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备课备什么     
翻阅一本本备课本,发现很多教师备课都是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会”或“掌握“什么知识,稍涉及的是“能力”、“意识”或“品质”等。再观其课堂教学过程,多是将其备课时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至于那些稍涉及的内容则变成了备课时贴上的标签,大都未能真正落实。这些备课与传统备课相比,只是在教学目标中多了些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的话语,至于课堂教学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章佩华 《小学生》2010,(5):30-31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备课往往成为了“例行公事”,是应付检查的“苦差事”。笔者对我校34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师们没有一个喜欢以往的教学设计形式,只是被一些形式束缚,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我与许多同行一起思索着。有效的备课绝不等于简单的写教案,更不是机械重复地“拷贝”教案。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熟读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眭的了。做好隐性备课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备课的关键在于教师的“隐性”备课,即备在教师的心里,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花在推测学生的“可能”上。对课文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要有多种策略的体现,要体现“可能性”,而这些就体现在教师的“隐性备课”里,这样“显性的教案”就犹如一篇精美的文章,清澈、晶莹,重点之处细细描绘,其余的一笔带过,即有“大江东去”的豪迈,又有“杨柳清风”的细腻俊秀。只有这样,“隐陛备课”才能关注学生,关注学习,关注师生的课堂生活质量,使师生拥有一个闪烁灵性,享受快乐的课堂生活。本文以浙教版第十册小学语文《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将“隐性备课”做细。  相似文献   

3.
胡国卿 《课外阅读》2011,(11):142-142
所谓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进行有效备课。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师而言,进行有效备课是整个教学的起点,也是搞好有效教学的前提。而传统备课始终坚持以教师、教材和传授为中心,侧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教师备课的精力主要放在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上,忽视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情感等了解甚少;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由教师的主观意志来决定,不考虑学生实际特征和需要。所以,传统备课是一种静态的过程。如何促使一般性的传统备课向有效备课转化呢?我通过进行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初步探索,得到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王春燕 《山东教育》2009,(11):48-49
在一次优质课比赛中,我选讲了“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这一节课,由于课前经过了充分准备,教学目标完成得很顺利,听课的老师们反映也比较好。但我总觉得课堂气氛不很活跃,有点遗憾。恰逢威海市教研中心“有效教学”总课题组全面推进第二个专题“有效备课”的研究,于是我从“有效备课”的角度对整堂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在“有效备课”研讨会上进行了专题研讨交流,又得到了课题组老师们的许多指导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师备课时的必然思考,但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部分教师重视“怎么教”忽视“教什么”,致使课堂形式新颖但内容庞杂零碎,语文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在学生的心田中扎下根来;其次,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部分教师把握不好“教多少”和“怎么教”,该讲的不敢讲,该问的不敢问,致使学生对应当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方法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是“教”,另一方面是教师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知识,扮演着“学的角色”,和学生一道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索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这两种角色集于一身,还要能灵活转换,这就是“心理换位”,其目的在于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频”,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增强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怎样进行“心理换位”呢*一、备课时的“心理换位”现代教育要求“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这就是要求教师要转变备课观念,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如…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一状况,要做好课前有效备课,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研究课程,研究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文本.要做好课中有效上课,做到有效组织、有效讲授、有效设问、有效调控.要做到课后练习有效,准确把握练习的难度和梯度,练习内容要立足“文本”,课后练习有效评讲.  相似文献   

8.
运用个性化教学 提升小班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握好个性化备课,为个性化教学打下基础 以往一个学校中的备课目标(尤其是集体备课的目标)就是整齐划一,用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方法,统一的手段达到学生的统一的“齐步走”。其实这种备课的价值目标是达不到的。新课程观认为,对人的教育首先要尊重人,要以人为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无法实现“齐步走”或同步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实际来设计教学方案,对文本知识加以增删调整:必须引导学生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发展目标,必须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有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倡导多样化、个性化的备课。  相似文献   

9.
1.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材。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掌握知识,这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课题。要上好一节课,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认真备课。备课中要组织教材,确定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是精讲内容,哪些是略讲或是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2.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这个口号我们已喊了多年,而真正改进的教师并不多,大多数人仍在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总认为45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所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教师备课认真、讲课内容丰富、教学环节有条理,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讲解占去了课堂的大量时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使学生失去了足够的实践机会,最终成为语言知识的消极接收者。实际上,对学生而言,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英语不同于其它基础学科,它既是一门语言课,又是一门实践课,因此,它的学习效果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水平结合起来综合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张琦 《四川教育》2001,(11):35-35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做个有心人,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和运用教学中的童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备课时“挖”童趣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孩子学会多少个单词,记住多少组句型,而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切实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的需要为需要。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学” 的过程,既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把传统的备课时“备”知识,变为备课时“备”学生,尽可能地挖掘一些充满童趣的材料。备课中“挖” 童趣时应…  相似文献   

12.
1.发挥集体的智慧。传统备课方式是“闭门造车”,而年级组备课则是将教师的个体创造性置于群体之中,通过集思广益、扬长避短、信息共享,达到共同提高、发挥整体效益的目的,进而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年级组备课应建立在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大纲的基础上进行年级交流,在备课时教师都应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而不能只当“听客”和“看客”,更不能照搬别人的教案。  相似文献   

13.
孔建兵 《文教资料》2014,(2):169-171,176
备课是教师教学常规中的基本工作,针对原备课格式易使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以“教是为了学,教学生学”为理念,创造性地设计了“分段式模块备课”格式。该备课格式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时间段落的规划、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模块的构建、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编制等要素。该备课格式特别强调一堂课上要求学生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自主活动时间至少20分钟,以制约“以教代学”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教师逐渐克服备课的粗糙与随意、上课松散和无序等困难,保证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广度和专注度,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优质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无效备课的典型现象,并对如何实施有效备课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重视“教育”观念,忽视“学习”意识 市场经济时代,教育同样应该强化服务意识,但是我们在教育与学习之间更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预定了规划(按自己的设想)进行传授知识。成为教育的卖方市场,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销售自己的知识,逐渐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市场,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沦为从属地位,学生成为知识的购买者,成为教师备课计划的被动、无奈的接受者。  相似文献   

16.
1.必须精讲重点,深入浅出。在一节课里,要讲的内容很多,想把一切问题都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教学中,通过仔细认真地备课,力求把教材吃透;在处理教材和讲解课文时分清主次,去繁求简,抓住重点,精讲多练。这样做无疑是科学的、合理的。多年的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讲解时要紧紧围绕教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进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例如,讲中国近代史时,  相似文献   

17.
陈华忠 《福建教育》2005,(5A):47-48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教学,而更要认真备课、精心预设,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以学定教”。要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花在推测学生的“可能”上,花在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上,花在研究可能出现情况的应变策略上,使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8.
实现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平时就得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当然,要提升课堂有效性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之事,需多元结合,才能切实提升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本文试从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评价、有效反思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集体备课这一有效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研究,确定讲授内容和方式,研究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例如,“磁盘管理”一节“格式化”操作过程,书本上图文并茂,学生一看就懂,教师不作解释而安排为实验课直接上机练习;有些知识尽管书上没有详细介绍,却经常使用的,则给学生做适当补充。如“汉字输入”一节,智能ABC输入方法介绍比较笼统,由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要求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师首先要做就是进行有效备课,只有有效备课,优化备课行为,才能保证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