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目前的学校教育除了较多的关注知识教学之外.在生活指导教育方面的缺失是很严重的。实施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教育,尊重人的生命成长和个体存在,并为人的一生健康幸福奠基。为此,留守儿童的教育应更加关注生活教育,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教学中,儿童理解透彻的内容常是和他们熟悉的、当下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地方,教育发生的基点在和儿童的生活接触处。儿童对教育中符号化的知识可能是无知的,但是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生活体验,而这些符号化的知识又恰恰来源于人们的第一性的生活。正是由于人类符号化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它们在儿童身上发生过程的一致性,即这些生活中的内容往往恰好是教育中儿童的规定学习的要害处或关键处,使得符号化的教育和儿童切身的生活有着内在的一致,因而探讨儿童的第一性的生活具有教育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活价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活价值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支持的、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的一项国际性价值教育计划,其基本理念是认为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能够学会新的生存技能,都有潜力成为具有爱心、热爱和平的人,并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中体现这些价值。为此,它提供了包括爱心、尊重、和平、合作、责任等十二种个人和社会核心价值,强调通过价值教育实现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铺平道路;生活价值教育在北京的教学实验表明,它是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生命化教育与生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无处不在生活之中 ,无时不在生活之中。对于成长中的儿童 ,教育无疑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儿童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 ,面对现代教育 ,我们不得不问 :教育是一种生活吗 ?儿童在教育中是怎样生活的 ?生活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又该怎样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生活 ?理论和实践都要求我们对此做出回答。一、生命诗意地栖居在生活中生活是个平常而又复杂的概念 ,它有多个方面。不仅有我们所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 ,而且有我们理想中的可能生活 ;不仅有吃喝拉撒的平凡的日常生活 ,而且有从事各种各样工作的非日常生活。无论哪种生…  相似文献   

5.
自理能力是贯穿人的一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近年来.随着社会以及国家对残疾人群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培智寄宿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宿舍指导等途径,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增强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教给培智儿童生活自理的技巧.巩固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简化社会生活、净化社会生活和平衡社会生活的功能,这种经过简化、净化、平衡了的社会生活就是“改造了的社会生活”。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的链接.要求教育活动既要关注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思想教育的课程。教材始终从加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严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整合“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精选有教育价值和生活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卢小娜 《教育文汇》2013,(17):15-17
教育要真正实现向儿童生活的回归,就必须首先对儿童的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关于什么是“儿童生活”,有一种从儿童生活的空间、生活的过程、生活的结果三个方面对生活之内涵作出的解释,为我们全面认识儿童生活提供了线索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可见,将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生活之中,让他们品德的形成源自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务必秉承“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教育理念,使品德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还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针对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精心设计.将教育活动置身于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  相似文献   

11.
武金福 《学周刊C版》2014,(8):134-135
从基本理念上来讲,小学《品德与社会》就是回归儿童生活。要想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生活又是儿童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不断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在此,笔者就对《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来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一直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重点.如何提升教育总体质量,培养优质的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就应该从教育之初,也就是小学阶段开始,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发展根基.跟随新时代教育的步伐,在众多小学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许多新型教学方式相继“出炉”.生活与项目化教学的融合便是众多成果之一.文章依据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内容,对生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化教学展开探索,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要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相契合。授受知识是为了启迪智慧,智慧获得是生活的反映,更是对生活的超越。儿童融入生活解决问题,是经验丰富基础上的德学并进,是表达基础上的理解对话,是做中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联系校园生活。参与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实践,发展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中,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为活动型综合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生活课,而是兼具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重视引导儿童获得直接体验,活动是其主要的呈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相契合。授受知识是为了启迪智慧,智慧获得是生活的反映,更是对生活的超越。儿童融入生活解决问题,是经验丰富基础上的德学并进,是表达基础上的理解对话,是做中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陶行知先生曾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句话特别适合品德课。如果脱离儿童的生活讲道德,他们得到的仅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回归点。一、品德教育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  相似文献   

18.
殷玉洁 《考试周刊》2013,(99):133-13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门课程。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我在教学实际中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将“生活化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融为一体.努力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课堂学习的主人。对于如何做到这点,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曾是杜威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教育"思想也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通过对两位教育大师有关"生活教育"思想作对比分析,得出他们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更加透彻地学习到两位大师的教育思想,并能运用到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2):13-14
现如今,乡村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由于很多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很多乡村儿童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来增加家庭的收入来源,使得很多乡村儿童逐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培养与爱护,在身体、心理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乡村儿童生活与教育现状进行具体的研究,通过对乡村儿童学习现状的具体分析,引导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关注乡村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共同努力来帮助乡村儿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与成才塑造良好的环境,切实推动农村孩子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