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认识业已摆脱语言现象的窠臼,走向更深、更广阔的视域。隐喻是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隐喻绝非是只拘泥于语言字面的含义,或者说它不仅仅是词语。人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基于此,探究隐喻的源头,着力分析隐喻与思维、身体及文化间的关系,旨在较为全面地揭示隐喻的认知特征。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也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在语言的保护和传承中,不能仅将目光局限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要放眼于全世界,用全球化的视野来保护和传承。海陆丰福佬方言作为闽方言的次方言,既有闽方言的许多共同特点,又因为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因素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些特点在方言语音和词义中均有突出体现。该文通过海陆丰福佬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进行对比,分析其语音系统、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特点。同时对海陆丰福佬方言的词义特点进行研究,旨在引起人们对古老海陆丰福佬方言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汉语与韩语中的人体词“脚/足”进行对比研究。两个民族对“脚/足”特征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并把这些特征投射到相似或邻近的概念域。但两个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观察角度不同,在选择事物特征投射到其他概念域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人体隐喻概念在汉韩两种语言中也会出现不对应的情况。通过对人体词的语义转移对比研究,可以从微观上对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提供语言实例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的以五感形容词为研究对象的狭义通感研究不同,本文以日语听觉动词为对象论述了其包括心理感觉在内的广义通感用法。听觉动词既可以用来表达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生理感觉领域的语义,亦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绪、情感、态度等心理感觉领域的语义。“听觉→接触感觉”“听觉→心理感觉”这两类通感用法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隐喻,而“听觉→视觉”这一远程感觉内部的通感用法,除隐喻外,转喻也常常发挥作用,这是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高度灵活、语义丰富的模糊语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它不仅能引起自由的审美感受、给读者留下"创作"的空间,而且可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完美的意境,有着"精确化语言"连篇累牍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隐喻能够潜在构建语言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形式的隐喻构建能够对人的认知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新闻语篇为语料,探索新闻语篇中隐喻与生态的关系。以生态话语分析及隐喻为基础,初步构建生态隐喻分析模式。根据生态隐喻分析模式,将隐喻分为破坏性隐喻、中性隐喻和有益性隐喻,探索不同形式的隐喻在新闻语篇中对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穆时英是一个不尊崇唯一价值观,有着多元艺术追求的知识分子。“现代性”是他的人生关键词,穆时英吸收“现代性”革新性、反传统性的特性实践于小说创作中,在创作时大量采用都市素材,歌颂现代物质文明,抒写都市人的细腻情感生活;其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小说表达两性欲望、书写新享乐主义、作为“象征”的回家、体察个人的命运这4个主题中,还体现在电影手法运用、大胆的语言实验、意识流书写、典型人物的小说技法上。由此可见,“现代性”已经渗透到了穆时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及观察的方式之中。  相似文献   

8.
梁潮是"独秀作家群"中一个笔耕不辍的诗人,是当下广西乃至国内少见的仍在坚持新诗创作的50末诗人,他的诗作属于象征型文学,既深受西方现代派诗学影响,又保留中国古典诗词曲赋、民间小调和童谣等传统禀赋,常常将象征和隐喻等融入形象、意象、情景与意境之中,进行诗歌叙事,在艺术上呈现出中西诗学观念互化、融合的风格特色,他的咏史母题的诗作具有这种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分析雪漠长篇小说《大漠祭》及其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旨在探讨该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方法及其翻译模式,并且在顺应论的框架下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大漠祭》中隐喻翻译策略有三种,即隐喻转隐喻、隐喻转明喻、隐喻消失,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译文呈现出直译意译合译换译省略的翻译模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甘肃特殊的语言用英文表达出来,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同时又不失原文的风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篇隐喻指那些以某一意象或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意象群为构筑要件的诗歌,其中的隐喻意义是在整个语篇层面运作的,大致可分为语境独立型和语境依赖型语篇隐喻。中国古典诗词中语篇隐喻的翻译首先要持一种整体观,再现其中的隐喻意象和隐喻话语,保证译文本身是一个生机灌注的整体。针对语境依赖型语篇隐喻的翻译而言,为了弥补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语境视差,还要以作者简介、加注、评论、文内补偿等手段提供必要的语境信息,以有效传达原诗的象征意义或语篇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对比文化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历史背景 国门打开之后,我们看到,在全世界范围内国际间交往的深广程度出现了空前的局面。由于交通和通讯的现代化,地球大大缩小了,各民族的来往更频繁、关系更密切了。这种形势使文化差异成了国际交往中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各国都加强了对文化的研究。美国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英国产生了语用学(Pragmatics),.前苏联产生了语言国情学(пингBOCTPaHOBeдeHиe)。他们的研究各有特点,但综合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①语言中文化因素的研究;②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其范围从语言内部(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篇章)扩展到语言外部(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Forceville等学者将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研究拓展到跨学科的多模态隐喻研究,这对我们的认知、艺术审美及情感体验产生了新的影响。因此,该文聚焦墨西哥的儿童绘本发展,以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和Forceville提出的多模态隐喻作为理论框架,以4本墨西哥经典儿童绘本为研究语料,探究墨西哥儿童绘本中隐喻表征的意义构建,研究其蕴含的多模态隐喻类型,理解绘本中的各种模态所要传达的隐喻意义,从而更好地解读墨西哥儿童文学与民族文化,同时为我国的绘本创作提供借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对汉英位移事件相关的7个案例进行深入考察和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都可以进行语义整合并且语义整合的实现都需要满足一定的句法、语义条件。两种语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义整合的限制条件和表征模式不相同。英语中只要主副事件在同一时间轴中存在关联就可以整合为一个单词,汉语实现相同的句法格式要求主副事件必须全过程重合。英语使用单一动词表达的语义内容在汉语中往往需要更为复杂的句法格式,包括连谓结构。汉英两种语言之所以有上述差异与他们的语义综合程度以及认知框架直接相关。该文重点研究现代汉语副事件语义整合模式,主要关注主副事件关系对副事件词化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苏童的长篇小说《河岸》是与河流息息相关的故事。在作品中河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故事描绘了库文轩父子的人生轨迹以及河流对他们的特殊意义。苏童在现实与隐喻之间不断穿梭,通过象征手法使过去与现实紧紧交融,使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风格。作品充满暗示和隐喻,河岸、父子都带有强烈的象征色彩,并由此形成了《河岸》独具匠心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徐萍 《职业圈》2007,(8S):114-115
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声训和隐喻等方法对清华简《程寤》中太姒所梦"六木"的象征寓意作了重新解析,认为"棘"指殷商直言箴谏的赤心忠胆之朝士,"梓"指周文王诸子,"松""柏"指爵位之"公""伯","棫""柞"分别指"域""祚"。这些都是与改朝换代有关的政治隐喻。结合周初政治形势,本文对有关简文作了全新解读,认为太姒梦境其实是周初封建诸侯政治蓝图的现实反映。  相似文献   

18.
最近"躺平"成了网络热词,并在国内外各大网站上走红,该文借助CCL、COCA语料库、人民网及Antconc3.5.9,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躺平"及其英译进行研究.研究得出:"躺平"发生了语义、词性演变,其演变符合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语义更抽象、消极,词性除作动词还可作形容词、名词.目前该热词的英译有:lie fla...  相似文献   

19.
该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将韩中多义词“■/花”词典义项中由基本义派生的隐喻义结合语料进行对比,发现韩中两国人民在对“花”的认知方式上既有相同点,又因语言环境、社会历史的影响而产生不同。通过了解多义词词义的派生情况,以期为两国语言学习者在词汇的把握及使用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使用了大量的双关语。这些双关语一方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但另一方面又给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难以完美翻译。文章结合该剧中的一些经典例句及其相关翻译,对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