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磊 《百科知识》2010,(18):4-8
2010年,世界上多个地区出现了破纪录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这些极端事件给多国人民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年初,北半球中高纬度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极端严寒和暴风雪天气;春季,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2.
日喀则两次短时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micaps高空环流和地面自动站、卫星云图和雷达等探测资料,对日喀则市区出现的两次短时强对流天气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点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强对流天气均发生在500hpa高空环流上青海小高压底部有偏东风回流,高原南部热带低压活跃,上高原的水汽充足,北部冷空气和南部暖湿气流在高原的中西部交汇形成"人"子型切变线,高原东部有阻塞高压控制,阻止高原西部系统向东移动的情况下。此外,城市内涝型灾害与城市坡度、坡向、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生态环境等因素以及排水管道是否完善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预报城市内涝型洪灾时除了对气象因素进行分析以外,还需考虑上述相关外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范  马驰  黄德生 《现代情报》2012,32(9):9-15,19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和影响也不断加重,因此,对极端天气的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检索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极端天气研究的文献,统计和分析了这些文献的年发表量、文献类型、国家、发文机构、著者、来源、学科类别分布,并确定了高被引作者、高被引出版物和高被引文献,同时对高被引文献进行了共引聚类分析获得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而了解极端天气研究的发展历程,客观反映当前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并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极端天气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高原及周边地区海拔高度>1500m测站的逐日降水、逐日平均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计算并说明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选取方法;利用上述方法所确定的极端阈值,重点分析了青海省逐年霜冻日、生长日及>10mm降水天数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公路路面温度分析和极端天气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积雪、结冰等极端天气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主要温度气象灾害。本文简要分析了路面温度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的进展,认为路面温度预报模型与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与复杂地形中的公路状况相结合,与地面和太空的多个信息源相结合,将会获得更好的预防公路气象灾害效果。  相似文献   

6.
孙瑛 《青海科技》2011,(6):68-72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方法,并结合青海海南地区寒潮火气过程的预报经验,对2010年12月15~16日和2011年3月14~15日青海海南地区出现的两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者有很大的相似点,但是由于寒潮发生时的冷空气强度、发展过程不同,又使这两次寒潮过程的降温幅度和对青海海南地区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1995年11月两次孟加拉湾台风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罗显发 《青海科技》2009,16(6):65-67
本文对2006年4月11~12日和2008年4月21日柴达木盆地出现的两次春季寒潮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次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有所不同,前一次过程是偏纬向的,锋区强,持续时间较长,过程降温幅度较大,后一次过程是偏经向的,锋区相对较弱,持续时间短,过程降温幅度也相对小些;两次过程前后,地面24小时变压变化较为明显,24小时变压正负差值约为南疆临近青海的低海拔站点24小时变压正负差值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2013年1~2月,西藏西南部连续四次遭受暴风雪袭击,强度大,时间间隔短,并伴有7~11级大范围的大风和持续性的强降温过程,对西藏西南部交通运输、牧业生产、设施农业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持续严重影响。针对这次罕见的连续暴风雪天气过程,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暴雪黄色、暴雪橙色和强降温黄色预警信号及各类决策服务材料,决策服务成效显著,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格桑次仁专程到区气象局听取雪灾天气情况汇报,现场指挥气象服务工作,组织多部门应急处置有关事宜,自治区各级领导多次做出批示,对气象部门预报准确、服务及时主动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11.
1958-2013年豫南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周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华  赵景波 《资源科学》2014,36(9):1825-1833
通过对豫南地区每日气温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orlet复数小波等方法对WMO发布的10种极端气温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3年豫南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缓慢下降,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夏季日数、热夜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呈现波动上升,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呈下降趋势。极端最高(低)气温、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夏季日数、热夜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都存在30a左右的周期。其中极端最低气温、冰冻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暖昼日数都存在5a及以下的周期。总体来说,1958-2013年,豫南地区极端天气热指数呈上升趋势,极端天气冷指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极端天气下的农机应急调配方法,提高调配的合理性。在极端天气环境下,农机调配以及时性抢救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目的,农机调动的油耗-成本等不再成为第一要素。传统的农机调配方法以最低成本获得最高收益为目的,建立了农机调配收益模型,灾害环境下,调配的目的不再受成本约束的影响,使得模型失效。提出基于循环博弈算法的极端天气下农机应急调配方法。根据极端天气导致的灾害分布情况,得到农机调配最佳反应函数,计算应急博弈补偿,得到延迟容忍最佳反应函数,并对上述过程进行迭代处理。根据粒子群理论,得到由于极端天气下农机调度离散种群映射,实现粒子群更新,获取最优的调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农机应急调配,能够极大地提高调配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呼和浩特地区历年来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结合本地区春季主要气候特征,简述了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及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青海湖环湖地区的海晏、刚察、共和、天峻四站1961~2008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湖地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年降水量共和略有减少,海晏、刚察、天峻略有增加。大雨、霜日、春旱事件呈增加趋势,大风、沙尘、雷暴、冰雹事件呈减少趋势。气温与大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沙尘、早霜存在明显的负相关。雷暴与大风、雷暴与冰雹、大风与沙尘存在高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Micaps和Ncep以及历史天气资料对发生在1987年11月24~26日和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3日的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乌拉尔脊的长时间维持,造成我区的持续低温;中低空冷平流的强弱,影响了寒潮过程中大风的发生;克拉玛依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会对本地的降水量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3月23日是第42个“世界气象日”,其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 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本文简要介绍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及相关内容,并就科学基金“ 十五”期间与此有关的优先资助领域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广泛收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极端天气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按影响机制将其划分为3个类型,并借助本底趋势线理论完成了2008年雪灾对旅游业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①高温热浪等主要通过降低气候舒适度,大雾等主要通过阻断交通,降低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可观赏性,暴雨洪水等主要通过危及人们生命安全,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②2008年雪灾对各省区入境旅游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其中,贵州、江西等受灾严重,旅游损失率最大,损失率在1.48%~4.98%;广东、江苏客流损失量较大,分别为11.7×10~4 人和5.6×10~4人;③雪灾对各城市入境旅游的影响较小,其中,桂林、黄山受灾严重,旅游损失率较大,损失率分别为2.25%和1.79%;深圳、桂林客流损失量较大,分别为4.0×10~4人和3.4×10~4人;④2008年雪灾对旅游业的影响,其游客损失量与客流量基数(本底值)成正比;游客损失率与2008年本底值(基数)成反比;损失量和损失率两者均与受灾程度存在一定的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9-2010年冬季三次大雪过程的对比分析,找出形成这种较大降雪过程的共同天气形势,对以后大雪强度预报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兴 《西藏科技》2007,(11):69-72
本文应用micaps资料,从500hPa高空环流形势演变特征,结合物理量、卫星云图和常规资料,对2006年9月9~13日发生在我区一次强降水过程作了分析,以揭示此类天气的主要特点,为预报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CMA模式资料等,对2021年6月29日和8月23日海东地区两次区域性冰雹天气进行对比分析,从假相当位温、对流参数、雷达回波和CMA-3KM模式预报对比等方面进行剖析,得出两次区域性冰雹天气的异同点,从预报角度分析两次过程中CMA-3KM模式预报的组合反射率与实况的差别,为今后提高类似冰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警的及时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