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田野调查获得的口述资料以及地方志、日报等文献资料,对清末以来的粤东妇女集体自杀事件作一分析与探讨。认为地方志与日报中的报道与描述均有失实之处,叙述的内容明显有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裁剪历史的做法。只有结合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田野调查与文献记载资料才能对粤东妇女集体自杀问题有更接近真实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12-17
真空教是近代赣南客家地区新兴的一个教门,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传到中国的10多个省份并远播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粤东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华侨之乡",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宗教文化,有许多粤东籍华侨在真空教盛行的东南亚各国安居,那么,真空教是何时传入粤东的?粤东与东南亚真空教道坛又有着怎样的关联?文章结合在梅州的田野调查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此作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田野调查法是多学科研究常用的有效方法,其对于民间文学研究同样具有可行性。《文化和社会语境下的缅族民间口头文学》是一书基于田野调查的民间文学研究著作。该书将田野调查与缅甸民间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对于研究田野调查方法在缅甸民间文学中的运用具有代表性。文章通过对该书作者进行缅族民间口头文学田野调查的分析,阐明田野调查方法在缅甸民间文学运用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国时期,留隍和惠安两地的妇女集体自杀在自杀的方式、自杀主体的特征、自杀的组织、自杀的干预效果及自杀的原因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共性。这说明两地妇女自杀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制度使然,如不彻底变革现存社会制度就无法遏制此类恶性事件的持续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田野调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 ,对河南潢川基督教教会中妇女信徒的年龄、文化、职业、时间结构进行分析 ,并对这一现象的背景进行探究并阐述其原因、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佳鑫  刘贞 《大学生》2012,(7):30-31
调查主题:珠三角地区HIV感染者群体生存状态田野调查调查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学系白佳鑫张字琼吴诗敏卢一波调查形式:田野调查(即直接观察,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个案访谈、文献查阅调查摘要: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艾滋病领域的实际状况,呈现在患者视角下发现的艾滋病防治领域的问题。调查主体分为心理、工作、家庭(婚姻)、医疗资源四个部分,问题与建议分为歧视现象分析与NGO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7.
山曼先生是一位有思想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实践者,他对民俗学田野作业伦理的操守和田野调查技术的艺术性运用,在田野调查中对民俗实物收集的重视、对调查资料的研究整理、对个体定点调查联合作业的倡导力推等,都有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四川省成都市一座藏传佛教尼众寺院——铁像寺的田野调查报告,从寺院的历史起源和形成背景、寺院修行、寺院组织及戒律几部分进行的调查。特别是对铁像寺为藏传佛教尼众寺院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状况作了比较详细的田野调查。本文的调查资料可供宗教部门、妇联部门以及佛教领域研究、妇女研究、社会性别学等研究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俗因其具有文化的与生活的二重性 ,可以为中国妇女文化研究提供大量丰富而生动的资料。但对民俗的研究仅仅借鉴中国传统民俗学的方法是不够的 ,而应从诸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中借鉴。其中 ,人类学的理解理论和田野调查方法最具启发性 ,这是因为人类学与妇女文化研究都是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对传说文本与其产生和流传的社会历史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是学术界的新趋向。通过田野调查传说文本资料和历史文献结合的方法,对社巴节传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还原,揭示传说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上犹县营前镇地处赣南西部边陲 ,是一个典型的客家聚落区。这里既有南宋时期从赣中赣北等地迁来的“老姓氏” ,也有明末清初从粤东兴宁等地迁来的“新姓氏”。新老姓氏共处一个社区 ,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也有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一面 ,其姓氏斗争与宗族的发展交织在一起 ,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本文采用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相互结合参证的办法 ,对营前这一客家聚落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探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野访谈资料再现粤东饶平县饶洋镇蓝屋畲族村在1980年代申报民族成份变更的具体过程,展现蓝屋畲族村原有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族籍变更后畲族文化与认同的建构过程,说明了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展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野访谈资料再现粤东饶平县饶洋镇蓝屋畲族村在1980年代申报民族成份变更的具体过程,展现蓝屋畲族村原有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族籍变更后畲族文化与认同的建构过程,说明了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展特点。  相似文献   

14.
墟市是观察一个区域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视角。本文采用田野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旨在描写明清以来粤东梅县墟市的历史、周边宗族、墟市庙会的基础上,认识客家传统社会中有关宗族、墟市和庙宇这三大网络的互动关系,进而希望展示墟市历史文化与客家地域社会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场域中的行动者为理论视角,在徽村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徽村村民拦车事件这一集体抗争行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徽村村民先后采取了举报与上访、暴力抗争、日常抵抗的行动策略,推动了徽村旅游场域的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木偶戏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早在汉代就有了专供陪葬用的"偶人"。文章参考引用了前人对木偶戏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笔者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详实资料,运用民俗学、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张掖邵家杖头木偶戏班进行调查与研究,对邵家班的发展历史、邵家木偶戏班的界定及戏班的人员构成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初步呈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在高等教育机构改革中,培养有能力、有教养、全面发展的人已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增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田野实践型"通识教育模式强调读书与田野实践同等重要,既注重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又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文以2015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B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和个案访谈资料为基础,采用Logistic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哲学归纳的定性分析方法,考察了"田野实践型"通识教育的模式与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田野实践型"的通识教育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本科生的性别、学科类型和年级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田野实践最大的收获是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场域中的行动者为理论视角,在徽村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徽村村民拦车事件这一集体抗争行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徽村村民先后采取了举报与上访、暴力抗争、日常抵抗的行动策略,推动了徽村旅游场域的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万佛塔出土佛像及相关文献、图片资料,从造型艺术视角切入,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出土佛像造型进行归类与比较研究,运用造像学、艺术风格论、工艺理论结合佛教义理和相关时代特征对万佛塔佛像源流、造像工艺、造型风格流派和审美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辽宁东港沈氏光绪户口册为研究案例,结合家谱、口述史、地方志文献记载及田野调查方法,对东北驻防八旗户口册开展研究。沈氏光续户口册体现了清代由京城回拨岫岩的驻防八旗旗人的社会生活特点;沈氏光绪户口册包含族源、世系、职务身份、家庭人口、旗地占有等内容;同时,文章通过家谱、口述、地方志资料和田野调查对沈氏户口册作了延展性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