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来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而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则是打开数学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如何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是值得我们每个数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导入新课,创设“现实化”问题情境 传统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导入形式就是复习,通过复习可以为新知学习铺路搭桥.然而,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这恰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缩小了学生的探索空间.新的教学理念呼唤强化情境创设功能,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提到“错误”二字,恐怕就会使得很多老师为之“紧锁眉头”。我们老师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总希望一帆风顺,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往往是严加苛责。因而,那些在课堂中随机产生的“错误资源”,就被我们许多教师不知不觉地,无情地“挥霍”掉了。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错误”这一教学资源,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益。现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的实行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特别是要重视数学教学的思维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过程。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说”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种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拜读了王芝平、郝澎老师的研究性教学课例 ,笔者为之振奋和感慨 :我在教学中不也经历过这样的研究式教学吗 ?这样的研究式教学是令人快乐的啊 !遗憾的是在现今的课堂上实在太少了 !如果师生在数学课堂中都能置身于数学探究之中 ,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能演绎成一幕幕“数学研究”的活剧 .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可以甩掉“枯燥乏味”的帽子 ,进入一个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数学乐园 !欣喜之余 ,笔者愿结合此课例和自己的实践就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如何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1 教师是数学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以往在教师的头脑中 ,教…  相似文献   

5.
我遇到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叹道:“数学太难了!”在他们看来,就算自己尽力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还是会变得越来越难。到底谁会觉得数学简单呢?下面我来谈谈缺乏启发式的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及启发式在数学教学各环节的渗透。  相似文献   

6.
“数学好玩”,这是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中国少年数学论坛的开幕式上,赠送给少年数学爱好者们的一句话。数学大师的话如同数学语言,出于简洁而归于深奥,有趣且耐人寻味。我崇尚“数学好玩”久矣,并把它作为我的教学理念和终身追求之目标,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使我们的学生真正觉得“数学好玩”,笔者认为:“数学好玩”,从阅读开始。  相似文献   

7.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会算,算得对就行了,不注重算理的教学.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讲清楚算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还应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算.下面我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六年制第七册)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给我一片蓝天,我愿在数学‘大课堂’中放飞自己的理想;给我一块阵地,我将在实践的沃土中播洒希望的种子;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在创新的世界里收获成功的硕果。”这是栖霞市实验小学数学“大课堂”实验班的学生在新世纪的宣言。为有源头活水来1998年,栖霞市实验小学针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空间窄、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得被动等弊端,借鉴认识论的有序原理、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及弗来登塔尔的“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过程”理论,构建了小学数学“大课堂”教学体系,开始了对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数学一下…  相似文献   

9.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教师就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之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这是我们每位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本文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数学自身的特点,谈自己在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一般按:“情境引入激发热情——探索交流体验数学——应用数学拓展思维——反思质疑自我评价”的模式展开数学活动.当然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特点各异,课堂也会千变万化,教师要灵活地安排教学,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如何将“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融人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去,使数学教育教学能为提高全体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服务是我们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也是摆在我们,。大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课题。这里我就我们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教初中数学已经有11年了,教了三轮初中.最近这几年,尤其是近两年来深深地感到在数学这门学科上“学困生”、“厌学生”越来越多,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两级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淡薄.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和同行的经常交流,我们共同感受到数学教学的难度在逐年增大,数学越来越不好教了.  相似文献   

13.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且要“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因此,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总会时不时听到数学老师抱怨数学课难讲,也常常听到学生说“数学太枯燥无味了”“几何定理推理难记又难懂,推理、证明太复杂”“代数整天是X、Y,真是太没劲了”。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我们中学课堂组织教学中一些现实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并能把数学变成学生们喜欢的一门学科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中学数学学法探究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5.
陈太琼 《学周刊C版》2014,(12):171-171
在课余时间,我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自己平时的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心中播撒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在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都明白,学生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而不是一个“容纳知识的容器”.我们不能主宰学生的思维方向,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可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却把学生当成是“容器”,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绝大部分的人对教育的要求只剩下了分数,他们用这冷漠的数字界定学生前途.为了这分数,如今的学生需要付出的已不仅是体力和脑力的透支,更多的是权利的丧失.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数学能力不同,数学的兴趣程度更是不同。这种现状给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从自己的数学教学、从他人的数学高效课堂、从教学辅助行为中,越来越意识到:数学教学的“因材施教”需要渗透到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杨之老师在文[1]、[2]中介绍的“MM教育方式”及其教学设计,我一边学习,一边同自己十余年的教学经历相对照,感到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数学教育方式。现把我的点滴体会,写在下面。 其一 运用数学方法论的教育方式,关键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我们知道,“MM教育方式”作为实验课题,全名叫做“贯彻数学方法论的教育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是说,“MM教育方式”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与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不谋而合,这是它与众多“教学法”的根本区别之一。因此,为了掌握和运用这种教育方式,就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质量观,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备课、上课、辅导、处理作业等,都要注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是让学生“听数学”,还是“做数学”?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习惯于“先教后学,先讲后练”,是一种“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教学模式。发展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常常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解决问题,使“数”的问题借助“形”去观察,去思考,即用“形”作为直观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粗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上写的”.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十几年教学实践,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出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