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锦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语言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他在汉字改革,古今汉语语法研究和辞书编纂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人所共知的。但他还是近代汉语研究热心的首倡者之一,这一点好像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 早在本世纪的二十年代末,黎锦熙先生就撰写了两篇有关近代汉语研究的文章,先后刊登在三家报刊上。一篇是《中国近代汉语研究提议》,连载于1928年10月的《新晨报副刊》,又揭载于《国语  相似文献   

2.
《汉语声调论》分上、下两篇,分别构成声调研究的"史"和"论"。该书以20世纪近百年千余篇声调研究的专论和千余种现代汉语方言的声调材料为依据,从汉语声调的内部构成、系统组织、运作规律三方面构建汉语声调的基本理论。上篇求全,求实;下篇求新,求精。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势盛衰与汉语国际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东亚文化圈中,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中原王朝相对于生活在这一区域内和周边地区的其他民族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优势,汉语和汉字也随着汉文化的扩散而远播四方,成了这一地区内的族际性和"国际性"通用语言文字.但是,汉语国际传播和国际化的进程随着近代中国国力的衰退而受到阻滞.传统的汉语文化圈国家纷纷走上了"去汉语化"的道路.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攀升,汉语的国际传播在诸多合力的作用下大大加速了,从而启动了汉语再国际化的进程.与历史上的汉语国际化相比,这次汉语国际化是真正"国际"意义上的国际化,即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的葬礼上,恩格斯用英文发表了这篇演说。它是高中教材的传统篇目,教参上说"语言准确生动是这篇悼词的又一特点",也许原文语言确实准确生动,但据教材所见,总觉得该文汉语译文有些地方的语言表达不妥。过去,只是碍于一些顾虑而没有说出来的勇气,现在又教到此文,便觉骨鲠在喉,有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5.
重复是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该论文在列举重复词在汉语语篇中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普遍现象背后潜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的"被"字句继承和发展了近代汉语中的"被"字句,在"被"字句的特点上,现代汉语和近代汉语有着一脉相承性.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发展演变,揭示了现代汉语与近代汉语的关系,为加深对现代汉语"被"字句发展的认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话]本期刊发三篇有关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文章。《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一文是作者"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概说"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文章认为,研究汉语史,不能不提汉语史的分期;分期问题解决不好,对汉语历史发展的认识就始终还停留在表面。文章对当代几家有代表性的分期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探讨作为语篇衔接机制的指称的元符号特点,及其在英汉语篇形成中的作用,籍此探讨英语和汉语在组篇机制方面的异同,认识英汉语篇的特点。本文首先探讨了指称作为元符号在符号系统中的特点,然后探讨了作为元符号的指称在英语语篇中的特点,和在汉语语篇中的特点,接着又探讨了当多个指称同时在一个语篇中出现时元符号指称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语篇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的话]本期共编发三篇文章,前两篇是针对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的研究,后一篇是对于史书词语的考释。"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是朝鲜王朝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所使用的重要汉语教科书,具有很大的语料挖掘价值,对进一步拓展近代汉语研究的范围、推进近代汉语语法、词汇、语音和文字等方面的研究都很有意义。但就目前的整体研究情况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人数尚不多,研究成果也偏少,今后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生"是近代汉语文献中大量存在的构词形式.汉语词汇是不断发展又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当一些词固化成一定形式时,往往要求人们重新认识,从而在理解上产生分歧.助词和词缀都是从实词虚化来的,它们之间存在某种纠葛现象.本文通过对近代汉语文献中"~生"用法的考察,进一步分析了"~生"的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汪小艳 《文教资料》2008,(10):55-57
文章以功能语法、语篇分析理论中的情态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对情态系统的选择特征,体现语篇对情态系统选择上的限制作用,并通过揭示汉语经济新闻语篇情态系统与语域中的话语基调相对应,来解释汉语经济新闻语篇的情态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尤其是2005年以后(2005年1月19日汉城(首尔)市政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将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韩国在用韩文表记汉语外来词时,汉语原音与汉字音混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影响了韩国语的交际功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篇结构、衔接手段的运用和主语主题等方面对英汉语篇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语篇之间存在差异,但并不影响它们的美.因为英汉语篇的产生,英汉民族思维模式的形成,英汉民族的哲学、审美习惯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成作用,同时,也能在英汉民族的文化中找到例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汉语教学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对"对外汉语传播"或"汉语对外传播"的名称提出了质疑。本文以明代为例,提出了在汉语走向世界的历史研究中应使用"汉语扩散"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提高预科生汉语教学效果是实现汉语教学素质的基础"的观点.预科生汉语教学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更轻松地汉语学习环境,这个环境集中体现在一个"活"字上:一、预科生汉语教学的内容要活:二、预科生汉语教学的方法要活;三、预科生汉语教学的组织形式要活.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语法研究中, "主语""话题"问题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课题.本文从赵元任"汉语主语等于话题"的观点出发,简要分析梳理了国内几位有影响的语法学家对主语、话题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并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语法化研究是中国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这种"热"不仅反映在研究者人数的增多上,更体现在人们对语法化理论的认识程度上,即在不满足既有知识状况的前提下开始的探索与反思,换言之,它是学界从知识论角度对作为方法的语法化理论进行的重新思量与考究。比如,对于一些不能用语法化理论涵盖的语言现象,它们是否应该理所当然地被排斥在理论的讨论之外?对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纷繁复杂的汉语语言现象,我们又应该在哪一个层面使用这样的理论阐释?为了对这一问题作出回应,本栏目特邀请国内汉语语法化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推出三篇笔谈。张谊生教授的文章从虚词的实化与语素的词化、陌生化变异与合理化误用、历史语料的中断与错位等方面,提出语法化理论在应对汉语语言现象时并非完全有效。另两篇则是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汉语语言现象具体阐释的案例。方梅教授等的文章以现代汉语"化"缀的演变为中心,考证了化缀词"X化"的来源问题。崔应贤教授的文章则以汉语动词重叠的演变现象为中心场域加以考察,得出尝试义在这一语言变化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并大致经历了从词汇意义、句法组合到词法形式三个阶段的结论。上述探讨,触及了语法化理论在中国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合法性问题。本刊特将其编辑发表,也是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在质疑与辩护的互动中,将汉语语法化研究推向引入,从而进一步促进汉语语法化研究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语法化研究是中国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这种"热"不仅反映在研究者人数的增多上,更体现在人们对语法化理论的认识程度上,即在不满足既有知识状况的前提下开始的探索与反思,换言之,它是学界从知识论角度对作为方法的语法化理论进行的重新思量与考究。比如,对于一些不能用语法化理论涵盖的语言现象,它们是否应该理所当然地被排斥在理论的讨论之外?对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纷繁复杂的汉语语言现象,我们又应该在哪一个层面使用这样的理论阐释?为了对这一问题作出回应,本栏目特邀请国内汉语语法化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推出三篇笔谈。张谊生教授的文章从虚词的实化与语素的词化、陌生化变异与合理化误用、历史语料的中断与错位等方面,提出语法化理论在应对汉语语言现象时并非完全有效。另两篇则是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汉语语言现象具体阐释的案例。方梅教授等的文章以现代汉语"化"缀的演变为中心,考证了化缀词"X化"的来源问题。崔应贤教授的文章则以汉语动词重叠的演变现象为中心场域加以考察,得出尝试义在这一语言变化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并大致经历了从词汇意义、句法组合到词法形式三个阶段的结论。上述探讨,触及了语法化理论在中国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合法性问题。本刊特将其编辑发表,也是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在质疑与辩护的互动中,将汉语语法化研究推向引入,从而进一步促进汉语语法化研究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的问世,把汉语语法从经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西洋语法的框架在具有鲜明的语言分析传统的汉语沃土中,形成了带有“中外合资”色彩的汉语语法学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格局,造成了形式主义的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近年来,学者们对汉语语法学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现代汉语中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在词法、句法、章法、篇法等层级上研究语言的组合形式和结构规律,使语法学的理论研究服务于现实语言活动.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篇存在人称照应依赖性以及方式、方法上的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可采用省略或补充,并根据英汉语在人称照应上的差异进行灵活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