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广告设计亦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人们的消费心理正是影响广告设计的关键,无论是从广告的功能还是从广告的基本要素──色彩、图形、文字上分析,广告设计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只有充分了解了人们的消费心理、了解了人们的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所谓性元素广告是以"性"作为吸引受众和传达信息的手段,达到宣传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目的的广告表现形式,其本质是试图借助能引起关注的广告形象与主题语言,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及心理欲望引起受众的注意。目前,性元素广告在我国广告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不仅丰富了广告的呈现形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广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谈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维权 《新闻世界》2010,(10):99-100
不管是作为商业艺术还是艺术本身,广告总是要呈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早在1917年,英国小说家诺曼·道格拉斯就曾断言过广告在全球的蓬勃发展:"通过广告你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20世纪以来,广告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人本主义观广告也在崛起。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科技广告的亲和力,需要为科技广告注入人文色彩。人文要素赋予科技广告以精神和生命,可以为科技广告增色许多。企业通过广告发布商品信息,同时传递企业对消费者的人性关怀,可以增强人们对广告产品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5.
广告的本质是营销,形式是传播。广告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文化,是向更广泛的公众告知的以反映经济信息和其他社会内容为目的的传播形式。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广告是大众传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广告已经从简单的信息交流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6.
石春秀 《东南传播》2010,(7):123-125
"蔻"——社会上兴起的又一股时尚潮流。本文根据这一现象,探讨了"蔻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与广告策略。本文从解释什么是"蔻"与"蔻文化"入手,抓住了"蔻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并阐述了这一价值观影响下的广告策略及广告表现。但这种价值观影响下的广告策略并不是万能的,任何一个广告策略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文中最后根据这些广告策略的局限性,总结了此种广告策略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行业和产品都离不开广告的包装。广告策划是否成功,创意是否新颖,战略是否独特,直接决定了该项目同客户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房地产广告都会在文化和历史上寻找渊源,与建筑发生关联,它满足了人们对房屋作为"物"以外的人生观、价值观、品位、地位等一切精神附加。  相似文献   

8.
当传统广告处于"做广告找死,不做广告等死"的尴尬处境时,搭载着新媒体快车的"微电影广告"成为行业的一味兴奋剂。在全媒体、自媒体的网络时代,微电影广告当仁不让成为广告传播的"宠儿",它开拓了全新的品牌传播模式、叙事模式以及投放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琳 《新闻世界》2014,(8):196-197
广告不仅是塑造品牌的重要方式,还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将广告与明星相结合的广告宣传形式时下正充斥着荧屏,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明星效应"是显著的。但有一些明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代言虚假广告,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损失或者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折射的道德问题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互文性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广告文本"伪互文性",分析广告文本"伪互文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广告文本"伪互文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广告受众理解广告图像,受制于既定的经验范围和认知图式,同时不同的解读观念也影响人们的视觉思维和广告的传播效果。大多数人对广告图像采用的可能是"透明反映"现实的思想,这对于分析新闻图片是适宜的,然而对于广告图像则采用修辞论辩的思路更为恰当。因此广告受众不能满足于广告图像的表面意义,而应该从视觉修辞的角度出发,分析广告图像的形式与内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出发,理解广告图像独特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淑莉 《新闻世界》2011,(6):143-144
在电视日益普及的今天,作为电视媒体经济支柱之一的电视广告也开始被大家关注。电视广告有着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注重广告内容、以"情"动人等特点。但是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我国的电视广告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无论在质量、数量还是播出形式上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数量上来说,目前电视广告数量庞杂,同类广告重复现象泛滥。从质量上来说,目前的电视广告缺乏新意,虚假广告乘虚而入。强制性播出方式令观众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针对这些不足,我们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去规范电视台播放合法的广告,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电视广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悦 《新闻世界》2011,(3):105-106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公交车车体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户外流动媒体,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通过对2010年4月在北京街拍到的39幅车体广告从内容、广告文本内容、广告的形式三大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这种新型户外媒体的媒体特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袁婕 《新闻实践》2013,(12):46-47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运用议程设置功能,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读者眼球。本文以南方都市报"小三广告"为例,分别从纸媒现状和媒介素养两个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对策。2013年8月20日南方都市报A16版整版刊登一篇广告,内容是"现任张太"呼吁"前任张太"放手。短短38个字,包含的信息量却让人浮想联翩,转正"小三"花费高价(传言近20万)对原配公然叫嚣,以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把两个女人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摆上了公共话语平台,再次引发人们对灰色地带的"小三现象"及婚杰道德话题的热议,吸引了大量读者的眼球,达到了传播.  相似文献   

15.
在被广告界称为"内容营销时代"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文艺形式与广告之间实现了跨界合作,微电影、微小说、微广播剧等无一例外地与广告相融合,它们突破了传统植入式广告在表现形式与内容传达方面的限制,将商业广告引入了一个全新境界。而在众多"微时代"的新产物中,微广播剧诞生时间最短(业内将2012年称作"微广播剧元年"~([1])),但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却非常广泛,微广播剧广告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故事"。  相似文献   

16.
吴辉 《声屏世界》2010,(4):15-16
一则"中国制造"形象广告的播出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支持者认为该广告对于反击贸易保护主义、促进中国商品在全球的销售有积极作用;反对者则认为广告没有改变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负面看法,对提升"中国制造"整体形象作用有限。客观公正地评价这则热门广告,需要我们的冷思考。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55年,广告大师奥格威就指出:"速卖、强卖的广告形式已成为过去,广告应该是为了构建品牌形象而进行的长期投资。"是的,我们的企业早已意识到品牌经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可如今,品牌经营不得不放在一个新的背景下——网络时代。网络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动摇了传统媒体的地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可能让企业品牌竞争格局重新洗牌。企业想要在新的形势下制胜,就必须打好网络品牌传播这一仗。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娱乐项目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娱乐项目受到很多关注,电视节目对人们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各大电视台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引来更多广告投资,在不断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也在不断地创新,很多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节目进入了人们的眼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技术也被引入电视节目制作中,为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做出了贡献。未来电视节目的制作将得到质的提升、量的增多、整体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Pixazza将"文中广告"锐变成"图中广告",把"文字变成网站的收入"的传统互联网广告盈利模式颠覆成"把每张图片自动变成广告收入"。Pixazza广告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其本身尚处于吸引风险投资和逐步扩张阶段,但Pixazza的横空出世指明了未来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价值共创"商业理念发展到某个阶段的必然产物。本文主要介绍Pixazza广告的基本运作模式,并分析其背后所隐含的商业模式新趋向,阐述将Pixazza概念引入中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广告急需在功能层面发生转变重新寻找自身独特的营销价值。本文对广告的本质功能及其流变进行了梳理,认为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中广告延伸出了引爆口碑、创造体验两大功能,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功能将向"一对一服务"与"创造线上线下融合体验"两大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