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人认为,许多进入我们视线的信息.大都会成为一粒种子种在我们的心田.只要是种子就迟早会发芽,迟早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所以孔子讲要“思无邪”,所以古人讲要“善护念”。如果我们每天阅读的是温暖的崇高的引人向上的读本.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田种下去的也是这样的东西:如果我们长期处在一种对抗的矛盾的仇恨的分裂的信息当中。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田也是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2.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郭文斌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他多年以来的阅读体会。在他看来.最好的阅读是“做”。他认为现代人最大的焦虑是没有方向感。而阅读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方向感。同样,阅读也能训蒙养正。“如果我们每天阅读的是温暖的崇高的引人向上的读本。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田中种下去的也会是这样的东西,如果我们长期处在一种对抗的矛盾的仇恨的分裂的信息当中,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田也是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3.
《大中专文苑》2014,(5):M0002-M0002
一本书可以杀掉一个人,一本书也可以救一个人。 古人把我们的心称作心田。人的心是一块田地、田野,每一个进入我们眼睛的信息,都是一个种子,当时我们可能没有感觉,但是久而久之它就会变成我们潜意识中的一个分子,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它就跳出来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读书对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每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 一、书带领我们进入新的境界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友,人们通过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智慧。美国作家黑兹利特说:“书会潜入我们的心田,诗歌会流入我们的血液。”书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东西,拉近时间和  相似文献   

5.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很多教师普遍感到比较困惑迷茫的课型.试卷讲评课到底讲什么?应该怎么讲,众说纷纭.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三试卷讲评课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呢?正如有位名师说得好:“喝牛奶要品出芳草的清香.”所以我们教师在讲评课中要讲学生看不到的东西,要讲学生未曾想到的东西,要充分挖掘试题的本质,揭示试题的精髓.本文通过对一道模拟试题的讲评来谈谈高三数学讲评课中如何实现从“点”的切入到“面”的拓展,构筑立体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循序渐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告诉我们:“学数学最怕吃夹生饭,如果一些东西学得糊里糊涂,继续往前学则一定越学越糊涂,结果将一无所获.所以不要怕开始学得慢。一定要学得踏实,后来会好起来的.”所以一定要在“细”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德育中有一种现象:正面教育就只讲正面的。换句话说,就是只讲好的。这其实是片面的。讲“古代四大发明”,讲“祖国地大物博”,讲“今日中国成就辉煌”,这自然会激发起受教育者的民族自豪感。但笔者认为,如果“只讲”这些或“讲多了”这些,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后面,便会潜滋暗长出一种自满骄傲的情绪,磨灭人们奋发向上的斗志。那么,德育中还应讲些什么呢?我以为还要讲一些“正面”之外的东西。譬如:既讲“地大物博”,也不要忽  相似文献   

8.
品味斋     
品味斋萤窗小语(三则)(台湾)刘墉允诺允诺是一种负荷,因为即使是口头的允诺,也是一张要兑现的支票,而我们常犯一个毛病,就是有着太多的允诺;为了免去当面拒绝的尴尬,却成了长久背负的责任。所以古人说:“一诺千金。”却又讲:“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相似文献   

9.
袖中藏物     
有一种情形每每让我们今天的人感到费解,以至于要找一个通古的大师询问一番才好:为什么古人常常要把东西装到袖子里?尽管他们的袖子又长又宽,可是要塞上东西当口袋用,恐怕也十分不便吧?而且这样还不安全,因为一甩手走路东西就会掉到地上。以此来推断,古人的衣装上面可能没有口袋,即没有装东西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一、学生写作要预设读者古人讲写作,强调“言有物”、“言有序”、“言有文”,这都主要是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的。写文章只有明确了文章写给什么人看,才好控制“有物”、“有序”、“有文”。如果失去了读者,文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甚至也不必去写了。阿·托尔斯泰在《谈谈读者》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把作家抛到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岛上,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一个人,身后的东西永远不能与世人见面,你是不是还会去写作?回答当然是“不写”。这表明,写作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写作是为了读者,又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读者的影响。虽…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一篇课文,写得很好,但看来看去又觉得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好讲,教学计划安排给这篇课文的一两个课时不知怎样才能用掉。还有一些课文则是另一个极端,可讲的东西太多,这个要讲,那个也要讲,一两个课时却又根本不够用。在办公室讨论这个问题时;有老师打趣说: “我看,干脆不要讲了,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两遍还好些。”  相似文献   

12.
我经常听到别人讲小学自然课的“难上”,难在什么地方,难就难在要准备许多书上要求观察、实验的东西,所需要的材料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如果要找齐所有的东西,那老师课前要花的精力太大。而如果没有真实的东西,学生又如何去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呢?于是,很多老师想到了让学生准备材料。做得好,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会变成了一个体验的过程。但在平时的操作中,我们也会走入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3.
袖中藏物     
有一种情形每每让我们今天的人感到费解,以至于要找一个通古的大师询问一番才好:为什么古人常常要把东西装到袖子里?尽管他们的袖子又长又宽,可是要塞上东西当口袋用,恐怕也十分不便吧?而且这样还不安全,因为一甩手走路东西就会掉到地上.以此来推断,古人的衣装上面可能没有口袋,即没有装东西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试卷讲评课是我们高三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很多教师普遍感到比较困惑迷茫的课型.教师在讲评课中要讲学生看不到的东西,要讲学生未曾想到的东西,要充分挖掘试题的本质,揭示试题的精髓.本文通过对一道模拟试题的讲评来谈谈高三数学讲评课中如何实现从“点”的切入到“面”的拓展,构筑立体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感性情境。渗透情感教育初中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快乐、兴趣是其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和地理教师,又怎么会喜欢地理、学好地理?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以趣激疑、知趣相融”,创造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无拘无束地享受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传统的新课引入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  相似文献   

16.
修政德是“讲政治”题中应有之义马博宣列宁曾经指出,国家政权是“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学习江泽民同志“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也必须从总体上抓住国家政权这一“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这就是要从巩固国家政权的高度,深刻领会“一定要...  相似文献   

17.
古人称教师从事教学为“舌耕”,把它与农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力耕”相提并论,实在是一语中的,道出了个中甘苦,教师是在塑造人的园地里,用笔头耕耘,用心血和汗水浇灌,既有“抗旱排涝锄草施肥”的辛劳,也有“秋来黄金满地”的喜悦。但“舌耕”不同于“力耕”,它是一门艺术,它耕种的是块块心田,如何在心田上播下知识和真理的种子,使幼苗长成栋梁之材,是一种异常复杂的劳动,不是简单的耕耕杷耙撒撒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而在中学各科教学中,语文教学最集中地体现了“舌耕”的特点,笔者“舌耕”十余年,听过许多语文公开课,综观之,让人如坐春风者有,让人如坐云雾者也  相似文献   

18.
杆秤的发明     
权衡一词最早是指的一样东西,权是指的秤砣,衡是指的秤杆.权衡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杆秤.因为称重量时(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重量,就是物理上的质量),秤砣和秤杆一定要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就习惯称为权衡.别小看这个司空见惯的杆秤,它的寿命可是长达2000多年.为什么杆秤会这么受用?这秤杆与秤砣之间究竟隐藏了古人怎样的智慧呢?  相似文献   

19.
做父母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孩子迟早要独立,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分离之爱”;如果父母对孩子包办代替太多,管得太多,孩子就会永远也长不大。下面这个心理咨询的实例是发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20.
每当遇上作文课,不少同学常常讲,生活平平淡淡,没什么材料可写。事实上,生活中总有点点滴滴的小浪花,看你会不会去采撷,去思索,去提炼。我们要有收集这些“边角料”的心思和本领,不要因为是小事,是“边角料”,就随手一丢,不屑一顾。久而久之,许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