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盛可以的小说多以女性为关注对象,从文化、:处境、爱情、婚姻等不同视角透视当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在观察社会、剖析人生、展露人性的过程中,揭示出女性的“身份”之痛。这种身份之痛表现在城市对女性的吸引与拒斥,女性对故土的归属与离弃,以及女性性别所留下的第二性烙印。身份之痛体现出作者对女性生命本体、生存困境与情感困境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关于女性命运及形象的描写已不再是稀奇之事,但从女性纤敏的心理和繁复的生命体验来关照女性之自恋与人生之挣扎而引人注目的当属女性作家王安忆。作家以独特的想象方式,对女性之所以成为女性的生命符码(即女儿、妻子、母亲)进行无情的自恋拷问,其中有关女性人生的放纵、企求、无奈的叙述则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内涵和文化意味,同时也使其女性人物传达出深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女性人生教育王爱平一、不同的人生角色和人生轨迹女人与男人是有很大差异的:男女两性生理结构与生理机制不同,与之相应的心理特征和智力发展状况也不同;他(她)们的历史境遇和现实处境、他(她)们的人生角色也不同;女性的人生道路是不同于男子的一种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4.
邢莉<游牧文化>论述了蒙古族民俗方方面面,突显了草原牧业民族特色;她强调中国女性文化是女性群体创造的文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渗透着人文精神的智慧;刑莉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比较中,探索东方产生天地崇拜的真元,是对生的执着;强调"天人合一,回到了人生".  相似文献   

5.
女作家视域中的女性形象,从某种程度而言承载了更多自我人生的体悟与身心的问责。此种女性自我身心意识体现在文学创作与女性之社会性展现这两个层面。本文透过当代女作家家族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析,阐释人物的心灵空间与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传统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儒法兼有,而在人生处世立身方面,则是儒道佛杂糅、儒道互济,给人生以力量和智慧,引导人生开拓与避险,给人以精神安身之所。探究儒道互济的人生论,对我们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从积极进取与无为无欲的人生态度中吸取智慧,在人生征途上进退有方,徐疾有度;从见利思义与物我两忘义利观中寻找平衡点,享受现代物质生活,更注重高尚精神生活追求;从推己及人与顺世安命的处世准则学习为人处世艺术;从仁民惜物与道生万物互利共生自然观中借鉴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家庭既是女性作家关注之所在,也是最能展示其创作个性和才华的舞台。当家庭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爱情婚姻成为她们自由言说的存在时,独特的童年感受便不自觉地渗透于文本。张爱玲和林海音的小说都以“家”为聚焦,但落笔却大相异趣:张爱玲刻划了婚姻中女性的扭曲。展示着人性之卑弱;林海音诉说了婚姻中女性的压抑,赞美了人性之善良。然而,在看待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无奈时,两人却有着同样的悲悯。  相似文献   

8.
该文将《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放在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着眼于封建皇权对女性的魔力与制约进行描述和评析,从而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争夺皇权的参与者,维护是极的牺牲品,实现皇权的工具。进而指出:《三国演义》中女性的人格意义,全是在皇权的天平上进行价值判断:凡维护者,皆肯定;反之,则否定;连同伦理道德,也必须屈从之。从而,揭示了三国女性的皇权崇拜的奴性意识以及由此而被扭曲了个性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9.
爱是伴随人生的一种必要的生存状态.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女性追寻理想爱情的艰难历程.她们从情爱欲望的觉醒告白到性爱标准的理性思考,从女性生存困境的拷问到女性本体深层意识的探寻,虽然她们的探索至今与理想目标尚有距离,但是她们毕竟是在一步步地逼近幸福的彼岸--平等、和谐、民主的两性之爱.  相似文献   

10.
爱是伴随人生的一种必要的生存状态,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女性追寻理想爱情的艰难历程,他们从情爱欲望的觉醒告白到性爱标准的理性思考,从女性生存困境的拷问到女性本体深层意识的探寻,虽然他们的探索与至今与理想目标有距离,但是他们毕竟是在一步步地逼近幸福的彼岸-平等,和谐、民主的两性之爱。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非常认同普通人,被芸芸众生对待人生的肯定态度深深感动,从他们不彻底的人生追求中找到了自己的写作题材和美学方向,也找到了与读者沟通从而赢得读者的途径,这成了她的作品魅力的重要源泉。这种认同有她个人的原因,也同时代的演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缪塞与郁达夫虽然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与不同国度的两位学家,然而,他们既有着相似的个性与气质,又有着相似的人生态度与创作风格。特别是他们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更有着无法剪断的血缘联系。从郁达夫塑造的“零余”形象身上,可以窥见缪塞笔下的“世纪儿”形象的影子。虽然郁达夫在各种述中避而不谈缪塞,但是,缪塞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他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3.
唐代上层社会妇女婚姻地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上层社会妇女的婚姻生活仍然局限在择偶不自主、生育无节制的传统樊篱内,且忍受着一夫一妻多妾制给女性心灵带来的深刻痛苦,并未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开放、自由,而且由于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道德对心灵的禁锢,虽然政府对离婚和再嫁有了宽松规定,也并未有多少人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4.
弃妇是男权中心文化的历史见证.《诗经》里记录了男权中心文化将思妇沦为弃妇的全过程,甚至可以说,《诗经》是男性无条件征服女性的文学记载.弃妇的形象并不是单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一种模样,而是由众多篇章组合起来演绎出的一个有机整体.弃妇的形象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弃妇被弃前后在家庭角色中所表现出的品格;二是被弃后对此一命运的态度;三是社会对弃妇本身态度的评价.这三个层面结合起来,在文学史上构成了完整的弃妇形象.  相似文献   

15.
理查德·赖特在文学作品里把女性人物描写成缺乏个性和主见、生活堕落、愚不可及的“他者”,把男性人物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挫折都归咎于女性,渲染女性是祸水的男性偏见,严重扭曲和丑化了女性人物的真实意象。赖特的写作方法沿袭了“妇女是为男人而造”的父权制观点,对女性人物的失真描写显示出男性作家在塑造女性人物时的局限性和败笔。  相似文献   

16.
17.
赛珍珠《群芳亭》与沈复《浮生六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珍珠的《群芳亭》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印痕的长篇小说,主要内容与清代沈复《浮生六记》有许多相似之处。赛珍珠可能藉由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著作的启发而关注到这部清代随笔。《群芳亭》在情节基础和人物性格设计上虽受该作启发,但人物身份地位、生活目标和生命轨迹都发生了现代性转变。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要为中国传统女性探索一条通向现代的自救之路,体现了她特殊的东西方文化观,但人物形象难免因观念先行而有失自然真实。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change the attitude of early adolescent female and male students toward scientists and women in science, students in the middle school/junior high grades were exposed over a two months' period to women science career role models as part of their science instruction. This treatment positively affected th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scientists and toward women in sci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of science in the middle school/junior high should periodically bring community resource people who use science in their careers to the classroom to act as role models and that women should be included among this group so that the attitudes of both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toward scientists and women in science might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9.
中年是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人生阶段,中年职业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上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稳定,并通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关系取得了一定成就,受到职场的重视和信任;由于被信赖、被依靠,责任和压力聚集在一起,加之生理自然规律的发展,中年职业女性或许会更早进入更年期。大部分的中年职业女性对于更年期有着一定的心理恐惧和排斥,但是更年期是女性必经的一个阶段,如果中年职业女性能科学地了解更年期,就可以理性地应对更年期的各种症状,更好地管理自己情绪和健康,更加和谐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平安地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Creativity tests, at best, measure only a small sliver of the whole of creative giftedness. These tests assess aspects of creative intelligence. But creativity is at least as much a conscious decision and even an attitude toward life as it is a traditionally defined abi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well-intentioned gifted educators may be following the wrong path by overly relying on tests of creativity to measure creative giftednes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triangular theory of giftedness that conceptualizes creativity largely as an attitude toward life rather than as ability ba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