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倦怠是指当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学习压力过大时造成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下,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在大学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特别在理工科大学内特别突出。本文即将针对“学习倦怠”这个问题,从学习倦怠的定义开始着手阐述,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定义、现状、因由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进而得出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大学生长期处于学习压力过大的状态下,而得不到缓解,就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曾有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大学中有55%的同学偶尔逃课,有18%的同学经常逃课,证明当前大学生逃课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分析导致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习倦怠.由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急需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春艳 《高教论坛》2010,(2):78-80,108
学习倦怠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五所院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学科课程学习倦怠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课程枯燥无味、教法不满意、就业压力大、对评价方式不满意和学生自身原因是学生产生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调整课程设置,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师资,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模式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学生压力释放方式问卷》对3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压力释放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大学生总体上存在学习倦怠,突出表现为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学习倦怠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总体上偏向于采用内部释放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压力释放方式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压力释放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经回归分析发现压力释放方式对学习倦怠具有良好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5.
罗娟 《文教资料》2014,(5):158-159
学习作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他们的个性特点、思想状况、心理特征、精神风貌都会在学习中反映出来。学习倦怠作为学生不能顺应压力或处理学习困境而出现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消极反映,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影响独立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文章主要从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个人的内因,阐释了学习倦怠的特点及其原因,从学习目标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心理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缓解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心理幸福感在心理压力影响学习倦怠的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对474名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压力、心理幸福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压力中的学习压力维度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幸福感中的生活目标感维度在学习压力影响学习倦怠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压力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还可以通过中介变量来影响学习倦怠。研究将来自三所不同层次的师范大学共计276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压力和倦怠情况不容乐观,但来自外部的社会支持水平较好。在部分学习压力维度对部分学习倦怠维度的影响过程中,社会支持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开展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天津农学院本科生学习倦怠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结合实际提出了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学习倦怠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某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学习倦怠人数占总人数的36.8%;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和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个分维度上都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成就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和各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636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学业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导致学习倦怠,而且还通过学业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习倦怠,学业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之间起着中介变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学习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不容忽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来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缓解学习倦怠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理论背景,通过对被试的学习倦怠测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和原因,并利用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从自我认识、情绪体验、应对挫折和反思性观察4条途径来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学习倦怠是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而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态度与行为。以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的260名高职农林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量表》及《学习倦怠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显示:14%的农林生存在重度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学校及社会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男生学习倦怠水平高于女生;学习倦怠与年级呈正相关,即三年级学生倦怠水平较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倦怠水平高于其他专业;学业压力与社会就业压力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学业压力对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等工具,对来自遵义市6所中学的76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学业压力是学习倦怠的关键性风险因素,学业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中介了学习压力对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可以通过适度缓解初中生学业压力、增强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帮助初中生合理应对学业压力、有效缓解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4.
孟彩  梁燕 《职教通讯》2012,(23):72-75
通过用量表法研究了618名女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并探索了人格因素对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中间值,有明显的学习倦怠;一年级女大学生的成就感显著低于二年级女大学生;文科女大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显著高于理科女大学生,家住县城的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情感低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家住农村和家住县城以上城市的女大学生,家住县城以上城市的女大学生在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家住农村的、城镇的、县城的女大学生;生活费较高的女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高于生活费较低的女大学生。人格因素的内外向维度(E)和情绪性维度(N)是学习倦怠总分的有效预测变量,也是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的有效预测变量,情绪性维度(N)和精神质(P)则是情绪低落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学习压力较小的学生也会出现类似"学习倦怠"的表现。本文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500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显示行为不当因子不适用于测量学习倦怠现象,而更适用于测量"学习颓废",其所诊断出来的"倦怠者"群体中杂糅了包括倦怠者和颓废者在内的两种或多种个体,因此提出引入"学习颓废"概念,作为大学生学习不良心理研究的有益补充,以准确描述大学生的学习不良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陈瑞 《文教资料》2011,(19):225-227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55名大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和时间管理倾向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学习倦怠总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情绪低落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倦怠和时间管理倾向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33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将学习倦怠总分按照升序排列,取前27%作为低分组,即低倦怠组,取后27%作为高分组,即高倦怠组;从高分组和低分组中各取10人进行访谈,将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对比,找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行为不当最为严重;在性别上,女生在成就感低上高于男生;在年级上,大二学生的总倦怠高于大四学生,大二、大三学生的情绪低落高于大四学生;在学科上,理科学生的总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都高于文科学生;引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体四管其下,共同努力,其中个体起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钮芳 《教育教学论坛》2014,(10):128-129
近年来职业倦怠问题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倦怠是指一种学习消极的心理体验,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表现出对学习的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在这一领域的深度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学校的学生正遭受着类似的倦怠,因而开始进行学习倦怠的研究。在我们国家,对于学习倦怠的研究不多,尤其是针对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因此,采用叙事研究法为这类研究提供了实证的基础,为减轻和防止学习倦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理论研究,也会帮助我们理解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发展特征和影响它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学习倦怠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小范围样本的选取,经过预调查、正式调研、访谈等方式,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很普遍。其主要原因是:专业兴趣薄弱、课程体系不合理、父母期望过高以及就业压力过大等。个体努力,结合学校和教师支持,加强家庭沟通,社会关怀等是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徐慧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3):103-106
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是当前高校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然而有关研究并不多。引发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就业形势的压力,学校严进宽出的培养机制、有待改进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素质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有人格因素、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专业兴趣、人口学因素等一针对大学生产主学习倦怠的原因.社会应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平台,学校要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