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旖旎 《职业圈》2012,(24):158-158
讲解员作为博物馆员工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是博物院服务社会、占领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推动力,直接关系到博物馆形象和对社会宣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博物馆讲解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华侨博物馆的发展与侨务工作大局、博物馆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试从侨务工作基本形势、博物馆行业发展主要趋势出发,在分析华侨博物馆的角色定位、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就华侨博物馆陈列展览、文物征集、对外宣传、社会教育、业务拓展、体制创新、学术科研、人员调配等具体业务工作提出粗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新月异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不断被运用于博物馆教育中,其拓展了博物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推动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跨界融合与开放共享,也使博物馆提供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加剧了博物馆馆际间教育水平的差距;线上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规划,碎片化特征显著;受众群体知识接收流量差异更加明显。因此,积极探寻新媒体技术与博物馆教育的有效互动范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博物馆教育理念,建立系统化博物馆教育受众研究机制,开创博物馆教育资源融合与共享新模式,打造高质量博物馆教育活动,积蓄博物馆教育发展新动能,实现“1+1>2”的叠加效应,是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稳健、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博物馆学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博物馆(纪念馆)的首要职能。博物馆(纪念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依托自身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教育资源,策划实施多样、分众的教育活动,充分践行场馆的教育职能与使命,逐步成为校外教育的主战场。近年来,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推进与“双减”政策落地,纪念馆不断加强教育品牌建设,开始走出围墙,积极谋求馆校合作,与中小学共同开辟新时代“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学习场”。在此背景下,该文总结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的开发历程与实践,并提出“五育并举”赋能纪念馆教育品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旨在有效发挥纪念馆特有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侯珂 《文化学刊》2012,(1):134-138
传统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拨款,我国博物馆政府拨款一般占到总运营费用的三分之二,近年来,欧美国家博物馆自身"创收"所占的比例在逐渐增加。文章详细列举了大英博物馆在筹款方面的经验,认为我国的博物馆在坚定捍卫当代博物馆"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社会文化组织的名誉和尊严的前提下,需要在摸索创新筹资的新路径上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志明 《文化学刊》2023,(12):127-130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博物馆对新兴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由此出现了数字博物馆。随着博物馆建设理念的进一步提升,由数字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转型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和建设方向。本文简述了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从加强对文物信息的标准化采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完善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新趋势,并介绍了智慧博物馆的使用价值,包括游客行为分析与智慧化管理两个方面。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数字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文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观赏的文化机构,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各种专题博物馆不断涌现,博物馆的新职能、新形态、新的收藏对象也不断出现。中国黄酒博物馆和鄞州雪菜博物馆都是舌尖上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的建立、完善与提升,为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免费开放,在我国博物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这一阶段,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博物馆在发展进程中却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章旨在解读中小型博物馆发展进程中的困境,并深入分析如何更好地发展,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相信对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形势来看,文旅行业如何恢复发展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作为文博单位的博物馆,其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考验,探索博物馆未来发展道路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该文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例,分析了疫情对博物馆带来的影响及博物馆目前发展存在的困境,并从做好博物馆宣传、寻求多元发展模式、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加强数字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旅游成为后疫情时代城市近郊旅游的热门项目,博物馆旅游的体验产品也由原来的展览及文创产品业态创新转换为沉浸式展览、5D影院、沉浸式演艺等多种业态。该文以博物馆沉浸式实景剧游的创新方向和形式在青岛啤酒博物馆项目中的验证为例,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沉浸式实景剧游《觉醒的酿造师》,其围绕超震撼惊叹的场景搭建、高度共鸣的叙事主线、五感皆具的体验度、多元互动的演绎代入感不断寻求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场景创新、体验创新、营销创新及快速的迭代创新,不仅打破体制机制的限制创造了合作共赢,更是走出了博物馆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最大程度地实现博物馆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下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中外数字博物馆发展现状出发,探讨如何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着重分析博物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加大数字化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数字化运营水平、深化商业合作模式等,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促进博物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的文化价值创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任灵子 《职业圈》2014,(36):84-84
网络新媒体的数字化应用和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博物馆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下面本文针对网络新媒体技术引入到博物馆中的必要性加以分析探讨,进一步对网络新媒体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作用进行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战略的推进,各地的乡村博物馆增加并发展起来。山东省的乡村博物馆发展在全国位居前列。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乡村博物馆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该文首先提出了乡村博物馆的概念,简介其在全国及山东的发展状况;其次从类型、规模、藏品、开放状态、观众等方面概括了济南市乡村博物馆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乡村博物馆在管理机制、藏品、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功能发挥、资金与人才、与各方交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并进行了总结。该文对推动济南市乡村博物馆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传播体系中,民心相通是传播与交流的基础,而民间外宣作为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路径,对官方外宣起到必要且有益的补充。华侨华人在民间外宣工作中扮演着发声者、创作者、传播者、沟通者和分享者等重要角色。本文从国际传播视野和民间外交的角度,观察和思考民间外宣的实践路径,对民间外宣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进行了学理性分析和现实性考察,提出了海外华侨华人具备独特的传播中介优势,能够借助广泛的人脉关系实现合作共赢,并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塑造中国良好形象方面发挥着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要提升民间人文交流活动的创造活力、充分借力特殊的民间资源、引入市场机制建构社交媒体舆论场,提升民间外宣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5.
如今,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客观上要求博物馆与图书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本文从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是未来社会的信息中心,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博物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及途径四个方面对城市博物馆与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合作进行了探索,以期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作用,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全球发展话语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绝大多数国家和行业都在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博物馆行业也不例外。而且,博物馆的新定义也增添了“可持续性”这一重要内容,可见博物馆将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未进行深入研究,缺少全球实践案例的探析。澳大利亚的博物馆部门关注可持续发展已有近20年历史,是最早关注该议题的地区之一。因此,分析澳大利亚案例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可持续性对我国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具有现实意义。探讨近年来澳大利亚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将为对这项工作感兴趣的机构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模型,并鼓励更多的机构参与到这个重大的议题中。  相似文献   

17.
林惠恩 《职业圈》2012,(24):150-150
博物馆是知识的宝库,讲解是博物馆与观众实现思想交流、感情连接的桥梁。在博物馆讲解过程中,讲解员拥有高超的讲解技巧,是博物馆扩大影响力、提升观众满意度的重要依托。实践证明,丰富的展品必须借助讲解员的介绍,才能为观众所理解和接受:讲解员要想提升讲解技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和改善:  相似文献   

18.
如何改善展品对博物馆的积极影响,成了当代博物馆的新挑战.当前展览采用的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博物馆展览的效果无法满足观众需求.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博物馆展品中的问题,以提升博物馆展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实施绩效管理对于促进内部管理、提高绩效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公众社会满意度,深化博物馆体制改革,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就岳阳市博物馆作为非营利组织引入实施绩效管理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海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同时也是海外民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其国际传播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情况。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媒体报道、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国际访客和国际科研方面的影响力强弱,能够有效反映博物馆的国际传播影响力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国内一级博物馆国际传播影响力整体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同时,不同博物馆之间国际传播影响力差异显著。为此,应建立媒体协作机制,完善国际传播体系;加大自主宣传力度,优化内容形式结构;深掘自身特色亮点,推进深度内容传播;积极策划海外活动,用心讲好展品故事;夯实科研基础能力,推动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