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住在乡下,他有着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他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中普通的一员。春天,他用一把被阳光和泥土所滋润的、闪着银白色光的锄头在肥沃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每每此时,  相似文献   

2.
只有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了,中国经济才能快速持续发展。中国全面反哺农民非常重要,是时候了,不能再有迟疑。给农民全民待遇,举全国之力给予他们各种政策援助和财力支持,让中国“希望的田野”沐浴明媚的春晖。  相似文献   

3.
何俊玲 《考试周刊》2013,(30):193-194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的问题关系到社会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稳步发展。当今社会不断城市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大量被征用的情况,征用集体用地必然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很多农民使用的土地在被征用后出现很多问题,本文就针对土地征用中及之后的相关问题展开阐述,希望对今后的土地征用规范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虽然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阶段,但党内已有少数同志开始重视农民问题了,毛泽东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身体力行,进行了大量的农村革命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关于农民革命的理论,对指导中国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了解这一时期毛泽东与中国农民问题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题目作一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毛泽东对中国农…  相似文献   

5.
农民身份转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数亿农民的身份转化已成为关系中国现代化成败的重大问题。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使中国农民身份转化面临诸多困境。表现在: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处境,造成了农民身份转化在方式选择上的困境;农民身份的被给予性和二元社会结构构成了农民身份难以转化的体制性障碍;农村流动人口难以实现对流入地的社会认同影响了农民身份的转化;农地流转的不畅也限制了农民身份的转换。因此,中国农民的身份转化,不仅有赖于经济发展的推动,更离不开农民自主性的发挥和国家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通道县农广校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探索办学新途径,年年完成招生任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工作搞得红红火火,连续十八年被省、市农广校、农村工作办评为办学先进单位,科教兴农、农民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县农民授予该校“致富希望”的锦旗。  相似文献   

7.
每当想到中国的教育,我们就会想起中国的农民。“我们的农民几乎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就得让孩子接受教育——教育,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为了供孩子上学,他们可以节衣缩食,倾其所有。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如果我们举国上下都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都能有农民对教育的那样一种认识,都像他们那样舍得投入,我们的教育早就上去了,中国现代化的速度至少可以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三农”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只有加速推进农业、农村与农民现代化,才有希望最终完成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要实现“三农”现代化,关键在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技术化与市民化。作者认为实施以技术教育为核心、以通识教育为辅助的应用型农村高等教育是农民获取知识、技术并完成现代转化的高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以农耕立国的中国.“农村兴.国运兴;农业衰,国运衰;农民定,天下定”的历史定律,在今天以前的历史里.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国民党的失败,从宏观和根本的角度.是由于政治的堕落而背叛农民和时代:在一个启动近代化的世纪,却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推行封建的统治,将农村、农业和农民置于近代化之外,导致农村没落、农业衰败和农民的普遍穷困。最终,抛弃历史创造的人.终归被历史所抛弃。  相似文献   

10.
美桦  刘鹤 《教师博览》2005,(11):52-54
倪德全是四川西南部一所县城中学1958年毕业的高中生.在他们公社算得上头号大知识分子。但是,倪德全的父亲在解放初被划成了富农,成为“五类分子”中的一员。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单凭这一点,就注定了倪德全一生的命运。无论是考大学、参军,还是当工人,每次都是政审这一道门槛阻断了倪德全走出大山的希望。倪德全只能回到“大有作为”的农村,在贫下中农的监督下.当上了农民。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第一个自觉地描写普通农民,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毫无疑义,鲁迅最热烈、最深沉、最诚挚的感情,始终是倾注在农民群众身上的。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人感到他对农民群众,具有像鲁迅那样最无虚饰而又最热烈、最厚重的感情。他总是像一个成年的儿子对自己年迈的父亲一样,了解中国农民,关怀中国农民,默默地而又是赤诚地爱着中国的农民。他了解农民的内心愿望,了解农民在潜意识中埋藏着的希望改变自身命运、本质上属于“革命”的愿望。正因为如此,他才用渗出血泪的目光焦灼地注视着广大…  相似文献   

12.
本对几部中国当代农民题材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梳理,追踪严志和、梁三、许茂、冯么爸等本色农民所走过的那一段充满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的不寻常的心灵历程,让人们思索它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对当代中国农民提出一系列要求,但农民对这些要求的适应或反应使他们在身份与权利上出现了结构性的严重不对等,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公民地位”。因此,从人学视野构建“公民社会”和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逻辑地成为确立当代中国农民“公民地位”的根本诉求。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前,高晓声的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一问世,就成为新时期文学的热点。陈奂生这个新时期初期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引发了文坛上一场沸沸扬扬的“陈奂生”大讨论:有人说它讽刺嘲笑甚至丑化了中国农民,思想感情和立场观点有问题;有人说它真实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精神状况,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民摆脱贫困后渴望精神生活和人格意识的主题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民问题的理论探索方面,又有长足的进步。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民问题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明确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并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掀起了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同时,在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中,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和一切反对农民运动的思想观点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从而,促进了农民问题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1月2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给获得首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及提名奖的青年农民的一封信中写道:“‘你们立身农村,心怀祖国,辛勤耕耘,艰苦创业,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你们身上,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新一代农民崭新的精神风貌。你们是全国青年农民的榜样,也是各行各业青年学习的榜样……希望你们再接再厉,自强不息,带动更多的青年献身农业,用青春和汗水,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安徽省颖上县三十铺乡青年农民朱永祥就是一位这样的先进典型。他利用在农广校所学的科技知识,以产…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所以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被归纳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提了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  相似文献   

18.
1985年,在当时的胡耀邦总书记写下“中国农民大学”几个大字的题名时,中国大地上第一所为农民而办的民办大学“中国农民大学”便宣告成立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说明更新中国农民的观念,培育农民现代意识既是中国农业国际化、市场化、科技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农村长期稳定的需要,这是从思想上应对中国加入WTO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刘恒的《农民系列》小说,反映的是中国农民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翻耕细作的情景,作者用下地狱般的激情去描摹农民人生的惨烈与残酷、恐惧和幻灭,揭示并弥漫了生命的悲剧、人生的悲哀,讴歌了农民在困境的逼视中表现出的忍耐、克制和反抗,对生命的呐喊、对生活的渴望,从而诱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农民的人生作出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