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政社合一、单一行政命令式的传统治理方式,开辟了中国农村依法自治和直接民主的新道路,展示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新前景。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在近现代的演进过程,分析了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基层政府对农村的管理方式、促进“乡政村治”格局的规范化运行,正确处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村民自治配套制度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发展农村教育、增强村民政治参与意识,加强农村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等建设新农村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村民自治制度过于倚重表决民主,使得它在收获一定政治合法性的同时,逐渐暴露出合法性建设不足的制度困境.发展协商民主可以把民主的公正性与效率性、民主的充分性与权威性、尊重多数与保护少数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消除臣民意识,复兴公民精神;强化公共决策的合理性,提升村民自治制度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从其诞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演进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从1978年末到1982年村民自治的入宪是村民自治制度的萌芽阶段;从1982年到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形成阶段;从1998年至今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的实施,改变了农村基层的政治关系和权力运行机制,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但村民自治并不具有决定或影响我国民主化进程和程度的战略意义和作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推进国家权力关系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的困境与现实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发展使村民自治不断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村民及村委会的自治权不能得到充分行使和切实保障。由于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乡村边界不明职责不清、以及农村黑恶势力及宗族势力的入侵,都使村民自治受到影响和破坏。直面自治困境,探讨、完善村民自治的若干可选择路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大力加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探索加强乡镇人大对村民自治的监督;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坚持发挥人民群众发展基层民主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制度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列主义关于民主自治的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视、对于村民自治的探索都奠定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基础,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村民自治及其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在取得长足的进展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使村民自治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9.
王连巧 《考试周刊》2009,(41):236-237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表现形式。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乡村关系的调适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行村民自治以后,乡镇同村的关系应该由传统的“命令-服从”型关系转变为与“乡政材治”模式相适应的“指导-协助”型关系,但在实践中却并非如此,乡村关系中行政控制或准行政控制的迹象仍然十分明显。主要原因在于:行政本位思想观念的影响,村民自治制度弹性过大和乡镇干部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建立与村民自治相适应的乡村关系,必须进一步实行农村费税制度改革,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乡村关系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制度过密化:解释村民自治发展瓶颈的一种理论假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在经历了20年发展之后,目前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大量经验事实表明,村民自治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阶段。对此,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理论解释。本文提出了“制度过密化”的理论假设,认为村民自治的发展瓶颈是村民自治在追求制度化过程中大量嵌入性制度供给超过实际的制度需求、出现制度过剩和内在冲突,导致制度边际效用递减的结果。要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进行制度清理和制度调适,解决过度的制度嵌入问题,防止村民自治滑入更为严重的"制度过密化"陷阱。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制度规范已初步形成一个纵横连接的制度网络,这集中体现在制度纵向链条相接、村民自治内容的包含覆盖、村民自治制度群整体逻辑结构不断完善。同时,现有村民自治制度文本结构还存在制度链条过长、制度文本之间衔接互动不够、制度文本在不同层面畸轻畸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制度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内容,村民自治权的运行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基层民主的实现路径和程度。在实践中,村民自治存在着自治机关权责不均衡、监督不力等弊端,这已构成农村基层民主实现的障碍。国家公权运行的规律表明,权力的合理分工和配置是其正当运行的基石。具有特殊性质的村民自治权亦应遵循此类规律,更加科学的村民自治权运行框架应当建立在国家公权运行规律这一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权异化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推行的一种社会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由村民自己决定属于本村内部的事务,其他组织和政府无权干涉。但是,由于受宏观政治体制、地方经济、文化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向,出现了“成长的烦恼”和“发展的困境”,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村民自治权异化,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文章对村民自治权异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当前农村村民自治权异化与宏观政治体制、社会控制方式转型、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干群素质低下以及法律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推行的一种社会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由村民自己决定属于本村内部的事务,其他组织和政府无权干涉。但是,由于受宏观政治体制、地方经济、文化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出现了“成长的烦恼”和“发展的困境”,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村民自治权异化,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文章针对村民自治权异化产生的原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央提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指示中,我们深感任务的光荣及艰巨,中国农村经过几千年的落后管理模式,其种种弊端一时难以根治,要达到中央提出的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就不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以达到真正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以农村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本文以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为手段,改进农村管理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中国未来发展全局的指导性思想理论,因此,发展民主也必然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走科学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科学方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内涵。通过制度创新,构筑科学全面的民主制度体系。推动人民民主实质化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浅析当代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农村宗族势力对农村社区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宗族势力通过承担村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调解民间纠纷和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村民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满足村民历史感、归属感的心理需求等对村民自治制度起补充、协调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宗族势力通过对村民的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的决策方向和村干部的工作态度、农村的政治文化生活施加消极影响,形成了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推进村民自治,落实“四个民主”对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发挥村民自治对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载体作用,可有效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20.
自然村的社会属性使其具有自主治理的倾向与可能.农业合作化初期的初级社、人民公社制度稳定期的生产队是当代中国村民自治早期实践形态.改革开放以后实至名归的村民自治活动最早也从自然村开始,但当国家将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在全国推行时,大多数村委会却是在原生产大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多个自然村组建行政村具有组织成本优势,但自然村同时也是制约行政村权力的民间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