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赵亚丽 《新闻世界》2011,(9):279-280
新闻媒体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新闻报道,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媒体应该提高这种报道的能力,以此来加强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作用。本文从突发事件报道亟须改进及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和方法两方面来探究关于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的得失,有利于规范公共突发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信息交流     
在"‘台州广电杯’重大突发事件与媒体的应对策略征文"栏目里,选登了傅言、郎劲松、潘飞同志撰写的文章。文章分别从以人为本是新闻报道的基本价值、重大灾难事件传播中的应急机制与报道模式等角度,阐释了重大灾难性新闻报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应急机制和报道模式对重大突发事件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应急发布中,媒体须根据事态发展各进程之特点控制好信息发布的时间节奏与民众信息诉求的心理节奏,以达有效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日本地震所诱发的核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其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出现的状况,以及在这些状况下人们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以新闻学理论中对新闻报道"时新"、"时宜"的时间规定性为依据,探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时序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具有突发性、社会性、震撼性、涉及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由于它能够用舆论导向社会,影响广泛备受关注,因此称其为新闻媒体应急传播。特殊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突发事件,它不仅从自然环境和  相似文献   

5.
王威 《新闻传播》2009,(12):27-28
由于突发事件的特殊性质,对于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具有较强新闻价值。对于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应该具有灾难新闻社会功能的基本意识之外.还要分析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突发事件往往是短时间甚至瞬间以内,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例如,影响较为重大的非典、"9·11"事件、汶川地震、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等。突发事件,不仅考验了党和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考验着新闻媒体的应变能力,也考验着身处新闻报道第一线记者的社会责任。及时准确是第一抢点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不能无动于衷,从一定意义上讲,对突发事件能否予以及时、准确、全面的报道,是对新闻媒体能力和水平的检验,也是媒体第一抢点。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的现场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有时也会触及新闻伦理.本文重点探讨了突发事件的现场新闻报道问题.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也是危机事件,是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它的不可预见性,要求记者必须未雨绸缪.为应急新闻报道做好准备。而电视新闻记者更应具备快速出击、抢先编发头条电视新闻的能力素质.并能够遵循实事求是的新闻报道原则。  相似文献   

9.
覃进标 《传媒》2011,(10):68-69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正在逐步形成常态。突发事件现场直播体现着电视媒体新闻报道改革的力度,它是电视媒体综合实力提高的体现,也是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电视现场直播已成为电视媒体介入突发事件的常用新闻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阳 《新闻前哨》2012,(4):71-72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由此引发的各种突发性事件急剧上升。"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对于媒体,尤其是地方台来说,如何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找寻受众关注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温莉 《声屏世界》2009,(7):22-23
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的必要性 在突发事件面前,特别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任何媒体,尤其是代表政府的权威的主流媒体,面对公民素质和权利意识日益提高的受众群体,面对域外和境外媒体的激烈竞争,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和受众客观公正及时地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2.
侯姗姗 《东南传播》2011,(1):129-131
媒介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受众生活在一个众多媒体或精心或无意结构的景观社会里。《人民日报》作为中央级机关报,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以其主流媒介的姿态构建了政治社会景观。本文选取2008年3月15日至5月13日《人民日报》对拉萨"3.14"暴力事件的393篇新闻报道为样本,分析其媒介议程,从中可以窥见由民族问题与突发事件两大特点相结合的新闻报道结构的独特景观。从而也体现了一些重要的编辑思想。新闻报道结构的框架隐射事件归因。对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外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积极向国际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赢得了话语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王金平 《记者摇篮》2004,(4):13-13,58
前不久,有关部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做好国内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新闻媒体的信誉。”这是对搞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重大意义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党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取得的新认识和新经验。如何搞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确实是摆在每个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同志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需要每个同志认真思考的政治性很强的严肃的问题。一、报道突发事件新闻,是新闻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和体现因为突发事件新闻蕴含着丰富的新闻价值,所以最为广大读者所关注,理所当然地成为新闻媒体激烈竞争的重点报道内容。然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不好,  相似文献   

14.
陈彬 《兰台世界》2017,(13):58-60
在分析高校档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研究现状基础上,从高校档案风险危机意识不强、高校档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不完善、高校档案突发事件法规制度不健全等方面论述了我国高校档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注重预防性,提升档案应急管理的社会影响力;注重专业性,构建高校档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注重建设性,健全和完善高校档案突发事件法规政策等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图书馆服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突发事件频发,研究图书馆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服务体系日益重要。文章介绍了突发事件的含义及特点,分析了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在以往突发事件中的角色,提出建立我国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服务体系的建议,通过为政府、媒体、公众的服务提升图书馆的品牌价值,增加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频发,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和危害。社会各界都在思考如何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各领域、各部门的作用,降低社会突发事件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档案部门自身的工作性质直接决定了其在社会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建立起面向社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应引起档案部门的充分重视。面向社会突发事件的档案应急管理工作内涵和目标应急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业内对其概念并没有一个规范的定  相似文献   

17.
完善新闻发布制度 强化政府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扬 《新闻记者》2005,(1):42-4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中的矛盾不断增加,各类突发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主动引导舆论.推动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明确指出:“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引言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重大活动不断,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无论是在冰冻刺骨的南方雪地,险象环生的抗震前沿,还是地质灾害现场,无论是在数千米的珠峰火炬传递现场,还是在举世瞩目的“奥运”、“神七”、“60年大庆”专题报道,都要求新闻报道从业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及时、准确的报道。同时,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就要求新闻媒体参与事件处理过程,而且要体现国家最权威的声音。在国家应急通信体系建设当中也把新华社作为新闻报道媒体或载体,把它涵盖进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中的矛盾不断增加,各类突发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主动引导舆论,推动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明确指出:"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中,海事卫星站被广泛使用。但是,海事卫星系统保密性不够,不能传输敏感新闻。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营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文称北斗系统)具有短报文功能,在敏感新闻应急传输中,得到越来越多关注。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使用北斗系统短报文传输敏感新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应急敏感新闻传输现状目前,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应急传输中,我社记者常携带海事卫星前往现场。对于普通新闻,采用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