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有记忆也有失忆(或遗忘)。社会当然有记忆,但没有了对它的确认与补充——遗忘,它本身是无意义的。①在社会失忆的地方,人们又希望捡拾、找回、唤起曾经丧失的记忆,再现过去的历史。冯惠玲教授曾指出档案学研究要指向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9月17日,在2014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上,有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图书经销商的热情参加,那就是由接力出版社主办的"小雨姐姐‘故事大王全国巡回培训直通车’接站会"。此次接站会,接力出版社采用独特的竞标形式展开,竞标成功的经销商将与小雨姐姐接洽确定讲座时间,此次"故事大王全国培训直通车"接站会后,接力  相似文献   

3.
一瓶法国波尔多葡萄酒通过集装箱漂洋过海运到中国,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在它抵达真假好坏难以辨识的中国葡萄酒市场之前,在它的家乡波尔多,有什么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新闻世界》2008,(1):41-41
“时光带走了一切,惟独没有带走我们”。有人说人生要善于遗忘,有人说要永不遗忘——让我们难以忘怀、痛苦不已的,也许会不断给我们以提醒、激励;被我们忘却的,也许会最珍贵、最重要。如今时光,何当不忘?何当遗忘?  相似文献   

5.
我们出版社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少儿读物出版社,除出版各种少儿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读物以外,还编辑出版九份期刊一份报纸,是全国拥有期刊最多的出版社之一。九刊一报中,有面向低幼儿童的《娃娃画报》、《小朋友》、《小青蛙报》,有以小学中年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故事大王》、《故事大王画报》,有面向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的《少年文艺》、《少年科学》、《巨人》、  相似文献   

6.
《故事大王》画库第一辑(5册)已由新蕾出版社出版。这套画库包括古今中外各类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故事。有革命传统故事、儿童生活故事、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益智故事、民间故事、童话、寓言和笑话等。既有名著,又有新作,丰富多采,有益有趣,出版后受到小读者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许多儿童读物作家、画家和出版工作者的好评。在评论中有两条特别突出,就是:“出得快,出得好”。关于“出得好”的评论,已见诸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镌刻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那些看似“老旧”的非遗并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焕发出新的美感。一方面非遗本身有广阔的审美空间,另一方面,新的媒介技术和媒介平台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机制,围绕非遗的新内容得以广为传播,人们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它们的新美感。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5,(3):38-39
今天,这又是新的一天,这又是新的一年。当时光的刻度记录了尘世新的光亮,我们一改往常,卷起裤脚跳进岁月的许愿池,将过往被遗忘的“新年愿望”,逐一打捞回来。回顾往昔,那些用铅字、代码所讲述的故事,尽管有的朴素平静,有的激烈刺激,有的至今没有画上句号,但这是每个人读得懂的中国故事,也是擦不掉的家国表情。在回望与守候中,那些曾经饱含深情的期待,那些不断重复的家国叙  相似文献   

9.
编了几篇工作性、专业性较强的稿件有一点体会。稿子不大好看,人们就说,尽是骨头,没有肉。新闻稿不是社论,也不是文件,最怕多骨少肉。一篇稿,当然应该是有骨有肉,但也得有个合适的比例。不同的体裁,比例也就不同。消息,天生是叙事为主的文体,要丰满、生动,骨肉之比至少要三七开  相似文献   

10.
几千年来,人们对于记忆的追寻在数字时代似乎达到了顶峰,“完整记忆”的出现是人类记忆史上的里程碑。过去,遗忘是默认的常态,而记忆是例外;如今,记忆成为常态,遗忘却成为例外。数字时代塑造“完整记忆”的同时,人类似乎也逐渐失去了对记忆的控制,人们开始意识到无法忘记的“完整记忆”并非“完美记忆”。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试图通过删除那些不合适、不(再)相关的信息来恢复记忆与遗忘的失衡。然而,将“被遗忘权”作为一种平衡数字时代记忆与遗忘需求的策略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争论体现了数字记忆时代下记忆需求与遗忘需求矛盾的困境,其中牵涉历史书写与对“完整记忆”的需求、社会分享中“被记住”的欲望与在社交中“被遗忘”的期待、身份建构中对记忆与遗忘的矛盾需求、“被遗忘权”与社会运作等问题。因此,在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网络世界里,如何权衡人们记忆需求与遗忘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数字记忆时代留给人类社会的难题,这似乎也迫使人们在当今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里,重塑记忆与遗忘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关注数字时代下“被遗忘权”的思想争锋,在思潮中展现数字时代下记忆与遗忘的需求困局,探索记忆与遗忘的伦理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  相似文献   

11.
自从宋世雄同志调到中央电视台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实况转播似乎很难振作起来了,曾经为中央台赢得荣誉的实况转播逐渐被人们遗忘。面对这种悲凉景象,有不少好心人慨叹道:中央台实况转播如果在我们手中断了香火,我们将是历史的罪人!然而,不管这些有责任心的同志怎样挽救这个濒危的名牌节目,中央台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张之,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宋世雄。  相似文献   

12.
结尾,不是被遗忘的角落——西方特写的结尾写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都知道写新闻时一定要重视标题和导语,让新闻从开头就吸引读者的眼球,将他引入我们叙述的新闻故事中.我们也知道新闻报道一般采用的倒金字塔经典结构,将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放在前面.很少有新闻写作教材将"结尾"写作列为独立阐述的部分,新闻的"结尾"正在沦为"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3.
上海目前的众多期刊中有55种期刊是分别由17 家出版社主办的。这55种期刊(下简称“社办期刊”)除6种科技类的之外,其余均为社科期刊。其中少儿类的占11种,其余涉及的面较宽,有文化、休闲、音乐、娱乐、文学、书画等。发行量在百万份以上的有《故事会》;50万份以上的有《上海服饰》;10万份以上的有《故事大王》、《少女》、《青年一代》、《娃娃画报》、《看图说话》、《小朋友》、《小学数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大众医学》、《世界时装之苑》,其余均在10万份以下。上海的社办期刊从本地区来看,无论是办刊…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山东卫视用镜头观察事件、用良心讲述生活、用声画记载历史。在一场场电视盛宴的背后,总有一些身影和故事不会被遗忘。当我们年终盘点,与 2005挥手道别时,这些身影和故事便又一次浮现,向我们讲述山东卫视人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15.
李强 《视听界》2010,(2):119-119
我是“哈韩族”——哈的是韩寒。那么多人在评论春晚,他的这一段最得我心:“很多人要抵制春晚,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批评春晚并不被禁止,这年头要找一个全国性的项目可以随意批评既不屏蔽又不请喝咖啡真的很难。”(引自韩寒博客《春天的故事》)可是,再怎么批评赵本山堕落王菲老土宋祖英难听整台春晚成了商家广告的植入性节目,但至少有六个人当场发短信给我哭诉小虎队老则老矣但让他泪眼滂沱,就够了。  相似文献   

16.
贾辉 《声屏世界》2011,(10):36-36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新闻的可看性比不过电影、电视剧.但人们最需要的,仍是有效的信息。有效的信息在影视剧里并没有,或者说不多。影视剧的可看性之所以强.是因为它们都是故事,故事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使观者在潜意识中产生共鸣。一部肥皂剧,只要故事精彩,哪怕上百集看下来,观众也不会觉得累,而且还会把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一期新闻节目.哪怕只要有一条新闻没有“滋味”,观众可能就会换台去看影视剧。  相似文献   

17.
文勇悄没声儿地递给我一本崭新的书,说是请我指正。接过来一看,竟是他的言情诗词选《第一次的故事》(南洋出版社出版)。书在手中,我有点愕然:怎么就从来没有听他说起过?就像他的那些情真意切的歌词总是悄悄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和歌星们的口中,流入人们心里。说怪也不怪,也许,这正是他的一种性格。平时的文勇,似乎也总是这般悄没声儿的。至少在我  相似文献   

18.
冷凇 《视听纵横》2004,(2):112-114
英国是世界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据统计,97%以上的英国家庭至少有一台电视机,每周人们平均看电视25小时以上,占休闲时间的27%;收听广播16小时以上,占休闲时间的  相似文献   

19.
没有聚光灯,没有劈面而至的记者,甚至没有一把椅子。何以窘迫至此?海地。一个遥远且陌生的国度,若不是地震,它几乎不曾逗留于人们唇齿间;纵然传来地震消息,它被遗忘的速度也如秋日残叶,一二日便没了踪影。不切肤,不谓痛。  相似文献   

20.
这些年常在旧书网上浏览,今年春天,突然发现有一些香港在“文革”(1966-1976)中出版的署名茅盾的书,引起我的好奇。因为,据我所知,“文革”中的茅盾虽然没有受到游街批斗等冲击,但基本上是被政治遗忘、社会遗忘、文化遗忘的人,怎么会在香港出版作品集呢?据《茅盾日记》记载,“文革”开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