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职院校党务干部作风建设是党在高职院校形象的体现,是学院发展和建设的保证.目前,高职院校党务干部作风上暴露出学习上缺位、认识上错位、落实上不到位等问题,应当有针对性地从修身正其风,搭台促其风,建制塑其风,全面促进高职院校党务干部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2.
"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辛词中的"风"意象主要有风雨之"风"、风月之"风"、春风、东风、西风等,文章将通过辛弃疾词的解读,把辛词中的风意象进行分类以及将风意象在其词作中的功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诗序》释六义之“风”:“风,风也,教也。”风谓以“微加晓告”的方式加以规戒,教指教化。故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教训、风刺都是古代文学作品的功能之一,此既是《诗》的宗旨,也是风刺赋的宗旨。本文列举台湾赋作之风刺、教训之作品,区分为解嘲讽谕、诙谐刺谑、戏谑自短、箴警训示等四种形态,探讨其表现之特色。  相似文献   

4.
李碧华是香港著名的言情小说创作者,其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诡异风格,《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秦俑》、《胭脂扣》、《青蛇》等小说都在社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其中也体现出其诡异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对诡异之风在香港作家李碧华言情小说的分析进行探究,分析李碧华言情小说中诡异之风的体现,并分析对其诡异之风形成的影响因素,旨在促进对李碧华写作风格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5.
类词缀是一种用来指称类似词缀的构词成分,由于其在语义上还未完全虚化,故在词缀前加个"类"字。例如英伦风、旅游热中的"风"和"热"都是类词缀。在已有研究中,语言学家们集中讨论了类词缀的范围和划分标准等,而从语义角度分析个别类词缀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文章依托《现代汉语词典》等,通过对"风"进行系统的语义分析,探析其作为类词缀的形成过程并探索类词缀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作品需要经过慎重修改方能成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本改动是语文教材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成功的文本修改推动教材经典的塑造。选文修改受政治、社会与时代因素,语言规范化,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影响,应遵从叶圣陶所述"作者文笔,各有风裁,我人加工,宜适应其风裁,不宜出之以己之风裁",以求"文质兼美"等意见。  相似文献   

7.
多变的风     
于海燕 《早期教育》2007,(2):16-17,15,18
风的家族风大体分为自然风和人造风。自然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一般可分为台风、龙卷风、阵风、季风等。人造风则是人们通过人工或机器制造的风,使用人造风时,风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风速的高低全部都是由人掌握的。(小朋友你能指出下面图中哪些是自然风、哪些是人造风吗?)  相似文献   

8.
要宇婷 《教学随笔》2016,(9):150-150
类词缀是一种用来指称类似词缀的构词成分,由于其在语义上还未完全虚化,故在词缀前加个“类”字。例如英伦风、旅游热中的“风”和“热”都是类词缀。在已有研究中,语言学家们集中讨论了类词缀的范围和划分标准等,而从语义角度分析个别类词缀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文章依托《现代汉语词典》等,通过对“风”进行系统的语义分析,探析其作为类词缀的形成过程并探索类词缀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学风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学习之风、教育之风、学术之风、办学之风等,狭义上单指学生的学习之风,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风貌、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  相似文献   

10.
陈后主为太子和继皇位后,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庞大的文学群体,他们把娱乐情性、集宴赏乐等作为文学创作感兴的条件。其文学群体的文风受宫体诗风的影响而呈现出浮华侧艳之风和细腻婉约之致,受其诗歌创作的集体性、欢娱性的影响,其文风亦展现出滑稽娱情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刘晶 《山东教育》2011,(Z6):74-75
设计意图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从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到风的作用,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让幼儿浅显地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科学素养。通过动手"制造风",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等,从而开发幼儿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汉书》是划时代的史学名,而它的人物传记也是辉煌古今的传记学名篇,具有典雅醇正、谨严整饬、博赡弘丽、凝练简净、古奥缜密等五个方面的风特点,并且此种风的形成各有其原因。时至今日,理应调整认识,说作评价。  相似文献   

13.
"双关"这一辞格早在<诗经><楚辞><左传>等中就有所运用,在宋代被称为"风人诗"或"风言".在张表臣的<珊瑚钩诗话>中称其为"风言",在葛立方的<韵语阳秋>中称其为"风人诗".  相似文献   

14.
作风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关注重点,新的形势下,作风问题集中体现在“四风”问题上,而这些作风问题在高校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福建省某高校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总结归纳其主要表现,从理想信念、相关制度、监督力度、社会观念等四个方面分析高校“四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党员干部的约束力度、推进高校办公事务公开化和民主化、健全高校党员干部监督体制、延伸监督范围等具有针对性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女词人,其作品常以自身的独特个性而著称。李清照的词风被称为"易安体",其词内容及词风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美学审美空间,下面主要从词的用语、意象以及词中所含的意蕴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易安体"中所含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陈继儒《安得长者言》是晚明一篇独特的家训作品,它不仅从修身、处世等方面对子女后代进行了道德教育和训诫,而且针对晚明的山人之风、讲学之风和空谈之风作了批评和讽喻,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之风。  相似文献   

17.
两汉时期,侈靡之风逐渐兴起。侈靡主要表现包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过分追求和恃财枉法僭越礼制。侈靡之风之所以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汉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以外,同时也与社会思想的转变等因素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玄言诗是玄言入诗之风走向极端的产物,对其艺术价值,文学史和历来评论多予简单否定。玄言诗与运用玄言的诗是有区别的,东晋玄言入诗之风中出现了种种艺术潜质,在玄言与形象、平淡风格的追求、情理结合、景理结合及理致、理趣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特色的综合体现。目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着内涵理解的片面性、建设落实的虚浮性、建设效果预期的两面性和建设信息沟通的单边性等问题。新时期的高校学风建设应遵循系统性、层次性、全员性、沟通社会等原则,干部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兴学之风和干事创业的办学之风;教师要树立诚信严谨的治学之风和精益求精的教学之风;学生要树立勤奋求知的学习之风和文明修身的道德之风;职员要树立优质服务的助学之风和爱校如家的敬业之风。  相似文献   

20.
风其实就是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地球接受阳光照射,其受热程度因地而异,导致气压不同,气压高的气团会自然地流向气压低的气团,这股推力就被称为风。地球上除了常年不变的风带和随季节变化的季风外,还有海陆风、山谷风、焚风、干热风等形形色色的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