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富 《教师》2010,(27)
让语文走向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语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语文教师应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培养生活化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了解语文知识,增强应用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  相似文献   

3.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1.语文讲读“生活化”语文讲读“生活化”,是指课堂语文讲读要面对小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例如我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充分证明了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的,感悟不一定借助实景实物,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与共鸣。联系生活,借助想象,学生可以体验未曾经历过的事,学生在这样的感悟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情绪性体验,达到了“寓情于教,以教育情”的目的。2.语文训练“生活化”语文训练“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了生活语文的理念,基于目前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笔者发现有两种倾向,即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化的语文教学。基于此,笔者提出疑问,生活语文教学中是否只有生活化的地位,而语文的理念又将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力求让生活走进课堂——使语文教学体现"生活化",让语文走进生活——使学生生活具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就是为适应生活而服务的,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因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的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金小义 《辅导员》2014,(15):87-88
正"生活即教育",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对我们今天的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生活化语文教学,主要是指寻求贴近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兴趣、生活情感和社会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并用直接的、多样的、贴近的方法,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悟生活,促进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们可根据智障儿童的实际认知情况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语文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与智障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语文走近学生的生活,为  相似文献   

9.
《宁夏教育》2011,(10):80-80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0.
语文源自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情境的基础上来实施,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而切断了与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单调的境地。由此,提高语文教师教学生活化意识,变封闭枯燥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生活化的教学,让语文课重现生动活泼是当务之急。本文就语文教学如何生活化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探讨,目的在于寻找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基础,探索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战策略。  相似文献   

11.
金小义 《辅导员》2014,(10):87-88
"生活即教育",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对我们今天的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生活化语文教学,主要是指寻求贴近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兴趣、生活情感和社会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并用直接的、多样的、贴近的方法,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悟生活,促进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有了十来年的实践,我开始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了。20世纪90年代初,我提出了一个主张: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我理解的“生活语文”包括两个方面: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这体现在三个方面———语文讲读“生活化”。学《长江三峡》,我引导学生回顾长江从“两岸猿声啼不住”到刘白羽笔…  相似文献   

13.
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要求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语文回归生活,如何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也有人指出"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从生活化教学入手,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所谓生活化课堂就是知识与生活、学习与生活、语文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诸般滋味,在生活的广阔世界中感受到"大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学好语文,将语文的外延充分延伸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应该是与学生心灵相通,与社会天地接壤的“生活语文”。那么,如何做到让语文与生活水乳交融,我有以下几个观点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与生活关系密切.语文教学生活化:教材处理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评价的生活化;让生活渗透语文: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联系学生实际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而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和生活有比较深的渊源。所以,本人认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必须"生活化",而这种教学理念近段时间被许多人提及过,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然,这对广大语文教师而言,的确起到了引领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更需要尝试。这里,笔者结合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也想谈谈关于作文生活化教学的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