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刘佳慧 《文化学刊》2009,(4):103-107
民俗语汇就是那些与具体的民俗形态或某种民俗事象密切相关的、反映民俗文化的语汇。《越谚》正是一部反映中国清代越地方言词语和谚语的著作,它以记录口头俗语为目的,对于越地方言词语、歇后语、惯用语、成语、谚语均有大量记载、,这些均为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重要语料。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伟大著作,作者曹雪芹在书中大量运用了富有丰富文化含义的熟语,这些熟语给全书增加了活力,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挑战和困难。该文比较分析《红楼梦》歇后语在翻译哈萨克语过程中的译介处理,阐释原文中歇后语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的再现得失。在翻译中归化能够使译文通顺,异化能够保留源文化内涵。翻译中译者根据语境灵活地把握维度,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同时把译文地道通畅地表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董喜梅 《文化学刊》2022,(6):207-210
莫言以“山东高密县东北乡”为阵地进行文学创作,塑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学王国,并以其特有的文学语言风格书写故乡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与美学特征。《檀香刑》是莫言早期历时五年完成的作品,行文中运用了方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生动表现了方俗语词之通俗凝练之美,加强了文本的可读性与民间文化的传播,体现作者用词用字地方化、民俗化的审美追求,深刻披露了民族的劣根性与人性至暗时刻的丑恶。  相似文献   

4.
王振来 《文化学刊》2008,(2):156-162
熟语不仅格式复杂,而且具有文化附加义,从字面上看不出它的文化附加义,它的文化附加义在里层,而不在表层。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学习熟语,难就难在文化附加义上。他们学习汉语熟语时往往望文生义,使用起来就会出现偏误。研究熟语的文化附加义,对留学生学习熟语和正确使用熟语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文婷 《文化学刊》2016,(4):213-214
维吾尔语突出的通俗性源自移民的文化背景以及谚语自身的口语身份,谚语有着自己独特的语音方言,有自己特有的语法和词汇。本文主要研究维吾尔谚语的通俗性,将各种文化联系在一起,以期更好地发挥维吾尔谚语文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喻词是汉语词汇中较特殊的一类词,这类词广泛分布于汉语成语、歇后语和固定词语中,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产物,有的还形成了固定的文化意象并一直保留在汉语词汇中。本文从汉语的思维方式特征入手,从汉民族整体思维和直觉思维的交合对汉语的影响出发,以汉语喻词的形成基础为起始点,结合汉语辞境相融的特点,阐明汉语喻词的范畴分类,并对喻词和词语的比喻意义作一定区分,从而找出喻词中蕴含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谚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沉淀和传承。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各个国家独特的民族文化。本文以中、日两国谚语中选用的词汇、意象为切入点,比较两国含义相同的谚语之异同,从而探讨两国文化历史背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差异。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编写《天津方言词典》的过程中,在对一些词语的词源和构词理据进行寻根溯源的分析时发现:相当数量的天津方言语汇源于隐语行话,是江湖文化在天津方言中的典型反映,是江湖文化与码头文化的合流。天津方言中的隐语行话主要来源于梨园、青楼、江湖诸行和犯罪集团。对隐语行话词义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隐语行话丰富了方言语汇,隐语行话盛行与天津城市文化及方言特点互为表里,加强对隐语行话的研究,也是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并用加工提炼的方言口语进行文学创作,为读者呈现出浓郁的"京味"。本文从老舍作品中北京方言词语的运用、北京方言词语所折射的人情风俗、北京方言词语塑造的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展现了北京市民的生活景象。  相似文献   

10.
双关语是一种典型的修辞认知,往往具有表层与深层两重意义。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双关语主要分为四类,即语音双关、语义双关、语境双关和析字双关。以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转换模式来划分,中国古典诗词中双关语的翻译大致可分为两类:从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和从修辞认知到修辞认知,前者最为普遍,包括只译出双关的一层意义,解释说明其中的双重意义等,后者包括以双关译双关,把双关转换为比喻、拟人等。由于双关语的抗译性较强,译者要善于调用自己的修辞认知,尽量降低翻译过程中的审美磨蚀。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是一部对外汉语教学电视音像教材。这部教材包括录像带、录音磁带和课本三部分。录像带长240分钟,共10课,每课24分钟。每课包含两部分内容:1、电视纪实部分,以自然、生动的口语形式反映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及与中国相互交往的方式;反映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华夏大地的自然风光等。2、教学部分,讲解纪实部分出现的语言难点和中国文化现象,并辅以练习及答案。讲解部分涉及的语言难点中,语法现象40种,重点词语30个,惯用语25个,文化现象10  相似文献   

12.
仇云波 《文化学刊》2010,(6):137-141
日本平安时代杰出诗人空海在汉诗文作品《三教指归》和《游山慕仙诗》(《性灵集》卷首五言长诗)中都运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并且在比喻的运用上具有连续性的特征。这一修辞特征反映了空海"遗文取义"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3.
王丽坤 《文化学刊》2014,(5):104-109
方言民俗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是反映文化差别和变迁的重要标志。辽西方言属于东北方言的一种次方言,是辽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辽西地域文化包括人类发凡文化、中华文明发祥文化、区域民族文化、战争文化、移民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此文化基础上形成的辽西方言民俗具有鲜明的文化融合性、典型的农耕性和厚重的文化性三方面特点,通过揭示方言民俗的地域特点,旨在进一步展现辽西乡风土俗的奇光异彩,同时也为加强保护辽西方言这种非物质文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范张鸡黍是比喻朋友之间情谊深重的古典历史故事,但其元杂剧曲文也有着独特的语言特色,即其中大量民间方言口语俗语以及叠词、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的灵活巧妙运用,通过细究去进一步感受元杂剧语言自然生动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晋东南谚语数量多,内容丰富。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晋东南谚语进行归纳、总结,从谚语的内涵上探讨晋东南地区的农耕文化、民间传说文化、地方特产文化等。  相似文献   

16.
万华  黄涛 《文化学刊》2013,(5):116-120
论文记述了瓯语母系亲属称谓的构成体系、称谓词语,并简述了与之密切关联的亲属关系、地方习俗和宗族文化。瓯语母系亲属称谓在构词方面也有一些方言特色,论文分析了前缀词"阿"、后缀词"儿"、偏正式称谓、重叠式称谓等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7.
谚语,多数是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短句或韵语。谚语是由一个民族乃至文化大众的智慧提炼而成。本文以美国人类学家佛罗伦斯·克拉克洪(Florence R.Kluckhohn)分析文化模式的五种取向为理论基础,通过汉英谚语分析中西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俄语谚语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经济环境和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俄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对俄汉谚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并对俄汉谚语翻译中的形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汉语亲属称谓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家庭结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渊源。称谓词的变化映射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时代风貌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本文从亲属称谓词的角度对无为方言进行研究,主要从语音特点、构词特点及其受普通话影响下的演变情况介绍了无为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概况。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无为方言称谓词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包含了大量的元素及象征意义。理解并翻译谚语对外语学习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中国和葡萄牙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些谚语很难被准确翻译。本文解释和对比了若干两国的谚语,分析影响中葡谚语互译的主要困难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