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报道中,时见“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某种结果或行为的句式。每读到此,总要揣摩一番;揣来揣去,总觉得这个“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或有行文上的需要,大多是可有可无以至多余的。且举近来所见数例试析。 [例 1]“去年我省陆水湖(旅游业)也曾红火过一阵,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持续下去,个中原因值得深思。”(见《湖北日报》200年4月某期所载《10个武汉人出游单个去了天柱山》) [例2]“1948年,当时已成为最年轻的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陈省身由于种种原因再次应关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之邀,举家赴美。”(见《人民…  相似文献   

2.
谈“像”与“象”的用法编者按:本刊曾于1993年第4期发表了聂方熙同志写的《谈谈“象”与“像”》。同年第6期发表了卢慧筠同志写的《也谈“象”与“像”》。之后每年都有几篇来稿讨论“象”与“像”的用法问题,本刊便没有再刊登。现在刊登张小白同志写的《谈“像...  相似文献   

3.
“的、地、得”的用法,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在编辑稿件中,发现不少通讯员仍未掌握它的规范用法,常常将三者混为一谈。现摘录一组浅析如下:①场长对如何发展今年的庭院经济作了详细地汇报。②同志们愉快的接受了支援秋收的任务。③王大爷激动的热泪盈眶。的、地、得作为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成份和中心语之间的关系。在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的附加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史,最早的正式图书应该是简牍。大约产生于商代末期的“简牍制度,流传广,影响深远。它一直延续到汉代,约有千年之久。本文对“简”、“牍”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详细论述,以期让广大读者对其能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史,最早的正式图书应该是简牍。大约产生于商代末期的简牍制度,流传广,影响深远,它一直延续到汉代,约有千年之久。本文对简、牍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详细论述,以期让广大读者对其能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每个虚词都有它的个性,必须切实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如果虚词用得不对,那就会影响语意的表达,甚至会产生错解。“以”是文言虚词,现代语中仍在使用。《人民日报》1981年13月16日第7版有这样一句话:  相似文献   

7.
“动”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事物显示旺盛生命力的根源。新闻报道中的“动”,既体现记者的思维是否活跃、敏捷,也反映记者观察分析事物的视角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穿透力,同时也反映新闻媒体是否能够牵动读者、链接杜会、影响受众,以及新闻报道、媒体版面是否群活、可读、吸引人、因此,各大新闻媒体在每年报道“两会”的激战中,追求“互动’理念,采用‘互动’、“联动”的方法,充分、全面地报道代表、委员和普通百姓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生动、形象地展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精神风貌。而今年“两会”报道中的“互动”,体…  相似文献   

8.
“刹”有两个读音。一读Cha,如“古刹”、“刹那”。“刹那”是梵语的音译词,指极短促的时间。解放日报去年12月18日头版头条消息中,把“一刹那”错为“一霎(Sha)那”,头版右下角的言论中干脆用“一霎那”作标题。“刹”和“那”两个字表示一个词素,拆开来就失去本来的意义。这里该用“刹”而没用。但是,中国青年报今年2月4日《维纳斯,与美的评判》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新华日报》和《南京日报》都在第一版刊登了省大学生作文竞赛举行授奖大会的消息。稿件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但两报对稿件的编删和标题制作上显然有高低。《南京日报》的标题是:《省大学生作文竞赛孙晋芳夺魁》,文中有近一半的篇幅报道了孙晋芳如何写出《为祖国奋  相似文献   

10.
11.
一些报纸“等”字用得不当。比如:……等5个工厂,……等10个省,在“等”前面举的厂名已有5个,举的省名已有10个,那么  相似文献   

12.
浅谈﹃和﹄与﹃或﹄作为连词时的区别煤炭工业出版社辛广龙科技文稿中,“和”与“或”作为连词时,使用频率是较高的。由于科技著作的作者通常不太注意文词的合理用法,常将两词混为一谈,给技术内容的表述带来了曲解,甚至造成表述错误,因而有必要分清“和”与“或”作...  相似文献   

13.
周贵安 《新闻窗》2006,(5):45-45
不久前,一位脱口秀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点评的主题是如今生活中小偷猖獗,行人避之不及;可毕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小偷再怎么厉害,警察也能让他们没好果子吃。说到这里,那位主持人似乎意犹未尽,在“奉劝”小偷们要当心一点的时候居然说“应该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偷窃”。我认为这与其说是主持人的个人素质问题,还不如认定这是一个关于如何把关的问题。把关是新闻工作者的日常必须要接触的,也是必须要做好的。如果把关的工作做不好,就有可能造成职业道德的失范。  相似文献   

14.
1987年6月,乌鲁木齐市青年路菜市场发生一起工商税务人员违反政策,坑害农民的事。我采写了一篇《菜市场风波》的批评性报道。稿子在中央台《全国联播》、《新闻和报摘》节目播出和《新疆日报》刊出后,社会反响较大。回顾此稿采写,对比以前写过的批评稿,我体会到: 一、选材要准。我们的社会有这样一种现象:新闻单位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是接待上访者,人民群众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上告无门,诉讼无望,便寄希望于新闻单位运用舆论力量上干预。国家法律、中央政策由于执行者水平的差异,各种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出现,导致批评报道的素材比比皆是,写什么不写什么,就成为正确使用“舆论监督”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上”和“以下”这两个表示概数的词我们经常用,用词不当甚至出错的也不少。这里先讲个小故事。某单位制定了这样一条制度:“出勤95%以上得全奖,出勤95%以下得半奖”。有个工人出勤正好是95%,他要求拿全奖。理由是出勤不是“95%以下”,而单位领导只给他半奖,说他出勤不是“95%以上”。结果爭执不下,不得不请上级来裁决。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制定制度者没有弄清“以上”、“以下”的用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顶真(又称“连珠”)和回文是两种比较有趣的修辞方法,但绝不是单纯的文字技巧、无聊的文字游戏。因为语言是思想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意思有它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顶真”与“接力赛跑”有着某些相似的地方:第一个运动员拿着接力棒跑上去把棒递给第二个运动员,第二个运动员接过棒再跑上去把它递给第三个运动员……这种把上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一句开头的词语,一句句首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修辞方法,在修辞学上称作“顶真”。  相似文献   

17.
有时在同一句话里,用不用“的”字都可以。如“死的狗”,也可说成“死狗”。但在有的地方,少了一个“的”字,就会产生误解。例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 不要吃死团鱼、螃蟹、鳝鱼(《知识窗》1982年第1期第31页)当时我看了这个题目就纳闷儿:“死团鱼”固然不能吃,“螃蟹、鳝鱼”怎么也不能吃呢!当看了文章内容以后,我才明白:原来是指“不要吃死的团鱼、螃蟹、鳝鱼”。  相似文献   

18.
在科技期刊中,"氨""胺""铵"是经常被混淆、错用的。现辨析如下。1氨氨或称氨气,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气体,  相似文献   

19.
“加以”“进行”之类动词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以”是从文言的“加”字发展出来的。“加”字单用,在现代文章里也可以遇到。例如: (1)国民党反动政府军政人员,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者,人民政府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就是“不俘虏,不逮捕,不侮辱”,“加”字的意思相当“虚”,去掉之后,原句的意义不变。“加以”的情形也一样,“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变”,去掉“加以”,说“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意思也一样。跟“加以”用法类似的动词很多,常见的有“作、进行、给以、予以”等等。例如: (2) 跟敌人作斗争。 (3) 到现场去进行调查。 (4) 对于一切反动的作品必须给以严格的批判和  相似文献   

20.
由迪思 《大观周刊》2012,(37):15-15
本文以“have+名词+过去分词的”结构被动语态、“make/let sb.do sth.”结构使役句,以及其对应的目译为例,通过对英日语被动语态和使役动词用法的比较.从东西方“自我意识”的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其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