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句与复句的划界至今分歧仍多。产生单句和复句划界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复句概念理解不一致,省略说和停顿,词类的两属现象导致划界模糊等。  相似文献   

2.
语法教学和研究中,单句与复句的划界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从定义入手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分句及分句数目的确认是辨认与分析复句教学的关键,掌握句子成分划分法进行教学是重要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法教学和研究中,单句与复句的划界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从定义入手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分句及分句数目的确认是辨认与分析复句教学的关键,掌握句子成分划分法进行教学是重要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句子就结构而言,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在单句与复句的教学过程中,唯一解决的问题莫过于单句与复句的划界问题以及多重句的切分问题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复句和单句的划界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可争议的地方很多。本根据语言的结构层次实际,首先对复句的定义作了深入细致的解析,然后从句法结构、语音停顿以及关联词语、超层次超结构的独立成分等方面对二进行了区分,这对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所谓复谓式单句, 是指谓语是类似复句式结构的单句。这种句子看起来像复句, 故众多现代汉语教材都认为是复句, 但分析起来是单句, 因为它们并不是由分句组成的, 而是由句子成分组成的。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重新审视这些被众人当作复句的句子, 并确定它们为单句, 从而把复谓式单句从复句系统中分离出来, 使之归入单句系统, 这对于正确鉴别复句、进一步分清单句与复句的界限, 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单复句的划分比较困难。其实可以用一种相对直观、可操作性强的区分方法:主谓句和有主谓句形式分句构成的复句可以通过确定句中谓语中心的个数来划界;非主谓句与由非主谓句形式分句构成的复句可以根据句中是否存在起陈述内容和支配作用的动词或形容词来判定;对于特殊的复句形式——紧缩复句与同样具有多个谓语的单句——兼语句和连谓句则可以依据句中几个谓语是否具有假设、条件等关系及关联词来判断。  相似文献   

8.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我们学习汉语语法,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用理论指导汉语学习的实践,就会使我们在学习中不犯或少犯汉语表达上的错误。现代汉语语法学习中,紧缩句同单句(连动句)的区别、与复句的区别是一个难点,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紧缩句与单句、在语气上单句和复句、紧缩句与复句、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单句和复句一般是容易辨析的。我认为难于分辨的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有的单句结构形式与复句十分类似,如单句里的某些成分可以由主谓词组充当,或单句本身带有很长的附加成分,在基本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有语音停顿等,造成了形式近似容易混淆;其二,由于语法界对于主语显隐、省略范围的大小、关联词语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等问题仍有不同理解,因而出现了划界的分歧。前者属于“形似”的问题,只要掌握析句规律是不难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论单句复句的区分标准和几种句型的区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的问题,1957年曾在《中国语文》上展开过讨论。在这次讨论中,郭中平先生对《马氏文通》以来几家主要语法体系在单句、复句的划界问题上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和途径。黎锦熙、刘世儒两位先生对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单句复句的区分标准,也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这对我们识别、划分和探讨现代汉语的单句和复句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但由于单句复句的划界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正如吕  相似文献   

11.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有分歧。有人认为是单句,句子的主干是“情况有关系”,又有人认为是复句,是以分号为标志的并列复句。我们认为它既不是单句也不是复句,而是病  相似文献   

12.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问题,是中学旧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语法知识,实施新课标后新教材未编入此项内容。但复句中各类型关联词语的应用,现在仍然广泛使用,譬如高考复习题中的语言表达运用训练、基础题中的选词填空、修改病句、阅读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等等都与关联词语密切相关。因此,掌握区分单句与复句以及复句中的关联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汉语单句复句的区分问题,语言学界历来存在着分歧,它一直是语法教学的难题之一。一九五七年,《中国语文》曾开展过讨论,大家提出了一些区分标准,分析了一些特殊句型,最后也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没有解决问题。可见给单句复句划界的确是“叫人挠头的问题”(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我们认为,无论从理论上或者实践上说,都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有联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形式(分句)构成的。由单句形式(分句)组合成复句,一是靠语序,二是靠关联词语。学习复句。要弄清复句的概念,认识一般复句的类型,了解各种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这些不是很难的问题。而学会分析多重复句层次(初中要求到二重),会辩析单复句,会改正复句中的语法错误等问题,往往因为复句表达层次丰富而使结构复杂化,这些问题成了复句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成了必考内容之一。怎样巧妙地处理复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呢?本文作者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汉语是否存在复句是汉语复句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清楚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汉语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开展对汉语复句的深入研究。本文着重从复句与单句、句群的关系上重新认识现代汉语复句这一句类,并对上古汉语复句的基本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区分复杂单句与复句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也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根据单句与复句在语法结构、语音停顿、关联词语三方面的不同,试区分了复杂单句和复句。  相似文献   

17.
汉语是否存在复句是汉语复句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清楚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汉语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开展对汉语复句的深入研究。本文着重从复句与单句、句群的关系上重新认识现代汉语复句这一句类,并对上古汉语复句的基本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于通常归为复句的主从句,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认为它是从句作主句状语的单句,赵元任认为它是从句作话题主语、主句作复杂谓语的单句,这些看法比将主从句归为复句更具有理论的彻底性。本文认为主从句与包孕句本质上属于一类即单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现代汉语复句研究的问题发表笔者的一些见解.文章包括三十部分;1.跟单句相对的复句;2.复句关系词语相复句关系类别;3.复句的语表、语里相语值.文章末尾有个简短的结束语.  相似文献   

20.
单句和复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两种基本句型,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它 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对于单句和复句的结构机制以及二所负载的信息差异的探讨却很少。本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