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心     
叶倾城 《阅读》2006,(5):13-14
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外婆忘了外公。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们.只记得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  相似文献   

2.
回忆母亲     
冰心 《阅读》2011,(5):10-11
亲爱的小朋友:昨夜还看见新月。今晨起来,却又是浓阴的天!空山万静,我生起一盆炭火,掩上斋门,在窗前桌上,供上腊梅一枝,茗香一炷,清荼一碗,自己扶头默坐.细细地来忆念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3.
回忆母亲     
刘克锡 《阅读》2014,(9):12-13
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相似文献   

4.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阅读》2009,(7):19-20
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相似文献   

5.
刘媛媛 《职大学报》2012,(6):35-36,101
《美丽的日子》描写老少两位母亲之间的博弈,在这场看似鸡毛蒜皮琐碎庸常的故事里,充满了女性对社会、对他人的较量和抗衡,彰显出母性的忍隐与坚强,也弥漫着作为女性的无奈与哀伤。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牵挂     
张宪哲 《阅读》2006,(9):12-13
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离家乡100公里以外的城市:父亲早逝,身为长子,每个月他都雷打不动地回老家看望母亲。  相似文献   

7.
网络与教育有不解之缘,网络的资源共享性、超越时空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为利用网络实施母亲教育提供了可能,应多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实施母亲教育。  相似文献   

8.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品,讲述了曹七巧用黄金的枷锁劈杀了她自己和子女的命运的悲剧。本文主要以虐恋文化背景下分析七巧与子女的关系,揭示了母亲与子女的施虐和受虐的关系。以及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在父权缺席下对权力和欲望的僭越。七巧和子女的关系是变态和扭曲的,这种关系与张爱玲和她母亲的关系也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了母亲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当代母亲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受教育程度城乡差别大;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方式失当;过分地看重孩子的分数;过多地盲目攀比;心理焦虑过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关注农村母亲受教育状况,提高城乡母亲的文化和教育素质;树立家庭教育新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学会欣赏孩子,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完美人格;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教一体”的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0.
冰心 《阅读》2010,(6):F0004-F0004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女作家之一的池莉,她在作品中总将自己置身于市民的立场来描绘平凡人的琐事,极力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和人生价值观,小说在刻画母亲形象时一贯站在世俗的角度,客观真实地还原出母亲形象的世俗性,清晰地呈现出世俗母亲的日常生存真相和精神状态,倾力书写了一个个形象鲜活的“世俗化”母亲形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城市小学生母亲基本情况、角色作用、教育观念、教养方式、教育需求等内容的调查,反映出母亲的素质有较大程度提高,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有强烈的教育需求,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趋于合理化,但仍存在母亲职责认识不到位、重教不会教等问题.需进一步强化母亲意识,发挥母教优势,加强家教指导.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文女作家张翎在其小说中刻画了众多母亲形象,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张翎笔下的母亲形象,即传统的"良母"、异常的"恶母"、移民的母亲。这些母亲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女作家个人的生命体验,传递了作家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冈升平在《母亲》这篇小说里塑造的鲜活生动的母亲形象揭示了日本传统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在对母亲的忏悔里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思念。《母亲》是大冈升平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通过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分析其小说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人与生俱来的基础性教育,具有生活化、身教重于言传,情感体验、长期性、潜移默化的特点。母亲在家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也要防范五种负面教育倾向。  相似文献   

16.
父母作为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进程。本研究从父亲和母亲两个视角,探讨了父亲教养方式对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提出了父亲作为亲子关系中的"最重要他人"对母亲教养方式的显著性影响和对个体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关于母亲的四个问题:1.母亲的认知模式。2.母亲的范畴结构。3.母亲的原型。4.关于母亲的心理定式。从原型理论来看,"父亲的合法妻子并生养孩子"是母亲范畴的原型。但原型效果本身不足以组成心智表征理论。相反,原型应该被理解为所涉及认知模式的副产品。同时。范畴结构的产生也离不开认知模式。由于不同的文化、认知差异。人们以不同类型的母亲作为判断、推理的标准,形成心理定式。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女性视野中,张爱玲的创作是对传统的一种破坏,但同时也是对现代小说形象的一种丰富。在新旧跌宕之中,张爱玲用一种现代性的视角对传统“母亲”形象进行了解构,同时她又以悲凉作为现代性女性的命运归宿,这种现代意义指向性下的创作及其所产生的审美价值,对当下乃至现代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何亚涛 《阅读》2014,(15):18-20
<正>阅读指引母爱,是一个饱含温柔挚爱深情的永恒话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古代诗人孟郊对母爱的理解。让我们来诵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走进老舍的人生经历,来再次感受母爱的力量吧。  相似文献   

20.
何亚涛 《阅读》2013,(27):18-20
阅读导引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从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离上海后10天,在船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她写下了这首思念母亲的诗——《纸船寄母亲》。让我们一边诵读,一边跟随她的纸船,悄悄地驶进她心灵的港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