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以师而名,师因校而名;师因生而扬名,生因师而成长。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了名师工程,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步入名师的行列。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品位和办学档次,很多学校聚焦名师,打造名校。把思想素养好、学识修养高,有能  相似文献   

2.
名校与名师是相辅相成、同构共生的一对概念。名校需要名师支撑,名师可以造就名校;名校肩负着培养名师的责任,名师的生成与壮大则能促进名校的发展。怎样的学校称得上是“名校”,怎样的老师可谓是“名师”?多年来我们一直苦苦思索这一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对“名校”、“名师”形成了这样一些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3.
培养名师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快名校建设步伐的一项重要工程.打造名师团队,学校应成为名师发掘的“伯乐”,名师培育的“摇篮”,名师成长的“阶梯”,名师展示的“舞台”,发挥名师效应的“红娘”.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教文体局启动“创名校、推名师、育名生”的“三名工程”,即在学校实现特色办学中创建名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推选名师,在学生个性彰显中培育名生。  相似文献   

5.
甘泽杰 《青年教师》2009,(12):31-32
校以师名,师助校名,交相辉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造就名师,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基础。正所谓“以名师建名校,以名校育名师。”纵观名师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名优教师的成长是有其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正身处一个教育倍受关注的时代。整个社会对教育都寄予无限希望,倾注莫大热情。社会呼唤优质教育,优质教育呼唤名师。名校造就名师,名师发展名校。名师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一流的名师,才能支撑起一流的学校。福建省厦门一中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学校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正是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批名师发挥骨干作用、带动学校教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因此,厦门一中历来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注重引进人才,精心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梳理我们近几年的实践,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敬业奉献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培养名师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快名校建设步伐的一项重要工程。打造名师团队,学校应成为名师发掘的"伯乐",名师培育的"摇篮",名师成长的"阶梯",名师展示的"舞台",发挥名师效应的"红娘"。  相似文献   

8.
毛道生 《教师》2014,(8):1-1
每一位校长都期望自己的学校有“大师”,至少有一批“名师”。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是没有“大师”的,甚至是没有几位“名师”的。即或名校也不例外,因为“名校里的老师并名师”,名校也面临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的困境。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肖安庆 《教育》2015,(2):26
名师是名校的主体,是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校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学校多出名师,出好名师。其实,与其"等"名师,不如学会挖掘名师,培养名师。作为一校之长,在名师培养过程中不妨在筛选机制、育人环境、培育过程、发挥效益等方面有所作为。慧眼识名师,做名师发掘的伯乐名师的培育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学校确定名师培养对象要认真分析个人发展现状,依据学校名师工程方案的要求,制定好发展规划,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努力做到:严密细致地学习、制  相似文献   

10.
《教师博览》2011,(10):63-63
学校,是教育最亮丽的窗口,是培育祖国花朵的摇篮。为了展示全国众多大、中、小学名校的风采,总结名校丰富的办学经验,传播名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宣传名校丰硕的办学成果,发掘名校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校园文化精髓,颂扬名校名师的创新奉献精神,加大名校的行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南昌赣腾图文传媒有限公司将为各名校提供展示的舞台,在本刊内页和封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名"在教育界成为热词。教师择名校,家长择名师,更有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推出的名师工程。但是,何为"名"师?我想,这应该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主题。只有明确了"名师"这一概念,才能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名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再也不是身处深山老林的禅院了,它也时刻受到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冲击。各类名校充分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许多好处,有力地抢占了教育市场的制高点,名校效益日益凸现。要成为名校,名师是不可或缺的。名师来源于何处?来源干发现和培养,其中,不断地给予评优、评先的机会也是很重要的支持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名师造就名校,是辅仁中学优良的办学传统,也是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可靠保证。早在创办之初,延聘名师执教使辅仁中学很快就赢得了社会赞誉。近年来,学校继承发扬名师立校的传统,通过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推进蓝青工程、组织系列培训、深化教育科研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水平,为实施优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科学》2006,(5):F0003-F0003
吉林省长春市天津路小学是一所历史久远的名校,名校造就名师,名师发展名校已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正是靠着这条正确的轨道.天津路小学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名校有名师,名师强名校,名师战略是红安县张家湾中学近年来制订的重大决策。进入21世纪,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学校领导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破冰启航,多角度、多途径探索强校方略。最终确立了“育名师、创名校、出名人、立名声”的办学思路,把名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做大做强的头等大事,以名师效应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秦培元 《文教资料》2006,(31):36-3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业,教师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名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其领衔作用、示范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辐射作用都是巨大的,其数量和质量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水平的高低。我校能走出困境,走出江苏,走向全国,成为普教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名校,全在于一大批“名师”的奋力支撑,可以说,没有“名师”,就没有洋思。洋思过去的成名,得益于“名师”,洋思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依靠“名师”。我校“名师工程”培养目标是:在三年内,建设一支占全校教师总人数30…  相似文献   

17.
为"教学名师"喝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需要“教学名师”师资队伍建设与高校教学质量二者之间息息相关 ,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名牌高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学校学科水平高、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大师汇聚。名师造就了名校,没有名师的名校是不可想象的,而名校培养和促进了名师的成长,通过名师的大旗弘扬了名校的传统和声誉;名师吸引、培养了高徒,优秀的学生又反衬出名师的睿智和远见 ,传承了名校的校风;名校、名师和高徒之间互为依存、互为促进、互为发展。而在这三者之中 ,名师是一个中心环节。从高校的发展历程来看…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长春市天津路小学是一所历史久远的名校,名校造就名师,名师发展名校已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正是靠着这条正确的轨道,天津路小学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像数学精英吴锡珍、语文名家陆鸿庭两位省内知名的特级教师,她们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艺,一直是学校  相似文献   

19.
<正>名师,是指那些具有先进、独到的教育思想,突出的教学业绩和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且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育教学专家。毋庸置疑,名师造就名校,名校培养名师。但是,北京22中孙维刚老师的例子告诉我们:不在名校照样可以成为顶尖级的名师。作为一所普通实验小学,我们致力于这样的"校本"行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举着旗子走在前面领路的人。  相似文献   

20.
朱国旺 《教育》2014,(28):41-42
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落实公平教育。学校实施四大工程,让每一位教师诗意地幸福工作。学校认为,名校之名在于名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学校秉承“办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书香式生态学校”的理念,把“以老师为本,让老师幸福,让学生快乐”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做幸福的教师”。课改先行与青蓝工程课改从“改课”开始。根据学校课改的实际需要,按照更新观念、建模实验、示范推广的课堂改革思路,启动与实施自主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组织教师到课改名校参观学习和回校上感受课,并把“课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