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督教文化精神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建构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基督教文化不仅仅是“罪感”文化,更是“爱感”文化,它的“博爱”之情与“谦卑”之心有助于提供一种接近于文学本质的“博家现实主义”;基督教文化是“普世”性文化,它的“普世观”有助于提供一种走出中西对峙模式、实现文化融合的领带和思路;基督教文化对称漫全球的“后现代”思潮作出了神学回应,立倡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提供一种后现代主义发展的新向度;基督教文化不是律法性的“审判”文化而是恩典性的“赦罪”文化,它的宽恕与宽容有利于提供一种切实促进文学繁荣发展的宽容性批评原则。  相似文献   

2.
从四个方面论析京派批评的文化特征:群落构成的文化内涵、文学本位的话语立场、东西整合的文化思维及浓厚的文化启蒙色彩。这构成了京派批评的群落标识。  相似文献   

3.
台湾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也是原住民族群文化日益衰落的过程。原住民族群文化的黄昏处境引起了原住民知识分子的高度警觉。为拯救濒临消亡的族群文化,不断成长中的原住民文学自觉地进行抗争。在文学场域中坚守族群文化的主体地位,找寻和重构失落的族群文化。  相似文献   

4.
台湾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也是原住民族群文化日益衰落的过程。原住民族群文化的黄昏处境引起了原住民知识分子的高度警觉。为拯救濒临消亡的族群文化,不断成长中的原住民文学自觉地进行抗争,在文学场域中坚守族群文化的主体地位,找寻和重构失落的族群文化。  相似文献   

5.
启蒙文学的建构与解构,即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向.这一转向既是政治对文学的强加,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启蒙文学的建构与解构是文学与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魏晋时期是家族文学自觉建设的起步阶段,也是其作为一个文学分支自觉建构的开始。这种自觉建构主要表现为重情、善变、尚雅、崇文的家族文学思想逐渐清晰,家族文学创作内容逐渐类型化,并表现为四大主题:述德、训诫、亲情与家族日常生活。家族文学活动丰富多样,对提高家族文学名声、展示家族文学优越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战争语境形塑了抗战文学,它的本体特征体现为民族意识强化,文学承担救亡的时代使命,由于强调集体行动的合力显效性,使得中国文学自五四以来的个人思想出现式微的倾向。抗战文学在寻找民族身份和价值认同的合法性道理上,开启了对传统伦理的重新体认,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特质增添了新的底色和生机,其文学史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存在于语文阅读教学现象之中的语文阅读审美精神,30年来,经历了文化蒙昧与文化启蒙,当下面临着分化与众声喧哗。我们提倡对话沟通,构建语文阅读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9.
存在于语文阅读教学现象之中的语文阅读审美精神,30年来,经历了文化蒙昧与文化启蒙,当下面临着分化与众声喧哗。我们提倡对话沟通,构建语文阅读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本身具有其深层内涵,即化转型,它是人的生存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用现代工业明的技术理性和人本主义启蒙和塑造中国人以构成现代化主体,这是中国化转型的主导价值目标,同时它又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化建构的框架内涵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11.
身份认同与文化想象——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的文学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学的标志。民族特色,也就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民族性的形成与获得是一个建构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身份认同、文化想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建构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就是要求作家在文学中表达民族的生活,关注民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与现实处境,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民族精神与文化品格,揭示民族命运。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西文化"结婚论"者,粱启超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吸纳与扬弃,中国文学"尚用""教化"的传统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其"文学工具"论建构的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思想提供了哲学背景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西文化"结婚论"者,梁启超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吸纳与扬弃,中国文学"尚用""教化"的传统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其"文学工具"论建构的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思想提供了哲学背景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4.
概括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内涵,结合它产生的时代背景观照其主要内容,探寻“文学主体性”理论建构存在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吴秀明从事历史文学研究已经三十余年,经过了文衣解读、理论建构、文化阐释等不同的研究历程,他总结并建构了历史文学的创作原则和严密完整富有创新的理论体系.中国历史文学研究终于超越了此前那种感悟评点式的评介和研究.有了属于自己宏富而严谨的理论体系。他这种超越自我、不断精进的学术研究理路,不但对历史文学研究作出了独特的学术贡献.也为当下的研究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16.
消费文化下的文学研究是当前文艺学的热点之一。消费文化是在消费成为一种主流时,社会主流群体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集体意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在此情景下的文学研究所面临的是后现代语境和文学上启蒙范式的失落。消费文化对文学研究的激荡与提升可使其更加关注视觉文化与文学接受者的地位,并且更加关注自身的理论建设。当然,文学研究还需对自身进行及时重建与调整,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同一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其价值体系则体现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修性养德,人际协谐;集体本位,天下为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接轨,着力于观念和思维方式、传统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文化建设职能的发挥离不开文学批评的充分参与,而作为文学批评学术人格的建构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首先,它要求批评家确定高尚的道德人格,这是开展文学批评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其次,不断完善批语家的学术人格,这是文学批评实现其文化功能重要的原发性主体标志。  相似文献   

19.
编辑活动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一方面,编辑活动要收集、判断所有文化产品中的精华,通过创造性的编辑活动,将其纳入传播渠道,使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已有的文化结构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车轮时,编辑活动就要兴利除弊,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观念,推进文化的革新,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从三方面阐述了编辑活动的文化建构功能,以期探索在我国改革开放所处新的历史时期编辑的文化特征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古代音乐文学教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人们对现当代音乐文学的教学研究相当薄弱.现当代音乐文学包括流行歌曲歌词、民歌歌词以及"民歌体"诗歌和戏曲曲艺(如歌剧、舞剧、秧歌剧、现代戏、京韵大鼓、评弹、说书)的唱词等.其中流行歌曲歌词是主体部分.借鉴古代音乐文学的教学研究体系,联系现当代音乐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实际,应当从现当代音乐文学文献学、现当代音乐与歌词关系问题的教学与研究、美学的教学与研究等10个方面加强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