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意识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自觉关注、有意注意和审美评价,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习得和学得中渐次形成的思维品质、精神状态。语文意识可分为语言文字意识、文章文学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语文意识具有基础性、习得性、主体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对语文意识的培育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认为跟教师没有语文意识,或者说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有很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教师是否有语文意识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轰轰烈烈的语文新课改实验,给教师们输入了崭新的血液.新课程、新理念带给我们更多的震动与思考.但几年来,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摇摆不定的现象,也给不少教师带来了困惑,产生了"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的迷茫感.语文到底教什么?语文课到底怎么教?成了目前最需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大语文意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要重视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重视通过钻研、利用教材 ,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沟通课内外联系 ,大胆引进新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学会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更主动、更开放地学习语文 ,学好语文。二、坚定的主体意识备课时 ,首先考虑的是学生这一学习主体 ,真正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来思考问题 ,钻研教材 ,设计教案 ,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备课与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时刻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困难 ,关键考虑学生的受益。在教学设计时牢记三句话 :(1)尊重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辩论、探究,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是一位管理,更是一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是个性化教学突出的学科,语文教师应从个性化的作家作品中发掘个 性美,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强化个性化教学意识。个性化教学意识是语文个性化教学 艺术的基础和起点,只有强化个性化教学意识,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语文个性 化教学应强化七种意识:  相似文献   

7.
所谓语文意识,用王尚文先生的话说,就是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一般中学生多少都有一点语文意识,问题是有没有达到"自觉关注"的程度.一个亲戚向王先生请教如何提高他孩子的语文水平,王先生随口答道鼓励他多读书吧,准知那亲戚大不以为然,因为那孩子用于读书的时间比别的孩子多多了,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他都看了,金庸、古龙、梁羽生的还不止一遍,可语文水平还是远远不如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这孩子关注的只是武侠小说中离奇的故事情节,而没有"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今笼罩在语文教学上空的层层迷雾,语文教学工作者不能迷失航向,弱水搁浅,必须以一种容纳的气度,冷静的思索,守正创新,拨开迷雾,踏踏实实地教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坚定地用平等对话的教学方式,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丰富多彩的人生,促使学生的人格伴随着知识、智慧的增长而不断健全起来,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语文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虽然课堂改革已经掀起了一阵风波,在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无论怎么改革,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永远不能改。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所在,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主要研究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氛围需要的几种意识,通过研究,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实际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水平,因而应当引起重视,在语文教学中体现阅读的价值。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并非是其天赋的体现,而是依赖于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语文意识"支撑下的小学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展开探究,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帮助学生构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想象的训练。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但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依赖于老师的启发引导。教师如何在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以下三种做法对学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具有强大优势的教学手段,本文就怎样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恰当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论述,主要观点有:避免单纯视听冲击,教师要因势利导;讲究交流性、互动性,开拓信息课堂新天地;立足语文灵魂,避免与文本的相隔。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逐步形成语文意识。鲜明的语文意识体现在最为基础的语文学科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同时要处理好它与人文意识的关系。唯如此,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学科的语文,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相似文献   

14.
15.
备课的时候,老师们往往关注怎么教、怎么学,具有强烈的教学意识。却很少思考教什么、学什么,缺乏鲜明的课程意识。全国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第3期上撰文,论述了如何在备课中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他认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往往来源于课外的功夫。这其中之一就是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教学价值的功夫。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教学中,生态意识逐渐成为教育新要求,构建小学教学生态课堂,可以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生态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就是一种注重生态文明和自然观念的学习课堂,教师通过在教学设计中增加生态性知识和特点,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及其他科目的学习都有重要意义。新课标指出,课堂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身心综合发展,注重学生思维的提升、审美的培养等,其中,促进教学课堂生态化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其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究教师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现代意识是与现代社会、现代化紧密相关的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切先进的思维、观念和思想。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在培养现代意识时,应遵循渐进性原则、有机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培养现代意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内容宽泛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化、教学评价客观化。  相似文献   

20.
王改菊 《甘肃教育》2014,(15):87-87
正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大致可划分为三大块,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些板块涉及到的"自然"、"社会"都是人活动的大环境。在环境的范畴中,自然与社会环境是外在的,精神环境是内在的,而外在的环境污染总是由内在环境的"污染"造成的,所以要解决自然环境的污染就必须加强精神环境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解释"人文性"时说"我们所希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