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互联网文化融合持续加快的今天,武则天的形象也随着时代变迁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和韵味.武则天形象是互联网文化中女性主义精英文化的代表,体现了女性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化,以及社会审美标准从单一模式的男性审美标准向更具包容性的多元文化审美标准的转变.互联网文化中多样化的武则天形象也是很好的文化IP热点,当前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  相似文献   

2.
《故乡飘已远》,又名《那么多的酸模(野菜)都被谁吃了》以自画像的方式描绘了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同时也是朴婉绪自传小说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因此十分重要。作者朴婉绪是韩国现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一生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和朝鲜南北战争,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所撰写。修辞是交际活动中的一种言语现象,在小说《故乡飘已远》中,朴婉绪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交际理论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感受。该文结合实例从修辞翻译角度探析李丽秋译本,研究在文学作品的韩译过程中如何使用修辞翻译策略,准确表达作者意图,引起读者共鸣。  相似文献   

3.
地域形象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陕西地域形象的发展和现状对于陕西在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定位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从评价理论视角考察《中国日报》2001年5月1日到2022年3月16日有关陕西的新闻报道,通过对语料的报道主题、话语建构及情感态度进行分析,借助高频词、词丛、检索行等语料库路径,对文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媒体中的陕西外宣形象。研究发现:《中国日报》20年来对于陕西的报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民生、医疗等方面,报道内容很全面,且正面报道远多于负面报道,但是报道主要集中在陕西整体和省会城市西安,关于地级市的报道偏少。  相似文献   

4.
暌违十二年之后,坎皮恩凭借《犬之力》在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佳导演这一殊荣,正可谓实至名归。和以往女性主义影片将女性主角安置在男权对立面的做法不同,本片是以男性为主角,并通过建构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窥探出坎皮恩探索女性主义的新道路。该文以萝丝、菲尔、皮特这3个人物形象的建构为立足点,窥探女性主义视阈下如何对男性的“有毒男性气概”引发的“厌女症”来进行批判,从而洞悉其中的性别诘问,完成对女性主义表达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柯惠新  赵静  邹玲  陈锐 《对外大传播》2009,(4):34-36,53
柯惠新教授等人的文章以中国人形象为出发点,以奥运前后的3次调查为基础,以深度访谈为补充,对国际公众眼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行解读,并对北京奥运这一事件对中国人形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试图了解奥运会在中国人形象塑造方面的效果。本文还初步探析了中国人形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宝琳曾经勇于挑战男性与白人的主导地位,对婚姻与爱情充满憧憬。但后来身为布里德洛夫家中的母亲却厌恶自己的丈夫与孩子,最终沦为白人家庭中贪图虚荣、自我欺骗的附属品。本文采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从女性视角与叙述声音两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小说中的宝琳。宝琳通过凝视与评价他人构建了不同性别与种族之间的平等地位,在个人型叙事声音中结合自由间接引语塑造了自己面对白人时自信、独立的女性形象,并在作者型叙述声音下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两种叙事声音的冲突共同构建了宝琳这一悲剧形象,反映了受到种族、性别、叙事等话语桎梏的边缘群体的存在情境。  相似文献   

7.
雷馥源 《文化学刊》2023,(7):107-111
《呼唤》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以19世纪末澳大利亚淘金地亚历山大一家三代的家事传奇为主线。作者对中国抱着友好的态度,在小说里对中医药予以肯定并创作了众多值得赞叹的中国人形象。本文拟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出发,关注文本中的中国元素,探析他者形象的呈现形式,并梳理出其中隐藏的中国人形象套话。  相似文献   

8.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加之明朝统治者对人们思想控制力度的减弱,女性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并得以张扬。凌濛初在《二刻拍案惊奇》中塑造了大量的鲜明女性形象,其便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的传统认知。该文从大胆追求自由真挚爱情,忠贞节烈、至死不渝,德才皆备、勇敢正义这3方面分析书中的女性形象,并与宋元话本中的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进而探讨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母亲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在我出生的那天晚上,她竟然梦到了我是一把娇媚动人的琵琶。我的全身漆黑如夜,可黑得高雅、黑得大方,黑色中倾泻出让人心惊肉跳的美丽。这种美丽幽雅入魂,深邃入肌,融人心骨。因为琵琶是我,所以我是琵琶。我是木做的肌体,婀娜的娇躯散发着飘渺的木樨般清香……  相似文献   

10.
张琳琳 《文化学刊》2023,(3):101-104
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对后世戏曲《西厢记》的创作有着极大影响,二者在叙述视角上有很大改变。《莺莺传》看似“全知视角”的叙述模式并未深刻细致地展现人物的情感、性格、心理变化和故事发展背后的促因,而是以冷静理性的语言陈述事实,更大程度上属于“内聚焦”叙事。与此不同,《西厢记》的故事叙述更加细致入微,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细致,故事发展轨迹清晰,叙述模式属于“零聚焦”叙事。二者不同的叙事模式对作品的风格和思想内涵表达都有很大影响,也影响着作品在读者中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赛博女性主义最具影响力的是唐纳·哈拉维的研究成果《赛博格宣言:20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该文选取了一篇含有赛博格形象的小说并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试图证明该科幻小说的创作印证了赛博格宣言中的论断。该文认为,虽然威廉·吉布森没有完全跳出传统的父权写作框架,但是小说中对赛博格形象的塑造以及作品中关于赛博格形象的描述,很大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结构,这对于女性主义未来的发展、挑战传统的写作模式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华人形象建构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二元对立视角下的他国刻板建构背后是美国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电影《花木兰》将东方文化置于西方视域下诠释解读,呈现出东方主义的话语特征。一方面,它在典型的西式叙事框架中消解了花木兰在中国文化中所象征的“忠孝义节”,精神内核的遗失使影片成为东方外壳下的好莱坞工业产品;另一方面,影片对封建社会中父母形象的消极刻画、文化符号的错位与误读构建出“他者化想象”下的东方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改编自中国传奇故事的历史小说,其中一个重要的改编之处是加入了杜子春母亲这一角色。基于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本和作家的经历、社会背景加以分析,可以发现《杜子春》中母亲形象的塑造源于芥川的恋母情结。而恋母情结的产生,一方面,源于个人无意识,即童年的创伤性记忆与“内在孩子”的体现;另一方面,源于集体无意识,即因建构日本近代国家需要应运而生的“慈母”形象的建立。《杜子春》中的母亲形象体现了芥川龙之介的个人创伤与日本民族的文化创伤,同时企图通过叙事来帮助自己和读者治愈创伤。  相似文献   

14.
王妍 《文化学刊》2011,(2):133-137
我国对俗语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作为清代笔记类俗语杂书,《言鲭》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共收录词条280个。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并没有任何论述从民俗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言鲭》中所收词汇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中蕴涵的大量民俗语汇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来探讨《言鲭》的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心经》是一篇以“恋父”情结为主体内容的短篇小说。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角度出发,剖析作品中3个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以及在精神维度上所展现的超越传统女性形象塑造的特征,可见:许小寒是恋父者,更是“本我”投射下具有现代女性主体意识的“疯女人”;许太太是“超我”压抑下处于夹缝中的旧式妇女,但她不同于“曹七巧”式的母亲形象,而是具有隐忍智慧的女性;段绫卿是与许小寒互为镜像关系的“天使型”人物,在“本我”与“自我”意识的交替中生存,体现出张爱玲早期创作中的现代女性主义意识。而《心经》本身亦可看作是张爱玲童年经历和女性作家身份焦虑在文本书写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何琳 《生态文化》2010,(2):37-37,47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塑造林黛玉形象的杰出篇章.是小说诗词中的杰出之作。同时也是描绘大观园中林木景物的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17.
在西汉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中期这一时期的记载上,《汉书》内容多承袭《史记》旧文,但在语词句式上有改动。该文通过比较《史记》和《汉书》的一些个别篇章,观察其语言现象,列举了两书中重叠部分的语言差别:(1)古籍用字;(2)词汇;(3)语法句式。从这些差别中可以探寻两书语言风格的不同,对文学和语言的研究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霍荟灿 《文化学刊》2023,(5):191-195
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讲述了以亚哈船长为首的一行人乘坐“佩科德”号追杀白鲸莫比·迪克,最终同归于尽的故事。通过深入解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书中塑造的一系列形象体现出其背后多元化的象征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作者在文中使用的各类“隐喻”进行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匹配,并基于不同的匹配结果,对各类形象的深层象征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白鲸莫比·迪克可以构建出两个相互矛盾的隐喻类型,它既是“神圣纯洁的圣灵”,也是“邪恶残忍的恶魔”;与之相对应,亚哈船长也可以构建出两个完全对立的目标域,即“亵渎圣灵的暴君”和“迎难而上的勇士”;“佩科德”号的航行同样可以构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的隐喻,分别象征着“注定是悲剧的死亡之旅”和“摆脱束缚的自由之旅”。对作品形象的解读,不同读者能够勾勒出不尽相同的象征意义,这也正是小说《白鲸》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水经注》作为地理和文学合璧的综合性著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记载的内容颇为繁杂,上至河道流经地区的天文地理,下至各地差异性的风俗民情、奇幻怪诞的神仙鬼怪等皆载入书中,其中不乏一些经久不衰的话题,鬼怪故事便是其中之一。该本记录的鬼怪故事较为丰富,依据故事情节大抵可以分为申冤诉苦型、突破禁忌型、报恩复仇型、害人作祟型、死后托梦型及死而复生型。这些怪异的鬼怪故事不仅再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鬼怪多元化的形象及人鬼之间复杂的关系,同时也映射出这一时期独特的鬼怪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0.
孟庆梅 《文化学刊》2023,(4):106-109
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关照,结合文本细读就诗歌《老虎》与《鹰》的意象语言进行文化与审美价值阐释。在伟大代码的破译下,诗歌《老虎》与《鹰》都扎根于《圣经》,与《圣经》意象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关联性、互文性、共通性。两首诗歌都映射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展示了诗人极其唯美的诗歌创作艺术与超越时空有限性的丰富想象力。两首诗歌都是诗人借物抒怀,找寻形而上慰藉的心灵独白,都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