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导向是指编辑根据社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文稿进行选择和优化,引导文化生产和消费,推动文化的发展,提高人们素质的过程。在当今数不胜数、良莠并存的信息大潮里,如何帮助读者辨别精华与糟粕,不断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编辑的导向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从中介地位看编辑导向作用 作者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读者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者,其关系也正如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一样,是一对又联系又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作者与读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读者文化需求的满足仰赖于作者的创作,作者的精神产品的价值又必须通过读者的文化消费,被读者接受而实现。另一方面,作者与读者又是矛盾对立的。作者的创作总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专业专长,且常常是表达个人的感受和信念。读者却不是全盘接受作者的产品,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其所需,择其所好。因而作者的产品可能不符合读者的需要而被淘汰,同时读者需求不为作者所  相似文献   

2.
作为市场营销因行业分类而产生的一个分支,期刊营销具有市场营销的重要特性一市场功利性,它需要通过销售期刊产品来获得利润,其价值取向是以利益为重的。但是,期刊作为媒介产品,又具有媒介的传播特性,需要考虑读者的精神需求,期刊营销就呈现出复合性的特点:既具有精神产品的价值性,又具有物质产品的商品性,一方面卖期刊,另一方面卖出版价值与精神文化;既需产品营销又需广告营销与品牌营销;既要关注传播效果又要关注经济获利;既要重市场效益又要重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出版界,有一些理论问题常常引起争论,例如图书是不是商品?出版社要不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出版社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等等。这些问题,与出版经济政策的制订有密切关系。(一)图书是不是商品,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有些人强调图书是精神产品,不承认它是商品。这种说法是很难站住脚的。不错,图书是精神产品(严格地讲,图书是精神产品和其物质载体的结合物),但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并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通过流通渠道,投入市场,供读者购买用来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政治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精神产品的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中间,出现了“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当成商品的现象。报纸,这个具有强烈阶级性的舆论工具,居然也有人主张要商品化,说什么“报纸是一种商品,是读者花几分钱买来的商品。因此,报纸要满足读者的需要,要对得起读者的几分钱。”这种说法对吗? 我们不否认,报纸的流通和其他商品有某些共同点,人们要花钱买。此外,就“对不上号”了。从价值上看,报纸同商品  相似文献   

5.
编辑工作的质量决定期刊的质量,是实现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转企改制势在必行的今天,编辑工作必须要在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整体设计等编辑实践中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创新策划则是实现期刊质量提升、满足读者需要的关键。创新策划固然源于报刊社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报纸是精神产品,产品必须讲究质量,切忌粗制滥造。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报纸的质量包括稿件质量、编排质量、校对质量和印刷质量四部分,本人仅就编排质量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图书社会效益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活动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这是我国出版业必须认真贯彻的重要原则。图书的社会效益是指图书有益于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出版效果。关于这一点出版界已形成共识。但是图书的社会效益如何衡量,如何量化,即如何评判一本图书的社会效益好于另一本图书的社会效益。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图书的社会效益的产生过程作一微观描述。一本图书要产生社会效益首先是该图书要有读者,图书的社会效益的产生是通过该图书的读者来体现的,不能想像一本没有读者的图书会产生社会效益。其次,该图书能对读者产生一定影响力,这个影响力表现为该图书所载信息或被读者所认同,或给读者以启示,或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或是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或是满足了读者的各种情趣。总之,该图书影响了读者今后的行为。这个影响力对不同的读者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即使是对同一位读者因时间的差异其作用效果也不同。甚至对这个读者起正效应,对另一读者会起负效应。如专业图书对不同的专业人员产生的影响力差异就很大,同样一本《唐诗三百首》读者对象不同,其对美的享受程度也有差异。像《红楼梦》《人体摄影画册》等作品对文学家、艺术家或其他一些读者来说,能起...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期刊的价值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作为精神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为它们都要投入必要的劳动量,需要一定的成本。不同之处在于,学术理论期刊作为精神生产的成果,除了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即是说学术理论期刊的存在和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作用于人们精神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志、情操,制约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种产品双重属性,相应地引发出两种不同的效益追求:第一,作为商品,学术理论期刊要重视经济效益,尽量地实现盈利;第二,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学术理论期刊要讲究社会效益,必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受双重性制约的两种效益之间的种种矛盾,在学术理论期刊走向市场的条件下,尤其需要人们通过改革措施自觉地加以调整。其调整的原则就是邓小平1985年9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此为根本准则。  相似文献   

9.
张斌 《青年记者》2012,(32):38-39
期刊编辑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出版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期刊编辑只有不断提升创新意识,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创新性编辑工作,才能更新编辑观念,开拓新选题,创造性地加工稿件,以刊物独特的个性吸引读者,从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出版单位创造出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概念和本质关于什么是创新有很多种解释,但目前较通用的关于创新的广义的概念是:"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或引入新的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造出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等新事物并将之应用于社会以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等。"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产业论”虽有诸多内在缺陷,但它对图书馆发展道路的探索精神以及知识经济学的独特视角值得深入研究。图书馆产业化不可行,但产业精神不可少;应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无私奉献与有偿服务、读者满足率与馆藏利用率、开源与节流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黄宇  杨金妹 《出版广角》2013,(Z1):61-63
细化图书市场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复杂性,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出版社发现市场机会,满足读者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出版社集中人力、财力投入目标市场,保证图书适销对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对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要求也越高,图书市场也因此更加细化。所谓图书市场的细分,是出版单位根据读者不同的需要,把市场划分为不同兴趣和需求的读者群体,并从中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细化图书市场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复杂性,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出版  相似文献   

12.
记者文摘     
精神产品不能商品化 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多数是要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但是无论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都必须以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为根本目的。为了实现这个根本目的,我们的精神生产部门不仅要努力增加精神产品的数量,而且要努力提高精神产品的质量,就是说,要力求每一件精神产品都具有爱国的、革命的、健康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尤金·麦卡锡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理念,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长期以来风靡全球.而产品在这个营销组合中处于核心位置,具体到出版业而言,图书能够满足读者知识和文化等精神层面的需要是其立身之本,我们讨论一切图书营销的问题当然也应当从其产品--图书谈起,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者的阅读体验最终需要通过图书以及相关服务来实现,而图书的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仅仅是在产品策略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图书的使用价值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期刊经营六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祥 《传媒》2001,(5):29-30
经营是一个广泛的经济范畴,它包括经营思想、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经营范围(或经营层次)、经营方法等等,现代期刊的经营是指期刊编辑出版的市场预测、选题策划、期刊的效益发析以及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印刷、发行、广告、资源配置等一系列生产和营销活动,期刊经营的目的是满足读的精神生活需要,是为了给读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本重点谈谈现代期刊经营的六大层次。  相似文献   

15.
出版文化建构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周涤尘,谢珩一、出版文化建构是一个历史的范味出版文化的生产是人类精神需要的意向性满足。出版文化就作得和编者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其思想来影响读者,就读者来说,他们需要作者、编者创造出他们喜爱的作品。在一般情况下作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16.
寻求图书出版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继 《现代出版》2003,(1):23-24
图书的社会效益就是图书发行后在社会上所产生的效果,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出版经营活动获得的经济收益,两者之间具有特殊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任何商品都有实用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就是购买它的使用价值。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社会效益(即其使用价值)要在市场流通中来实现。社会效益虽然不能被精确地用数字计算,但它实际上不仅有大小之分,还有正负之分。最直观的衡量社会效益指标就是发行量(实际读者数)。我们做每本书都有确定的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潜在读者),图书在流通中被实际消费的数量(包括购买和…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读者需要广泛、学科热点分散的综合性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最大程序地满足各专业读者的借阅需求,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投入的社会效益,是图书馆采访工作长期面对的难题,对读者的借阅行为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利用读者借阅数据指导文献资源建设,可以增加图书采访行为的科学性、准确性,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8.
图书流通率是衡量图书馆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的主要指标。图书流通率高,说明读者到馆率高和文献利用率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好。因此提高图书流通率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任务。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图书馆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类用户的需求,成为名符其实的文献信息宝库。作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和现有馆藏资源,进一步提高图书流通率,满足读者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蕉城区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讲究经济效益是时下的热门话题。我在书店工作这许多年,常听人们议论经济效益和创造多少利润,却很少听人们谈论社会效益。在我国,图书发行企业通过发行图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智力发展的需要,社会效益应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20.
试论报纸发行的多渠道营销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行已逐渐被各报社置于各项工作的龙头地位。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要进行产品定位,需要进行营销策划。从实现报纸的社会效益来说,发行渠道是连接报社与读者的桥梁;从实现报纸的经济效益来说,发行渠道使报纸这种商品得以流通、销售到读者手上。发行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关系着报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报纸发行渠道执行的功能也就是营销渠道(又称分销渠道,贸易渠道)所从事的工作,执行着把一种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任务。目前我国报刊发行渠道的现状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