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读《活着》 ,是四年前 ,我擦干泪水感慨道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四年后 ,重读《活着》 ,压抑而恣肆的泪水对我说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活着》感动了读者 ,是因为首先感动了作者。如余华所说 :“我是哭着将这部小说写完的 ,后来出版社送来校样 ,我也是哭着读完。后来有很多次当众朗读 ,读一遍要哭一遍。福贵越来越成为我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好朋友。”他自己也说《活着》“让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活着》同样感动了世界。它赢得了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奖 ,而由张艺谋据此改编的电影也获得了国际大…  相似文献   

2.
苦难与温情一直是余华小说所蕴涵的两大主题。余华小说之“彻底”,不仅体现在对“苦难”的惨酷雕琢,同时也体现在对“温情”的倾注上。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一样,余华的《兄弟》也是一部表现苦难的作品,更确切地说,就是人在困境中表现出来的无比坚韧的承受力。不同的是,这一次余华在描写波涛汹涌的人生苦难时,也描写了细水长流的家庭温情。  相似文献   

3.
“感伤主义”在中国小说从晚清到五四这一时间链条上形成了一条虽曲折但脉络清晰的轨迹。与西方相似,在“中国感伤主义小说”与“小说叙事形式嬗变”之间也客观存在着某种内在、互动的关联,晚清至“五四”的感伤主义小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小说叙事形式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作为中国小说“感伤主义”长链上相互联结的重要三环,吴趼人的《恨海》,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碎簪记》以及郁达夫1927年前的中短篇小说,贯穿了中国小说叙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整个过程。出于情感表达的内在需要,它们在运用各种现代叙事技巧上经历了由拙笨到自如的艰辛历程。感伤主义小说与其他小说类型一道,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形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祝福》中六次写祥林嫂的哭,两次写祥林嫂的笑。哭态有异悲却同,笑不见喜尽见悲。哭态与笑态描写,成为强化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独特色彩,凸现小说主题的形象一笔。先说写哭第一次是间接描写:“看见的人报告”鲁四老爷,祥林嫂被婆家来的人拉上船时,“还哭喊了几声”。“哭喊”是哭中有喊,边哭边喊,面对来人突然袭击的“抱”、恶狠狠的“拖”,祥林嫂希望从“哭喊”引人救援,但这声  相似文献   

5.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作品15部,大体可以分为5类,即“说”“子”“术”“事”“言”。“说”类小说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正格,其篇目数量也最多。而“子”类小说也是《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主体,其作品数量占《汉志》著录的1/3。其中著录的《青史子》《师旷》《务成子》《宋子》《天乙》5部“子”类小说,也是研究汉代“子”类小说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6.
小说《紫色》是一部优秀的妇女主义小说,其中许多思想极大挑战了主流社会的种族和父权的意识形态。然而斯皮尔伯格对沃克妇女主义文本进行电影改编时,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改变了沃克许多激进的、反传统的思想,从而使电影适应女性、种族与宗教的传统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7.
一九六二年二月,影剧双栖的作家岳野发表了他的电影文学剧本《詹天佑》。是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在北戴河邀请文艺界十几位人士到寓所作客。当时,岳野也去了。总理问岳野:“你又在写什么?”岳野答:“正在进一步修改加工电影本子《詹天佑》。”周总理说:“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你一定把这个大本子搞好。”  相似文献   

8.
【总体阅读思考】一、课本“自读提示”指出:“电影文学剧本是介于戏剧文学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试以《林则徐(节选)》为例思考:电影文学剧本与小说、电影文学剧本与话剧剧本的异同。二、《林则徐》是一部以鸦片战争这一巨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电影文学剧本,从林则徐接钦命赴广州督办禁烟开始,集中写了缴烟斗争。焚烟、保卫广州的反侵略武装斗争,至林则徐被迫退出斗  相似文献   

9.
电影《秋菊打官司》是根据当代作家陈源斌的中篇小说《万家诉讼》改编而成的。原著小说作为电影创作的母体,为电影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基础。但电影并不是对原著小说机械被动的语言转译,编剧刘恒和导演张艺谋抓住原著小说的精神内核,按照“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关学原则进行再度创作,使电影与原著小说相比,在艺术上达到了典型化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陈景韩主编的《新新小说》以“新新不已”为追求目标,不赞成梁启超的改良立宪模式。而要利用小说的社会作用建立一种“侠主义”。“侠主义”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为设立一种无视当时政府的权力系统,第二层次是介绍外国的革命精神、反抗侵略与压迫的精神,第三个层次是传统的“劫富济贫”。1909年lO月,陈景韩与包天笑共同主编的《小说时报》创刊号的首篇是陈景韩的《催醒术》,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相比虽然有很大差距,但这篇小说表明了陈景韩的思想站在时代的前列。我们应该承认,中国的“狂人世家”是有一个发展谱系的,同时应该认识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早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就开始了,陈景韩的作品可以为证。从《新新小说》到《小说时报》,陈景韩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哭”、“泣”、“号(háo)”、“啼”都表示“啼哭”的意思,但它们表示的啼哭的情态却是不同的.“哭”指有声有泪的哭.《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哭,哀声也。”如今无声的哭也可用“哭”.“泣”一般指无声有泪的哭。《说文》:“无声出涕曰泣。”但也有称有声的哭为泣的,如归有光《项脊轩志》:“汝姐在吾怀,呱呱而泣.”“号(háo)”常指有言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习》2005年第3期发表了署名刘晓洁的文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单元”教学心得》。现就该文提到的课例《墙上的斑点》的教学内容谈一些体会。第一课时,教师将“主要内容”设定为理清小说思路。教师最后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意识的流动显得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于是得出结论“:可见意识流小说并非不要结构,只是它们对传统的文本进行了解构,重组了自己的小说结构,或者说是在一种新的美学形态和形式中重建了人的经验。”只要认真听课的学生,大多会明白“意识的流动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但这种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结构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童年虽然是人生中美好的季节,但也免不了岁月的风吹雨打。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以温情的笔触写了阿廖沙的童年苦难,好比一朵在苦难中绽放的“太阳花”,是那么美丽,那么耀眼!  相似文献   

14.
王愿坚同志的新作——短篇小说《足迹》(载一九七七年《人民文学》第七期),以炙人的热情、精巧的构思和感人的形象,盛赞了周总理在长征途中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小说的主旨全在于写周总理在那极度艰难的环境中,给人以无穷的前进力量,号召人们“不要停下,继续前进!”但是,小说不是径直落墨在周总理的身上,而是通过山高气薄、路  相似文献   

15.
余华小说新作《文城》以“寻找文城”为主线,通过苦难、死亡、暴力的叙事,彰显小说的悲剧意识。小说通过一幕幕悲剧阐释深刻的人生意蕴:无论在任何灾难面前,只要人性的底线尚存,真善美终究会战胜假恶丑,这才是人“活着”的真理。小说还透露出余华转型后创作的温情——彰显人性的美。在悲剧与温情包裹下,余华用“文城”这一虚构的地名构建了它独一无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温情电影并不是—种类型片,只墨—种相对宽泛的电影分类标签,温馨暖人、催人泪下的电影都可以划归于此。对于一部温情电影来说,剧情的引人入胜、感同身受自是首要,但巧妙的"泪点"设计无疑更会让人产生共鸣。这一点上,韩国电髟的功力就颇为深厚。这几年,我们不仅可以往《和声》、《结婚礼服》中,感受到为人之母的纯粹与炙热;也可以在《世上最美的离别》、《开心家族》里,体会出至善亲情的守护与执着;更能在《今天》、《熔炉》中,领悟着世间大爱的无私与无助。不同于中国电影的催泪和苦情,韩国温情电影"泪由感发、爱由心生"的真切体验,让观众也共享了那段丰盛时光。因此,在这样一条温情路线打造下的韩国类型片,在羸得眼泪的同时,也自然会赢得票房的青睐。刚刚过去的2013年,韩国电影在主攻犯罪片、延续爱情片、发力喜剧片的大潮中,依然为观众奉献了为数不多但极为叫座的温情电影。在舒缓平稳的叙事、清新唯美的画面和回味悠长的配乐中,悄悄治愈了你的小心脏。  相似文献   

17.
炮制的感动     
现如今,诸如《对话》《交流》《心动时间》一类荧屏节目正争先恐后地登台,主持人声情并茂,受访者止不住热泪流淌,不忘来几个观众纷纷掏纸绢的特写,加上精心选配的温情的、恰如其分的音乐,没有人觉得不自然。畅销书专栏中总被大堆花花绿绿的都市言情小说占据着,信手翻开,内容也相似的花花绿绿。越来越多的电影海报自信地印着“给你最纯正的感动”,“谁不哭谁退票”。这类电影成为一大流派——“眼泪电影”。这些东西总能成功地骗到我们的感动,虽然情节千篇一律,技法拙劣,多为无病呻吟,矫情造作。而人哪有这样笨,那些眼泪分明是自己情愿被骗,…  相似文献   

18.
《范某的犯罪》是志贺直哉作品中不多见的虚构小说,但小说主人公范某作为作者的代言人,其行为和心理无不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一篇充满温情的课文。课文再现了1961年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参加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人们激动、幸福和难忘的心情。由于年代久远,二年级的学生对周总理知之甚少。因此,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让学生询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周总理的感人事迹,为学习  相似文献   

20.
早期卢卡奇的小说类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理论》作为卢卡奇从新康德主义转向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作,将黑格尔历史主义总体性运用于文学研究,在历史过程和文学形式发展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卢卡奇进一步在现代小说中划分了历时态的小说形态范畴,将小说视为资本主义世界“异化”了的主体性的文学表现。尽管卢卡奇的这种“历史形而上学”的小说历时形态分类指向对资本主义生存状况的批判,但其体系的“形而上学”也使卢卡奇无法摆脱他所继承的德国唯心主义和“精神科学”传统,从而使其“小说形态学”偏离现实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