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莫里哀喜剧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刻板的书写有所突破。他承认女性的婚恋自主权,描绘女性间友好的、高尚的同性情谊,认同男女情欲上的平等;打破偏见,书写女性智慧,肯定女性的价值。本文分析了莫里哀作品中女性形象所渗透的女性主义元素,反思了传统僵化的两性表达方式,推动男性作家的文本进入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视野。  相似文献   

2.
李渔的婚恋、女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晓彤 《九江师专学报》2001,20(4):53-56,61
李渔的婚恋、女性观具有矛盾的两面性。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封建的女性观念,对必须格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也提出了批评。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加之他本人拥有的特定经历,使他仍尊重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地位,没有彻底放弃男权至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3.
庐隐的短篇小说<丽石的日记>通过对两位女性之间的一段爱情悲剧的描绘.展现了觉醒的女性的婚恋爱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文本体现出明显的女性主义色彩.试图立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对<丽石的日记>进行再解读,并以此探讨庐隐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历史成因及内在矛盾,反思当代女性主义者致力追求的终极旨归.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他的妇女问题论中,极力恢复女性的地位和尊严,肯定女性的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并书写了男性角色在对待女性问题上所作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探索、指引女性解放道路。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男性视角和意识,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生及盛行主要源于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女性在多个领域均受到压迫。本文以琼瑶作品为例证分析中国女性在情感与婚恋中所受到的压迫以及在这种压迫中产生的女性主义思想,从而深入探求中国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6.
在中西女性主义文论中都一直存在两种主要的倾向:人性女性主义和女性女性主义。前者试图从本质上模糊两性差异,强调两性的共性和平等,更倾向于发展人性;后者则强调两性差异,认为女性应在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性中前进,更倾向于发展其女性。由于中西文化语境殊异,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引进中国后在表达内容和表现方式等诸多方面出现不同,促使女性主义批评带上鲜明的本民族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性别平等——源自三个隐喻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三个隐喻——"他者"、"声音"和"母性",阐述和评论了女性主义的教育性别平等观。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教育领域被"他者"化,是导致教育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而改变女性"他者"处境的路径,在于发现与肯定女性的"声音";女性所拥有的最光辉的品质——"母性",则是推进教育性别平等的力量源泉。女性主义的教育性别平等观,可为当代教育性别平等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海岩是新时期女性意识十分自觉的男性作家之一。他以爱情作为小说叙事的基础,对女性形象及其意义承载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挖掘;他站在女性价值的立场,对女性致力于自我生命意识的追求给予充分的认同与肯定。在女性叙事视角中,他探讨了女性的悲剧生成;在后现代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理念的影响下,他对传统的女性文化作了新的演绎。他的小说以男性作家别样的女性想象与深挚的女性关怀而显示出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艾米莉·狄金森的性别为其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女性视野.她女性意识的觉醒彰显了自身浓烈的女性主义倾向,并表现在其自我生活的设计、诗歌创作思想选择等诸多方面.本文将对其女性主义倾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是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以女性为主,描写女性又多写他们的婚姻爱情:她们的婚姻多是无爱的,脱离感情的范畴,婚姻披戴着诸多枷锁。借婚恋这一视角,张爱玲以非女性主义的笔调写出了现代女性婚姻与爱情分离的矛盾,揭示出无爱的婚姻造成女性悲剧的根源。本文试通过对张爱玲笔下女性婚姻爱情关系的分析,了解张爱玲本人对女性婚恋问题及社会人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和王海鸰的《中国式离婚》中的女性形象,都透露出一种对男人与婚姻执著到可怕程度的女性情态。在今天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文本中几个主要的女性知识分子角色中蕴含的价值,并对女性的婚恋观及女性婚恋出路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元代"婚恋杂剧"着力表现了人性的张扬,特别对女性表现出的人格独立和自主意识进行了大胆褒扬。元代"婚恋杂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第一次把女性的人格自主同封建礼教的冲突提升到了一个非常显要的位置,尤其体现出对女性正当欲求和主体价值的肯定。元代"婚恋杂剧"在着力颂扬女主人公坚韧斗志和必胜信念的同时,也重新阐释了传统礼教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以西苏、伊利格瑞、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法国女性主义者通过对女性特质策略性地运用,分别以身体之名、差异之名、母亲之名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女性写作的必要性,对性别差异进行了一系列的诗性探讨,使原本被遮蔽的性别差异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无视、否定性别差异到重视、肯定性别差异,法国女性主义批评所完成的这一转变凸显了女性主义批评鲜明的政治性与身份意识,为女性主义批评的深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4.
李渔是一个兼擅戏曲和小说创作的作家。把小说当作"无声戏"来看,当成"传奇剧"来写,这是李渔对自己小说观的理论概括,体现了他对中国古典小说与戏曲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李渔的小说创作体现出明显的戏剧化倾向——与戏曲相同的审美倾向,表现戏剧性的情节因素,渗透戏曲表演艺术的技巧等等,这使李渔小说在独创一格、独树一帜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物形象的类型化、脸谱化等不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女性艺术创造性、女性同性恋倾向、女性的未来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达洛维夫人》中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倾向,分析了英国作家沃尔夫女性主义思想,说明其思想与《达洛维夫人》这部小说中所体现出的现代性高度契合,使这部小说达到艺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主义批评尤其关注男性作家创作的经典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在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重新解读和评价《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揭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被"妖魔化"的倾向,典型体现便是作者对"荡妇"与"男人婆"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形象被妖魔化的文化根源是男权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7.
亦舒以她持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小说创作中对女性自身价值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肯定。特别是对女性思想、智慧和独立人格,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视,使亦舒对女性问题的探索进入了较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南风的梦>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对男权婚恋神话进行大胆解构和辛辣抨击的女性长篇小说.作品通过描绘留法女主人公克明的爱情悲剧,揭露了男性自私、狭隘、贪婪、专横、暴虐的性别劣根,颠覆了男权婚恋神话.它的出版,标志着20世纪20年代末期女性觉醒、成长、自我救赎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高度,应该与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同等视之.  相似文献   

19.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以18世纪末英国乡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姐妹花曲折的择偶经历,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理智与情感的态度,对女性婚恋的态度。本文将从解读简·奥斯汀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的女性主义观入手,以期让大众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运动。女性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流派众多,纷争不断,每一个流派的出现,都建立在对现有理论观点的批判和质疑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女性主义批判引入对安德鲁·马维尔的《致他娇羞的姑娘》一诗中,从沉默的"他者"、被描写的"他者"以及被边缘化的女性三个方面来阐述诗中男性对女性的贬低与不公,以及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