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就业视角分析,要提高作为理论性法学人才的法学硕士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必须从改革招生制度、调整培养模式、引入先进教学手段等措施来完善法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做到因材施教,以实现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稳健、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弘 《培训与研究》2008,25(7):74-76
从就业视角分析,要提高作为理论性法学人才的法学硕士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必须从改革招生制度、调整培养模式、引入先进教学手段等措施来完善法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做到因材施教,以实现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稳健、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环境法学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法学人才的培养及成长也应建立在科学环境资源法教育的基础上。目前国内大多数法学院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秉承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普适性与特色性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兼顾的原则。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考核机制,从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出发,并在综合多学科知识、国家环境政策立法动向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教学。笔者现就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的培养思路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道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法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重新检讨旧的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并采取若干改革与创新的措施。重新定位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构建司法考试与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良性互动,优化法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机构及课程体系,通过方法论训练、课题参与和研讨课等方式提升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等等,都是值得尝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是环境法学专门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层次。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在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从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选择有效的培养方式、确立多维的培养质量考核机制等方面对环境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既不同于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也不同于法学硕士研究生,但究竟如何定位,无论是在决策层还是在实务中都比较模糊。基于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法学教育过度扩张等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根据我们调研问卷的结果,将法律硕士(法学)人才定位为高层次、精英化、专业化、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是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法学教育的内在特点的。增加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这一类别有利于提升我国硕士法学教育.培养法律职业人。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21 世纪对法学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建议进一步改革招生制度和培养制度。我国法学硕士生的培养应从以理论型为主转向以应用型为主,以培养具有更为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可考虑以一级学科或范围较宽泛的二级学科为基础进行招生和培养,并对法学硕士和“法律专业硕士”两种学位制予以协调。建议博士生的招生采取博士生遴选委员会制度,进一步完善导师负责制,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法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与目标。分析了法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指出了法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蕴含的实践教学要求应当成为培养法学硕士研究生的根本遵循。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是通过完成政府委托的实务性课题实现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实务面向性、问题导向性、教学内容的全真性、培养环节的全过程性等特征,旨在使法学硕士研究生科学认知法律、掌握法学方法论、革新法学思维。在具体实施上,包括接受项目委托、组建调研团队、理论指导与资料研读、确定调研和访谈问题、实地调研、团队研讨、写作研究报告7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法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法律实务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应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体位,加强培养实务型人才。必须把实践教学作为能力培养的主战场,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实务能力培养体系,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制,构建适应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1.
浅析高职院校商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院校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又有法律实践应用能力和法律职业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我国传统的高职法学教育包括商法教育在内,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及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教学内容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手段是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商法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需要全方位改革商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随着高校规模扩张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招生人数不断膨胀,造成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师资配备与教学方法不得当等诸多问题。因此,借鉴异域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理念,重新设计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之必要。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域外法治国家考察,总结了其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值得借鉴的培养模式和制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安排,优化革新教学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导我国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力和素质的人才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保证。在我国现阶段,只有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为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要的现代教育服务观,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创新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其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目标和重要使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作为我国重要科学研究力量的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是高校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以来,已有几万名法学硕士走上各种工作岗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认真考察法学教育的现状就不难发现,目前的法学硕士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司考”和“公考”的冲击,使法学硕士的精力很难集中到对专业课的学习上;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教学方法的“满堂灌”,又影响着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改革现行的“司考”和“公考”制度,教师要改革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扩大法学硕士的知识面,真正朝着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法学硕士强调单一的"理论型"培养定位,注重与法律硕士的区分培养,使得实践中存在"理论型"法学硕士弱理论化、人才"假性过剩"的现象以及"实践型"法律硕士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实践要求等困境。法学硕士的培养应该打破单一的"理论型"定位,在健全法律人格的基础上定位多元化。这不仅符合当前法学教育的实情,还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同时也是对法学学科应用性和理论性双重本质属性的尊重,也顺应了高等教育中"理论型"与"实践型"理念融合的趋势。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重要时期、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阶段以及推进公共治理和全球化的新时代,新形势对法科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认为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即知识结构的缺陷、道德教育的缺位、心理教育的缺乏和能力培养的缺憾.提出欲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研究生培养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而基于结构主义的全人教育是实现这一创新的可以尝试的选择,从做人的教育、道德塑造、实践的给养、多元立体学习等方面实现研究生综合结构的完善,达至研究生教育的"全人性",培养出适应动荡环境的具备充分自我发展潜质的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18.
法学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学教育领域,如何应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值得法学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法律学科本身是应用性极强的社会学科,法律本身就是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归社会实践的强制性行为规则,因此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对于法律人才的培养,也必须符合法律学科的社会需要及其本质要求。法学教育所培养的绝大多数人才都要为法律的应用和实践服务,因此必须树立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的目标。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强化案例教学,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彻底改变考核机制,逐步形成适应法学专业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导我国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力和素质的人才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保证。在我国现阶段,只有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为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要的现代教育服务观,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雪  柴毅  甘思源  李萍 《教书育人》2013,(12):22-23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即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调整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为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扩大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规模,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由于应届毕业生与以往招收的在职人员相比,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锻炼,而研究生对参与实践活动又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因此,培养单位建立多层次实践环节对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