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加深对生命和生物科学价值、人类生存和重大社会问题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金坤荣 《青年教师》2006,(10):10-11
一、抓住教学的闪光点进行反思 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它可以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可以是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一个有效问题设计,可以是诱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巧妙过渡语,可以是对学生回答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可以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一道习题练习,可以是学生思维放飞时的智慧火花等。凡是让教师激发、兴奋,甚至有些得意之处,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珍珠”,都是值得反恩的最好内容。如教学《珍珠鸟》这篇文章时,一位老师在处理教材时把末尾作者感受的文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遮蔽起来,引导学生思考:读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钟梅 《青海教育》2004,(3):43-43
一首好诗,可以唤起我们的记忆,引起我们心弦的共鸣,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两首》就是这样的好诗,它寄托了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思乡愁,而就是这股浓浓的、悠悠的乡愁乡思,将我们海峡两岸的亲人紧紧地连在一起,合唱着一支支依恋和赞美之歌,也记录着一堂堂难忘的课,更记录着一个个活泼的、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故事。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教学伊始,我让几个学生分别上台朗读,然后让大家评价。通过朗读和评价,学生对诗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伴随《长城谣》的录音转入正题,先让他们听,再让他们读(个人读、分组读),最后…  相似文献   

7.
夏友明 《快乐阅读》2013,(27):92-9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笔者下面以"伐无道,诛暴秦"一课若干教学环节为例,剖析一下基于兴趣能力差异下的设计思想和意图。一、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调动学生兴趣笔者在"伐无道,诛暴秦"一课的教学导入时借用一张《大话西游》中至尊宝正打开月光宝盒的图片,图片一显示,各层次学生都大声惊呼。为何如此,因为这是学生熟悉的,学生不仅熟悉至尊宝,而且熟悉月光宝盒的功能。让学生"借助月光宝盒,进行时光穿越,回到秦朝"。笔者还设计了"合作共赢"的教学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闯关,作业分为基础关和能力关,学生可以自选进行测试,这对各层次学生都有较强吸引力。【设计思想和反思】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改变过去的"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实,加强历史知识和学生生活、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此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想听听吗?”“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本课以学生玩卡片比大小为主线,注重弓l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概括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有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会合理消费》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运用不同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努力达成三维目标。即做到:教学设计导入新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灵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总结,首尾呼应,力求触动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数学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中应该努力追求和实践的一种目标。因此我在进行《轴对称》一章中《画两个成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教学时,根据这种教学...  相似文献   

12.
夏能彬 《考试周刊》2012,(51):62-6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重点强调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的确,就小学生来说,对习作产生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发现、想象、探索、凸显自身的综合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关键的,也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转换角色,还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笔者在讲完《短暂的隋朝》后,细细的回味本课并仔细阅读课标和课改理念,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反思,并重新设计了教案,下面将我的教学过程和教后的反思展示如下,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沈安琴 《考试周刊》2010,(7):101-102
本节课是阅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一些阅读技巧,兼顾听、说等能力的培养,并能根据所给场景编写对话。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布置任务后,师生互动、学生个人活动、小组讨论、表演等形式组织教学,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5.
洪劲松 《江苏教育》2005,(1B):38-38
【教学片断】师:上个学期我们认识了数学家族的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生:(齐说)是小数。师:大家没有忘记这位好朋友,从今天起我们就要来探索小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先看一道小数的加法题,你会做吗?  相似文献   

16.
杨倩 《现代语文》2007,(3):32-32
《蜘蛛》是生物学家周建人的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它是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比较强的昆虫知识小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说明文自身的特点导致它没有记叙文那样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没有像小说一样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没有诗歌那样含蓄深刻的寓意。课堂上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土要以讲授知识为目的,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便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1.新课的“起调”,扣人心弦。 1.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在教读《变色龙》一文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设置悬念:变色龙是动物蜥蜴的一种,它的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课文是写这种动物吗?不是,那为什么课文却以“变色龙”为题,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引导学生带着悬念,主动、积极地学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反思,许多教师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或操作上的偏颇。本文从对“反思形式”的反思等六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并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9.
韦睿镲 《青海教育》2009,(11):36-37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大多数小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曾经听过一些课,大多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如何将这一课上出特色,跳出买卖东西的圈子呢?我在观看了大量相关课件和视频的基础上,借鉴这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20.
古诗《惜时》是我最近的一次课堂教学内容。对“惜”字的扩词与理解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小小环节。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当我请学生谈谈对“珍惜”这个词的理解时,令我没想到的是,原本只是一个普通词语知识点的教学。却意外地引发了学生真切丰富的情感表达与情感联想。俗话说“教学相长”,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也启发了我的教学思维。扩展了我的课堂教学空间。面对这宝贵的课堂教学“火花”,我“因时制宜”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情感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