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是中越书籍交流的重镇,它不仅是越南使臣选购官书的重要地区,而且清代广东的地方文献曾影响了越南古典文学的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木鱼书曾经在越南产生过深度影响,越南汉喃研究院所藏的木鱼书抄本《新出偷诗稿》即是这种影响的遗存,它也是目前所发现的第一部越南重抄本木鱼书。木鱼南音《花笺记》还造就了越南古典文学名著《花笺传》,这体现了广东地方文学与越南民族文学的融合、交汇。从现存的越南古籍来看,广东的说唱文学曾随着越南华侨的步履而流传于海外,而越南的俗文学作品也曾在广东佛山大量刊刻过,联系中越文学交往、越南古籍在粤东的刊刻等其他因素来看,在清代存在着一条以广东为枢纽的中越书籍交流海上通道。  相似文献   

2.
越南与中国同处在“儒家文化圈”中,不仅仅是文化上,在社会意识形态上也存在许多相似性,两国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土地与风俗上存在着差异,可是文学创作与文艺交流上,是存在延续性的。即便属于不一样的民族和国家,但是这个世界上的文学并非是在孤立发展,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交叉与联系,在相似与矛盾中不断发展。中国文学和越南文学都存在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越南文化必然受到中国文学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现当代文学对越南文化的影响更深。该文将对中越两国的关系以及文学文化背景做简要的概述,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能够在越南大受欢迎的原因,并着重选择鲁迅、莫言等为代表作家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壮族和越南的岱族都拥有悠久的稻作文化历史。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该文从节日食俗和祭俗两方面出发,分析了食俗中的稻作文化象征及特色祭品,阐述了祭俗中的春耕、丰收、祈雨、祭魂、蓄牛魂等稻作仪式,丰富了中国、越南两国跨境民族的节日文化研究内容,对深化中越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全球化、一体化具有现实性与不可能性。现实性在于物质性文化与表层的精神文化全球化、一体化是可能的、现实的 ;不可能性在于各个民族深层文化的原本的多元性特征和国家、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文化素质所形成的文化价值、精神使然。多元文化中存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两者相遇 ,通常是冲突与融会 ,当今则是冲突、融会 ,还有被快速的销蚀与消灭 ,存在不同文化的自身价值与其自卫 ,实在难以达到一体化的。世界文学是各个国家、民族优秀文学的汇集 ,很难说是某种独立的文学形态。不同文学之间存在趋同性 ,但并非一体性 ;文学在交往、融合中创新 ,获得新质 ,同时又存在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学受到现代性的制约 ,具有开放的世界性倾向 ,但又受到本土化、民族特性乃至民族主义取向的影响。文学的生命力在于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 ,而不是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 ,也不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学既是开放的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既是世界的 ,又是民族的开放的。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民族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以译介学为研究理论,从译介主体、内容和受众3个方面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倩  夏银珍  石凤 《文化学刊》2023,(12):139-142
民族节日承载着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具有强化民族文化深层认同的价值,笔者研究对象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节日,这些少数民族节日数量多、内容丰富、传播力广,形成了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品牌影响力大的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通过从起源和庆祝形式来梳理少数民族节日类型,揭示少数民族节日凝聚民族精神、映射民族文化心理、传承民族文化成果、坚定民族自信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困境,提出从精神满足视域,创新少数民族节日活动形式、转变少数民族节日运作模式、丰富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内涵、构筑民族节日教育阵地体系,强化民族节日对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7.
黄媛 《现代企业文化》2011,(10):135-136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也逐渐兴起,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给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对民族地区的各方面也带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民族文化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8.
黄媛 《职业圈》2011,(11):135-136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也逐渐兴起,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给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对民族地区的各方面也带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民族文化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9.
越南是东盟重要成员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东盟国家,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一环。中越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总体不断向前。政治上,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理想信念相通、发展道路相近、前途命运相关,互为重要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经济上,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一致同意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越南“两廊一圈”构想对接;文化上,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越南世代受汉文化浸润和影响;历史上,双方具有难以割舍的、根深蒂固的历史联系,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起“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地缘上,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深化中越友好符合两国利益。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吉旭  习雪峰 《职业圈》2007,(4S):61-63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与载体,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高校的开设是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新形势下新文化的发生与入侵将对民族传统体育发生决定性影响,文章通过对目前传统文化下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对新文化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及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文章就我国三种唱法中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异同进行比较,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包括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行为道德准则、艺术等。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民族内部和外部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态势也在不断变化,但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所涉及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都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途径和文化呈现方式展开计划分析,能够发现在民族文化传播中存在缺乏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清晰认识,其他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等问题。为此,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化新型传播路径和文化呈现方式,在具体发展中实现整个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同时在实践中增强文化的效应是值得被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元文化价值追求的形成,多民族国家族群关系所关涉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等问题日渐纷攘。而民族类博物馆是展示其中问题纷争的重要窗口之所在。以展厅叙事为话题,切入广西民族博物馆"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展厅的叙事内容、形式、主题,讨论其展厅叙事背后的认同建构、文化自觉与文化对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经典进入"中国文学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各种冠以"中国文学史"名称的文学史,其实基本上只是汉文学史。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学史",必须是收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作品从而反映出各少数民族文学面貌的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写入"中国文学史"既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又有实在的理论根基,还有中外经验可鉴。只要真正更新了观念,正解了标准,放大了编写队伍,它就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中西方国家、阶级层次、种族和社会性质不同,出现了文化认同形态上的差异。而民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形态,不仅是一个民族内部文化时间积累的结果,还是世界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本文以英美文学为参照,分析因民族信仰、国家体制、社会文化和文化发展历程的不同,造成的中西民族文学创作差异,阐述不同民族文学创作文化认同形态对民族文学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废都》彰显了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在物欲冲击下的逃逸与迷茫,它以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等古典主义的写作手法进行构架,使得小说具有民族性的本土特色。同时,作者又赋予小说颓废、虚无、悲剧、荒诞、个人主义等现代小说的色彩,使其具有世界文学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刊》2012,(6):11-11
金毅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撰文指出,民族节日存在于一定的人们共同体中,在一年之中有固定的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开展有特定主题而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日。在民族节日期间,民族文化表现得最具体、最充分、最集中。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节日文化是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内容的有机整合。民族节日文化之所以还广泛地存在着,是因为它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经济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现时看来,民族节日文化大致还在以下九个方面发挥作用: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里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文化承递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期,肩负着2020年必须实现全面脱贫的历史使命,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广西河池市都安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以都安瑶族文化长寿养生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探索在扶贫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在其中起到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民族文化+"的扶贫新模式,从民族品牌建设为引领,从"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人才""民族文化+创业""民族文化+就业"5个方面为抓手,紧抓特色小镇发展优势,提出针对性的扶贫路径和扶贫模式,助推都安县扶贫攻坚战,也为全国其他民族地区的扶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以纪实风格为基本特征、以文化传承为现实目标的纪录片,是中国推行文化外交、传播民族价值观念的重要影像载体。面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与对外传播的"文化逆差",如何在拍摄主体选择、叙事模式创新、对话式语境构筑等方面跨越东西方文化障碍,是中国纪录片践行"影像大使"文化责任、实现民族观念国际表达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崛起,现实主义动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现实主义动画电影创作中,民族文化的融入不仅构建了电影的基本框架,还赋予了电影多重功能。然而,在全球动画电影市场中,我国现实主义动画电影仍然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发展路径、市场竞争及文化认同等方面的问题。该研究旨在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现实主义动画电影的生成策略,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策略为中国现实主义动画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并保持独特的文化特色。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繁荣,还有助于丰富全球动画电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