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思想赛跑     
吴廷俊 《今传媒》2010,(5):83-83
《思想的力量——中国新闻时评的新发展(1996—2006)》一书是陈栋在他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订完善而成的。本书的出版,对他而言,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我作为他的博士论文指导老师,也备感欣慰。这是他8年大学学习经历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也是他科研人生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直接经济援助只不过是他帮助马克思的一种方式而已,在忙碌的经商活动之余,他还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研究工作时间,替马克思完成了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这也是一件"谋生的迫切需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外国人将外文作品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这样的事情还不多见。湖南的“散文译丛”翻译出版过程中出了一件新事:上海同济大学的一位德藉专家读了这个译丛中的几本书,认为这是体现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件好事。他想,他是不是也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直接经济援助只不过是他帮助马克思的一种方式而已,在忙碌的经商活动之余,他还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研究工作时间,替马克思完成了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这也是一件“谋生的迫切需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我与许中田同志在工作上接触较多,他担任副社长时分管离退休干部局,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后来他担任社长时,我已调人事局,又经常向他请示汇报人事工作。在多年的配合工作中,我感到许中田同志是位可敬的好领导,也是位可亲的好兄长。政治意识非常强1996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报社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一周年时,许中田同志提醒我们说:"那是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党的一件大事。期间报社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我们怎么用实际行动与党中央保  相似文献   

6.
批评与表扬     
一位年纪比我大的记者告诉我,说建国初期报纸上开展批评还不算难。他说他到一个单位去,发现那里浪费严重,回来就写了一件稿,指名道姓批评那个单位。他说他在采访中间就说出自己要写一件什么稿,那个单位并未因为写批评稿而拒绝采访,单位的领导也是如实介绍情况。我比那位前辈生得晚,是“文革”以后才当记者的,我记得80年代初报纸上开展批评大体上也还可以。  相似文献   

7.
一位记者同志告诉我,有一次他访问一位基层干部,请他谈一件事情。开头,这位基层干部谈得兴致勃勃,可是后来呢,他越谈越没有兴味了,最后竟然是应付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原来他是嫌记者光听不记。在他看来,记者不记,就是不听,自己说了也没用。还有一位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党委召开的布置中心工作的会议上,有位记者去参加了,可是在会上他光听不记,这使参加会议的人感到诧异,使主持会议的同志也感到有点不满意。可见,在社会上,记者的“记”,被人们看作是  相似文献   

8.
记者挨骂     
2008,是中国记者最忙碌的一年。这一年,大事一件接一件。报道这些大事,记者是尽了力的,效果有目共睹。但是,有的也挨骂了。有的是该骂的,骂骂有好处。譬如:汶川大地震,在抢救生还者的紧急时刻,一电视记者闯进急救帐篷,大声嚷嚷,要正准备给伤员做手术的医生闪开,他要拍电视,得先让他拍5分钟。这就太过分了!  相似文献   

9.
他一辈子处于争议漩涡.即使现在.在哀悼与致敬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对他的盖棺定论仍然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一件比较大的、对人民有益的事,在历史上也不是很多的。我国西汉时期伟大人物司马迁,他一生研究历史,收集材料,编撰《史记》,人们称为太史公。他便是一生做一件事的这样一个人。司马迁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在史学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都是巨大的。他为人类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两千年过去了,人们对他的著作,尊为楷模,到现在还继续学习和仿效。我所认识的编撰《藏汉大辞典》的张怡荪先生,他在历史上的功绩,虽然不能与太史公相比,但他一生立志编撰一部藏汉大辞典,他的决心,排除困难的毅力,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默默地奉献了一生,是很值得称颂的。  相似文献   

11.
慧不如痴     
我见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学历又高,拥有国外的硕士学位,他一度是我最看好的未来接班人选之一,但这件事始终无法如愿。他做任何事,都能快速上手,表现杰出。但问题是刚熟悉一件事,他就开始想下一个职位,他的期待与要求,总是比主管快。基于人才培养,许多次我也按照他的意愿,提拔升迁。甚至我还一度自责,是不是我的反应慢了,以至于让一个有为的年轻人浪费了太多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组穿越时空而让人刻骨铭心的镜头—— 镜头之一:身上冰冷的衣裤还是没有减轻他的困倦,在一处洪水刚消退的空地上坐下不久,他就斜躺着熟睡过去。“不是采访就是写稿,都已经三天四夜没有睡觉了,就连机器也没他那样折腾自己的。”悄悄取下他手中的相机,再为他搭上一件外套,  相似文献   

13.
典藏     
梁馨予 《大观周刊》2010,(43):45-45
叶金龙遗撼地认为玉器的真正价值是体现在它的精神层面的对话,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的文化因素。他经常说作品首先是一件艺术品,其次才是一件玉件。  相似文献   

14.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科研成果令世人瞩目。可是,智者干虑,必有一失,达尔文也干过一件鲜为人知的“蠢事”。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一位退休老教师向我谈及这样一件事:在他退休之后,某干部三番五次带着子女打骂他。他拖着病体到处诉说,有关部门只是“踢皮球”。无奈,他只好投书报社,可报社也迟迟未  相似文献   

16.
1616年3月25日,威廉.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绅士家庭。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作品达30部之多,但令人惋惜的是他的手稿一件都没有留存于世。英国国家档案馆现存有50多件关于他或他家人的档案文件,以及他以一个演员和商人的身份留下  相似文献   

17.
清世宗雍正是清代皇帝中最为勤政的,他自己说白天"延接廷臣,引见官弁",夜间"观览本章,批阅奏折",常常到二鼓三更也不知疲倦,数年如一日.他在<雍正朱批谕旨>的自序中说,所有奏折,都是他"亲自览阅,亲笔批发,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这些奏折都是有关军国大事,往往连篇累牍,动辄千言,雍正的批示也经常是数百上千言,有时还要与人打笔仗,没有特别旺盛的精力恐怕是无法做到的.最近读到一本好玩的书<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雍正朝)>,发现不仅国家大事要雍正处理,宫廷里任何一件小事,也都要雍正"钦此"一下.  相似文献   

18.
艾丰印象     
没见过艾丰其人,仅从他新闻作品的深刻透彻而富哲理来看,还认为他是个霜染鬓发的长者。然而,当他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却是个面庞刚毅,棱角分明,身体敦实,精力充沛的中年男子。他中等个头,身穿一件枣红色毛衣,外着一件咖啡色皮夹克,显得潇洒利落。经介绍才知道艾丰已步入“知天命”之年。他于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为第一批新闻学硕士,先后在广播电台和报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文革”期间,他也未能幸免于难,但坚韧的意志和拼搏精神,终于使他在新闻事业上卓尔不群,颇有建树,发表  相似文献   

19.
应天常 《现代传播》2001,(2):130-132
巴金先生在他的《真话集》里说到一件令他心酸的事情:他的小孙女打碎了一件物品,大人要她认错,孩子流着泪说:“我……通过这件事……深刻地认识到……”巴金先生说,听一个小学生也这么样说话感到“很难过、很悲凉”。 他也许想到,打上阶级斗争印记的陈词滥调竟可以传宗接代。 在中国,语言一直被看作是整合全民思想和行动的手段──赋予特定内涵的语汇概念成为亿万人的“思维工具”,这就比较容易将不同的思维纳入同一条思想轨道,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很高明的。但是这也是利弊互见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文件语言、…  相似文献   

20.
我熟识一位老裁缝,每次上街都得到他店里坐一会儿。最近,我请他给我做了一件春装,尺寸已经量好了,他忽然想起了去年曾给我做过一件秋装,硬是让我回家取来穿给他看一看,经过他仔细地对照反复修改尺寸之后才放心。我说做件衣服怎么这样麻烦。他说“七次量衣一次裁嘛。”尺寸量好了再看他操起剪刀,只听得一阵卡嚓卡嚓的声音,一件衣服三剪两裁就成了,真是游刃有余。我们搞新闻报道,不也同老裁缝师傅一样吗?应该把功夫用在下笔之前。诗人陆游“功夫在诗外”与老裁缝“七次量衣一次裁”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七次量衣一次裁”就是老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