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芳兰  黄琳 《考试周刊》2010,(28):34-35
习语是英汉互译中最难翻译的部分之一。其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对英汉习语互译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以期提高英汉习语互译的技巧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县民 《时代教育》2012,(21):203-204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学对比,探讨了语言学理论中语用对比与翻译的关系,先后分析了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交际原则、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要素对英汉互译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英汉互译中的词汇常存在各种不对等关系,包括形式和意义上的.本文从不对等现象出发,挖掘了语言体系与文化背景两个角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且经常使用多形式的修辞手段,在使用中不可任意拆除或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要准确翻译习语就必须正确理解习语产生的背景,正确运用特定的术语和修辞格。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翻译课程中学到了许多关于英汉互译的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翻译技巧和水平,也努力在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几年的学习与练习,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些我们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对专科新生英汉互译典型错误分析,从语法和化等方面指出专科学生在英语使用上的很多错误属于语言迁移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由于长期以来受汉语的影响,学生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力求英汉之间的字句对等而忽视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与各自的特征,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翻译时遵守两个原则,即忠实于原文,符合译出语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8.
北京高职考试作为6月7日一个独立的考试体系,其中的英汉互译部分是高中阶段没有涉及到的,可供老师参考的书籍少之又少。而这部分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用处又很广泛。因此,我就这部分同学们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主要涉及到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英汉两种语系的不同及英汉互译的一些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释了法律资料英汉互译中语言空缺的具体概念,并通过绝对空缺、相对空缺两种情况论述了语言空缺现象的类别。进而基于此,分别从不译、生造、意译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翻译策略。以期能够有效解决法律术语空缺问题,提高译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英汉互译中增词实例的对比分析,探讨如何运用增词技巧再现语言魅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语言学家兼翻译家Nidar的“功能对等”理论成为翻译理论领域的主流。该理论现已被广泛采纳并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翻译,它对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士或第二语言学习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别以词汇、语句和语篇为基本翻译单位,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式、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异同和两种语言人们的审美和情感倾向性的异同,来探讨翻译中如何运用“功能对等”这一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2.
陈静 《考试周刊》2013,(45):84-85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普遍存在种种词语空缺现象,这给语言的理解与翻译增加了难度。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立新 《课外阅读》2011,(8):241-242
英译汉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相异之处,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是十分重的。这里将针对两种语言在词汇及句法方面做一些对比,从而总结出一些翻译时应注意的情况,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王喻 《林区教学》2012,(10):50-51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文字与另一种文字之间的转换,它还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影响下的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的转换。从英汉语言不同的叙述视角对比入手,列举了英汉语言中对某些相同的事物、现象所采用的不同叙述视角示例,并由此分析了能够运用于英汉互译中的几种叙述视角转换技巧,从而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体现英汉各自的语言习惯和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迪 《海外英语》2023,(22):75-77
语义学是语言学中研究语言存在意义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在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跨学科内都有所体现。在翻译领域,纽马克曾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提到语义翻译,即译者可以从词汇、短语、语篇等语言单位出发,深究它们的语义在译文中的意义,来对原文进行翻译。该文将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英汉互译中出现的用词差异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探讨词汇这一单位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过程,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空缺现象。本文旨在从翻译的本质出发,探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词义空缺现象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国经济、政治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及其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和影响不断加强。一个国家的特有事物渐渐进入另一个国家,而表示这些特有事物的词汇也渐渐融人到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之中。而文化间的差异造成的文化空缺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带来困难,甚至会使人们产生困惑。由于文化的差异,一种语言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这种情况称为词汇空缺。因此,翻译时遇到词汇空缺现象要认真对待,将那些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外来词语及概念用本族语进行贴切的转换,更好地促进各国语言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习语的文化信息丰富,记录了各自民族的历史,反映了各民族的宗教、文化及生活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性.通过对英汉习语的比较来了解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内涵和异同,以达到更好地翻译和理解英语这门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将源语信息以自然而恰当的意思和匹配的风格用目的语表达出来叫做翻译。翻译不仅是语言的问题,还涉及到文化,是不同语言之间文化的转换。译者应该在译品中和谐地进行文化交流,避免文化间的转换失误,使作品更加生色。  相似文献   

20.
英汉互译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只有融入文化因素的英汉互译才是完整的、有灵魂的。然而,不同领域甚至不同方面的英汉互译对文化因素的体现和运用程度各有不同。本文将从诗歌互译、题目互译与习语互译三个方面分析文化因素扮演的角色,从而为文化翻译甚至文化交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