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学生越轨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所实施的,违背一定的社会规范或期待,对本人或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被社会给予否定性评价的行为.青少年学生的越轨行为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从学业成绩不良、考试作弊到逃学、旷课、离家出走,从偷窃、勒索他人财物到恃强凌弱,甚至对他人进行暴力攻击,进而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2.
越轨行为是指背离或违反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其社会规范也有所不同。判别人的行为是否越轨,主要看其是否背离、违反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规范。越轨行为根据背离、违反的社会规范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一般越轨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前者是背离、违反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行为规范,后者则是违反法律规范。中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背离、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  相似文献   

3.
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所实施的,违背一定的社会规范或期待,对本人或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被社会给予否定性评价的行为。青少年学生的越轨行为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从学业成绩不良、考试作弊到逃学、旷课、离家出走。从偷窃、勒索他人财物到恃强凌弱。甚至对他人进  相似文献   

4.
用社会学理论探讨和控制学生的越轨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出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是《现代汉语词典》对“越轨行为”的解释,而社会学关于该概念的解释是,与一个群体或社会的标准行为或社会的期待相违背的行为就是越轨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反常行为,病态行为,违章违纪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等多属于越轨行为。越轨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但犯罪是属于越轨的极端形式。本文所指学生越轨行为仅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行为,并试图探讨各种违章违纪越轨行为的产生动因,以及越轨行为控制建议,旨在对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一、常见学生越轨行为类型学生越轨行为,大多数是…  相似文献   

5.
“超出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是《现代汉语词典》对“越轨行为”的解释,而社会学关于该概念的解释是,与一个群体或社会的标准行为或社会的期待相违背的行为就是越轨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反常行为,病态行为,违章违纪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等多属于越轨行为。越轨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但犯罪是属于越轨的极端形式。本文所指学生越轨行为仅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刍议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越轨”行为张清数学教师总希望学生在课堂中坐姿端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讲台,聆听老师的讲解或认真记录、举手发言,不希望学生有任何越轨行为。笔者认为,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越轨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视为“越轨”,加以批评,否则会扼制学生学...  相似文献   

7.
郭红心 《教书育人》2009,(12):26-27
中学生的道德越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违纪行为,由学校判定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二是悖德行为,由教师判断为违反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的行为。这两个方面的道德越轨行为能直接或间接体现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搭建以越轨为契机促进学生道德生长的有效策略的平台。当前我国学生道德越轨的主要表现为纪律性越轨和伦理性越轨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所谓中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是指某些中学生的行为超出了“问题行为”(不良行为)范畴,违犯了国家法律的行为。中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绝不是偶然的,往往是因为从小学时期就形成了不良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调查表明:第一次出现越轨行为多在小学阶段。11—13岁初犯,14—16岁猛增,17—18  相似文献   

9.
一、中学生犯罪的特点1.涉案罪名单一。中学生犯罪案件,从手段上主要以暴力、侵害性手段为主,从对象上看,主要以在校学生为主,相对集中在盗窃、抢劫、故意伤害、强奸四类犯罪,没有高智商犯罪,没有复杂的犯罪手段和周密的安排,涉案学生均为男生,以初三级、高三级学生居多。2.侵财型犯罪十分突出。以盗窃和抢劫等侵财型犯罪为主,犯罪的目的是获取钱财,"两抢一盗"学生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3.暴力性犯罪倾向明显。抢劫、故意伤害、强奸均针对他人人身,使用暴力致人伤害。一些学生犯罪时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极大。  相似文献   

10.
越轨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问题,中学生的越轨行为愈为显著。因此,对影响中学生越轨行为的研究意义重大。而已有研究证实,同辈群体是对其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同辈群体文化是对其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文化。国内外的诸多学者都对越轨行为的基本现状、类型、原因和对策等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在研究角度、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上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探讨父母监管与同伴影响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发现:1.初中生的越轨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越轨行为显著低于男生; 2.父母监管和同伴的纪律行为会降低个人的越轨行为,而同伴的越轨行为会提升个人的越轨行为; 3.父母监管对男生的越轨行为的影响效应显著高于女生,而同伴行为对个人越轨行为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教育者在越轨行为的控制上,应当同时考虑到父母与同伴的影响,充分发挥父母与同伴的正向作用,减少同伴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矫正学生越轨行为的艺术辜伟节,耿传安所谓越轨行为,就是指偏离或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中小学生越轨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社会风尚、违反社会公德、违纪、违法等行为。其中违法行为属于极端越轨行为,这里不作深入研究。本文重点所探讨的是学生的一般越轨行为,即...  相似文献   

13.
贿、赂与赇     
现代汉语中有“贿赂”一词,古汉语中贿、赂常分别使用。贿、赂词义接近,一是表赠送的财物,作名词;二是赠送财物,作动词。《说文》云:“贿,财也。”“赂,遗也。”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说,“赂”字较多用作动词,“贿”字较多用作名词,其原因就在于此吧!不论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还是王力或郭锡良的《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4.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转化而来的.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产生最根本的是自己发展的需要,其外部诱因是多方面的,如对体育文化的认同、观赛动机的迁移、对体育明星的追捧等,只有培养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机,才能使他们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为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身心条件.  相似文献   

15.
越轨行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指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约定俗成的或者有明文规定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就学生而言,他们的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违背教育机构、学校和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及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和现象.一提到越轨行为,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一个调皮、爱出风头、学习成绩差、经常破坏班级秩序的学生的形象.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喜欢那些温顺、听话、遵守纪律的学生,而厌烦那些经常有越轨行为的学生.许多老师就认为,正是学生的越轨行为,破坏了课堂秩序,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给别的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一定要严惩学生的各种越轨行为.其实,这都是对学生越轨行为的一种误解,我们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越轨行为.由于大多数人对学生越轨行为的消极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本文在对学生的越轨行为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学生越轨行为的积极方面讲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受贿罪中收受他人财物的必须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之构成要件,“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中的构成地位、性质和认定标准,一直是受贿罪适用中的争论焦点。我们不能把不正当利益直接作为受贿罪的量刑情节,而只能通过行为有关的用语去界定,对“有枉法行为的”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往往都有一定的“动机”或“驱力”,而动机又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因之一.因此探讨一下现阶段人们的需要心理和发展规律及其与改革的关系,对于解决当前的物价、工资、住房等一系列改革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需要是生物体、个人、社会集团和整个社会对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  相似文献   

18.
情感并不是附属于其他心理活动的“副现象”,而是个体心理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基本的动机系统,对动机和生理驱力起放大作用。”(斯托曼,1987)是人们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积极的情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其他心理因素不能替代的。情感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作用,并影响其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所谓知行背离,是指学生行为或意向与其对社会关系、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正确认识相矛盾、脱节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共同特征是个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行为规范条例,熟记于心、常挂于口,但在实践中却违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作出有悖道德、伦理的行为,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据抽样调查,中学生知行背离问题较为突出、较为普遍。例如,对拾到他人财物的态度:认为“找不到失主自己拿”的学生达50.6%,认为“不拿白不拿”占 30. 7%,而主张“千方百计送还失主”的仅占18.7%;在回答“发现损害他人利益…  相似文献   

20.
曾天富 《教师》2012,(36):54-54
所谓主动学习,指的是一种在学习目标驱动下体现出来的想学、肯学、好学的积极态度。学习动机是制约学习态度的最直接因素,学习动机的发展会引起学习态度的改变。从动机行为的基本过程看,动机行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原因性。从学习的动力来源来划分,有内在动机(内在原因)和外在动机(外在原因);从学习动机来源的远近和起作用的持久程度来划分,有直接远景性动机与间接远景性动机。②目标性或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