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的集聚和分散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的演变.粤港澳大湾区自古以来环山抱海、中轴对称的山水格局为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新自由主义背景下,资本、资金、技术等要素不断重塑地理空间,推动大湾区出现集聚和分散并存的空间特征.进一步分析未来存在的轨道公交化和去边界化等新的一体化趋势,对粤...  相似文献   

2.
“共建人文湾区”是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所明确提出的发展目标,其强调粤港澳三地以开放互鉴、区域协同、共建共享等方式推动文旅事业的融合发展。在此契机之下,湾区文物古迹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其活化利用焕发新的活力,三地必将走上融合发展之路,粤港澳地域相邻、文化同源,在政府联合驱动和长远规划下,文物古迹活化利用经验交流频率增加,并逐步应用落实到法律条例更新和活化形式中,但在管理体制创新和深化价值、创造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尚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有效指引。厘清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政策偏好,可以为大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性的认知,也可以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实践方面的参考。该文选取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地政府公开的10个文化政策文本,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采用词频定量分析与话语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主要以“服务”为关键维度,以项目为建设单元,以经济层面的运转为建设标准,同时注重体系构建。建设主要侧重: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进行开发,突出文化建设主体的多样性,将受众需求作为产业发展导向,构建交流与对外宣传的数字平台。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自提出以来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7年3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作为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影响力现已位居四大湾区之首,创新影响力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乃至全球独有的多元文化互融互通的湾区。在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湾区经济体量与发展条件逐步提高,湾区国际传播有望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支撑点。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传播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可以探索的新路径。需要进一步理清湾区国际传播的概念边界与核心价值,进一步挖掘打造区域品牌的可能性与立足点,进一步梳理跨境合作的政策壁垒,探索湾区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实践路径,发挥湾区在国际传播战略建构中的独特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基于《中国日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报道,选取2021—2023年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对外英文报道20篇,参照隐喻识别程序(MIP)识别考察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表层隐喻架构。研究发现,《中国日报》通过使用“植物隐喻”“建筑隐喻”“交通隐喻”这些表层架构,激起了“中国是园丁”“中国是建筑师”“中国是驾驶员”的深层架构,阐述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构建中国良好大国形象。该研究为国内其他媒体与国外媒体展开有效话语互动,构建积极中国形象,提升国家话语权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内涵,将中医药文化经典阅读融入大学生阅读推广工作已成为图书馆的使命担当。该文介绍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功能,分析了中医药经典阅读推广现状,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阅读推广品牌模式、深度挖掘中医药特色的馆藏体系、提升服务创新能力、引领阅读方向的推广策略。通过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探索,打开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局面,助推中医药高校人才培养在传承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对于民族、国家意义重大。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着优良的传承基因,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培育文化自信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图书馆作为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其文化服务具有育人、引领和服务等多重功能,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途径。该文从文化自信视阈下图书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谈起,阐述新时代促进图书馆文化创新的基本要素,研究分析图书馆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作为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肩负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该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通过馆藏红色文化资源的阅读推广来推动高校读者文化自信教育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以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推动读者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势及价值,提出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顶层设计、优化推广方式打造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实践新范式、打造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精品团队、打造红色“氛围感”文化资源阅读空间4个方面措施实现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服务的优化,进而对高校读者精准进行文化自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周宛 《文化学刊》2024,(3):189-192
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传播知识、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研究图书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还对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笔者探讨了图书馆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路径,以期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1.
“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文化乃旅游之灵魂。”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更好地彰显“以文兴旅、以旅彰文”理念,该文以安康地域文化的传承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安康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归纳总结了安康地域文化的内涵,认识到文旅融合背景下传承创新安康地域文化乃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并提出从“生态+文旅”“毛绒玩具+文旅”“非遗+文旅”“美食+文旅”等模式多层面提升安康文旅品牌效应,传承创新地域文化,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推动文化繁荣、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壮族是广西古老的土著民族,拥有绚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但随着当代社会城市化的推进,壮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种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与壮族传统文化大相径庭,因此,壮族文化的传承要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文化传承是民族群体的一种自我完善;其次要大力培养年轻一代民族文化传承人;最后在保护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民族文化创新,使文化开发和传承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的文化选择,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基础、生态规律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导向的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农耕文化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传承农村传统生态文化具有逻辑必然性。从历史维度看,农村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脉,从现实维度看,农村传统生态文化是破解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从未来维度看,农村传统生态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力。农村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又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冰 《文化学刊》2022,(5):121-124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笔者运用文献分析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乡村振兴、新媒体、民族文化传承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系统回顾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媒体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从研究领域发展变化特征、研究取向特征、研究主题的回顾与分析三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得出实证研究缺少理论支撑与文本研究缺少实践验证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展望,从而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的实施提供启示,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机构,其拥有浩如烟海的文献,各种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蕴藏其中。在高校图书馆中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既能满足大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引导和启迪大学生的思想,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帮助校园形成人文精神氛围。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认识到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强以人为本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图书馆社团建设,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开发文创产品,创新活动形式,让广大师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以此提升图书馆的吸引力,弘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张苛苛 《文化学刊》2023,(12):119-122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豫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优秀基因是当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动力,文化自信自强为实现豫剧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文章分析了豫剧的特点,基于对豫剧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契合性的深入探讨,明确了豫剧传承与发展的生存困境,并从传播方式创新、群众基础夯实、培养人才队伍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豫剧传承与发展的建议路径,希望能够为我国豫剧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羌寨作为羌族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原生态场,是羌族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也是羌族文化最具体的固态表现与最鲜活的表现领域。透视羌寨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当前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真实情况。羌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首先培养羌民的民族自信,唤起羌民的民族自觉,提出构筑原生态的羌族村寨,发展羌族村寨的文化经济,加大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从多渠道和多层面拓宽羌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可以有效促进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力传承与发展湖湘红色文化,将有效促进乡村发展,拓宽增收渠道,解决区域性绝对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同时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灵魂。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与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能有效实现区域乡村振兴和湖湘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色的先进爱国主义文化,将红色文化传承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引入战略管理视角,从SWOT分析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4个维度分析当前红色文化传承的现状,并从精神内涵阐释、学校教育引导、现代技术辅助、跨界融合发展等层面切入,为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体系提出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书院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载体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在新时代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推动下,在各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正在走向深化的重要阶段,如何在文旅背景下让美丽的文化遗珠——书院成为地域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媒介已经引起了大众的思考。白鹭洲书院文化是庐陵文化的重要文化精髓,根据白鹭洲书院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在当下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庐陵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本文从庐陵文化传承与发展需求下白鹭洲书院文旅融合的使命与创新出发,分析白鹭洲书院文旅融合发展现状,指出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白鹭洲书院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